生态是咸宁最宝贵的财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坚守绿色定力,保护生态环境,发挥绿色优势,在绿水青山中打造金山银山,在绿色崛起中打造生态文明的咸宁样板。
加强生态治理
绿色是发展之基、咸宁之魂。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长江大保护,“三禁三治”、“三非三水”等行动成效显著。
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保护好绿水青山就是保护生产力,生态治理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刘明灯代表认为,各县市区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三禁三治”等生态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整合部门力量,形成联禁联治、联防联控的局面。要着力改善大气质量,确保空气质量空气质量始终位居全省前列,让“咸宁蓝”成为城市名片。
郑光勇委员建议,咸宁应按照“绿色决定生死”的理念和要求,大力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净土工程”, 守护好咸宁的绿水青山,保证人民群众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卫生的水,吃上绿色健康的食品。
黄晖代表说,在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中,企业要主动作为,不可缺位。传统企业要严格落实各项环保要求,强化指标刚性约束,加大投入改进工艺,更新生产和环保设备。政府部门也要统筹谋划,推进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低碳经济示范区。
吴雄文代表认为,生态治理工作要实现乡镇、农村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乡镇污水治理等问题都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以重视和推进。加快农村全域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垃圾压缩中转站、垃圾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
推进生态建设
过去五年,我市率先在全国编制绿色崛起规划,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推进生态建设,加快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步伐。
胡春雷代表说,要以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落实长江大保护行动为抓手,奋力推进生态建设。通过深入推进“绿满嘉鱼、花开南嘉”工程,着力打造一批“绿色生态示范村”和“美丽乡村”,积极争创全省城乡一体化示范县、省级森林县城。
石峰委员建议,严格执行城市山体保护规划,大力度整治、取缔非煤矿山,对破坏的山体和生态系统进行修复,还原青山绿水,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平衡。
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生态建设,健全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河湖水生态治理与修复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和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徐学利委员认为,要以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市建设为契机,一手抓市区水体治理,一手抓农村安全饮水工作。大力实施水源地保护与城乡饮用水安全提升工程,确保居民用水安全。
“农村污水随处泼,垃圾随处倒,白色垃圾随风飘等现象,说明农村生态建设亟待加强。”沈小龙委员认为,美丽乡村建设要和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密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要改变村容村貌,更要改变和提升村民素养。要通过生态环保宣传教育,提升村民综合素质,助力农村生态建设,让乡村世世代代“美丽”下去……
筑牢生态屏障
过去五年,我市成功获批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试点市、国家森林养生试点市。生态环境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报告提出支持通城、通山建设国家重点生态功能示范区。熊亚平、石玉华代表认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示范区建设,既是战略机遇,也是重要责任。通城、通山将修订完善城市自然生态红线,制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合力助推生态工业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和谐共赢。
李文波代表说,咸安将在构建生态屏障中积极作为,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建设中美化生态,在治理中修复生态,坚持生态与发展相统一,强化源头管控,守住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崛起之路
杭莺代表认为,要以大力实施幕阜山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为抓手,加快幕阜山绿色产业带建设,实施“旅游+X”行动计划,在绿水青山中打造金山银山。
石聪委员认为,“绿满鄂南”行动是构筑绿色生态屏障的有力抓手,不仅要支持山体绿化,还要支持村庄绿化,全力营造“村屯街道绿树成荫、房前屋后花果飘香”的绿色生态屏障。
去年下半年,我市全面启动“两湖”围网围栏拆除,改善湖泊生态环境。完成西凉湖、斧头湖17.4万亩围网围栏拆除,被列为政府2017年十件实事之一。
江斌代表说,赤壁将严格执行省、市“拆围”要求,全面打响西凉湖养殖围网围栏拆除攻坚战,加强西凉湖生态建设,持续改善西凉湖水域生态环境。
张文彬代表认为,“拆围”的同时要制定湖泊综合发展规划,科学引导、合理开发,加强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养护和渔业生态修复工作,促进湖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文/记者 姜明助 图/记者 张大乐)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宁市两会特别报道—共同关注】提升素质助力美丽乡村
下一篇:
【咸宁市两会特别报道-聚焦文化软实力】搭建大舞台 唱响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