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风瑶韵 美丽药姑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7-10-13 16:33
通城·药姑山
江南药库
我们交换彼此的故乡,
在陌生中获得短暂的精彩,
然后回到各自的城市,
抗起熟悉的一切。
楚风瑶韵 美丽药姑
通城· 药姑山

位于湖北省通城县大坪乡,原名龙窖山,属幕阜山余脉,主峰海拔1261.6米,有“三关九锁之险,七十二峰之秀”的美誉,“江南药库”之称。
我从哪里来?
1嗡琴戏

药姑山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嗡琴戏的发源地。因临湘地处湘鄂赣交界处,语言非常复杂,有“九里换三音 ”的语言特征。伴奏乐器为民间艺人自制的嗡琴,嗡琴的发音低沉厚重,音色粗犷,好似群蜂在蜂箱发出的共鸣音,听起来嗡声嗡气,故而得名。
2
古瑶文化陈列馆

深入山林,就会看到别具特色的古瑶文化陈列馆。高挑的竹楼,层层密密的竹节错杂叠加,构成别具一格的高架和檐瓦。
走进展厅,独具瑶族文化特色的器物就像一个年高的渊博学者,静默地述说着瑶族人的历史和风情。关于狗的图腾,关于农耕文化,关于一块块石子堆砌的奇特小屋,关于一副副精致炫彩的刺绣工艺品······每一件物品都是辛勤劳作的可爱瑶族人民对生活的探索和对生命的热爱。
3
拍打舞

通城拍打舞,自元、明以来流传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由当地民间流传的以手互相拍打自娱自乐的汉、瑶原生态舞蹈发展而来。舞蹈以男人拍打胸脯、女人拍打手臂为主导动作,再加以扩展变化,拍手、拍肩、拍背甚至拍脸、膝、臂等,有的躺着拍、坐着拍、跪着拍、站着拍、舞着拍,拍打贯穿始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君到哪里去?
1
新三汇生态农庄

这是一个花园,一个家。农庄选材上采用竹材搭建,亲近自然。行走于农庄里,步步皆景。乡村的农庄没有城市的喧哗,更没有街景的繁华,在清静淡雅中,聚于一桌。觥筹交错间,品尝纯天然、纯绿色,自给自足的农家美食。每一口都是生命的精华,鲜活的滋味。
2
三景石

“三景石”。相传这龙源港盛产璞玉。世人曾纷至沓来,采掘瑰宝。在老龙潭游玩的鸵鸟、骆驼、乌龟闻讯则喜。鸵鸟空中飞,骆驼陆地走,乌龟水中游,不约而至,又一同探得美玉。于是各怀己心,皆欲占为己有。不料,美玉顿失灵性,将其化为三景石,把奇与美塑造于水中,给静静的港湾增添了神秘色彩。
3
老龙潭

老龙潭包括老龙潭、鸳鸯潭、三仙洗药潭、天女散花四大瀑布。潭潭有古老的故事,皆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老龙潭瀑布高40米,宽3米,终年象一匹洁白的丝绸,飞流直下。云蒸霞蔚,声如奔雷。幽冥之中,潭深不见底。若山风临谷,弥散的飞沫于斜阳里则幻现出斑斓色彩。
4
三重堰

“三重堰”位于卧龙溪上,穿行在峰峦对峙中,蜿蜒于茂林密竹里。一泓清流如潜龙戏耍于红砂岩溪床上,时而飞奔如虹,时而缓步徐行。尾堰中一抹深蓝,如智者深眸,幽深而沉稳,青藤野蔓,纵横交错。中堰几重迭宕,溪流于上游暗谷撞撞挤挤而下,落入层层堰中,宛若堆银叠玉,上堰悠长,如艺人雅兴大作,雕画一溪美景。各种小石,千姿百态,各显神通。
客带什么归?
1
两头乌

通城“两头乌”因其中心产区在通城县而得名 , 具有两头乌毛色特征 , 以肉质细嫩鲜美、适应性强而著称 。 同时,它还被国家著名猪肉质专家安徽农业大学张伟力教授赋予这样的美誉:“威名并驾扬子鳄 , 高雅堪比白鳍豚; 传世华中两头乌 , 天下极品在通城。”
2
竹仙酒

药姑山竹仙酒,酒中仙品 。于药姑山的深山处的优质天然竹林,生产竹酿天竹生态系列鲜竹酒,品质浑然天成,得天独厚。竹子全身都是宝,在东南亚被誉为绿色黄金,植物之王。竹汁的突出保健作用在东方被视神奇的天然佳酿,号称“竹仙酒“。 竹仙酒“药食同源”,益元气,活精血。
3
古苇清

古苇清用18种天然中草药,研制出润茶。其具有治愈上火、便秘等病症的疗效。经过胡氏一族二十几代的传承,古苇清润茶配方得到不断创新发展,并获得“咸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4
麦市香干

麦市香干,到现在已经有四百余年的历史了。采取独特的手工制作工艺,做出百味豆腐干。方寸之间浓缩的是豆汁的精华,轻咬一口,口感纯美,口味香辣、劲道、纯正。
5
三毛姐紫苏酱

三毛姐紫苏酱采用新鲜生长的紫苏叶,运用传统手工艺制作。原味装香气扑鼻,鲜香诱人;辣味装口味独特,促进食欲。紫苏酱药食同源,温补机体。两种口味如春风和夏阳,给你最自然的舌尖享受。
6
生自然果干

生自然果干,精选优质水果原料,严格把控每一道生产工序,使果干富含维生素,将其营养保留最大化。包装精美,携带方便。
7
黄袍农夫辣椒酱

黄袍农夫辣椒酱,是农家自制辣椒酱,无添加、纯天然。豆香四溢,辣味适口,营养丰富,让你吃的舒心,吃的放心。
越来越多人向往做一回山谷里的居民,得天独厚的药姑山成了首选。安静的山村,清新的空气,满眼原生态,药姑山无疑是释放压力,回归自我的首选之地。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落下帷幕 咸宁斩获1银2铜
下一篇:
丁母山:一座美丽的绿宝山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2025-03-27
-
2025-03-27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