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省政府召开大气污染防治督办会议,对咸宁实施涉气建设项目环评限批预警。为切实扭转当前我市大气环境严峻形势,自市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以来,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以“三禁三治”为抓手,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开展。自7月份以来,我市空气质量逐步改善,单月PM10浓度均值较2014年同期连续3个月下降,平均降幅11.1%,最大降幅达13.8%,1—9月份PM10浓度均值较同期增长幅度由1-6月份的14.7%下降至3.4%,低于省环保厅环评限批红线要求,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实现192天。
一、抓宣传造势,凝聚社会公众大气污染防治共识
(一)坚持广泛宣传发动。7月31日,市领导曾国平、周勇、皮凌出席并组织召开了大气污染防治“三禁三治”工作会议,六个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及环保、公安、交通、住建、安监等五个部门负责人,咸安区三办十镇及110个村庄和社区负责同志共计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市环保局、市国土局、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住建委、市农业局、市城管执法局等七部门负责人就“三禁三治”工作依次作表态发言,印发了《咸宁市大气污染防治“三禁三治”工作方案》,明确了部门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和完成时限,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响。
(二)坚持媒体专栏报道。在咸宁日报、香城都市报、咸宁周刊、咸宁电视台、咸宁新闻网等新闻媒体开辟专刊专栏,向全社会发布《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倡议书,全面公开咸宁市大气污染防治“三禁三治”责任分工,连载解读《咸宁市大气污染防治“三禁三治”工作方案》,定期通报咸宁市城区空气质量状况和刊登“三禁三治”行动纪实,并在咸宁日报和电视台发布全市首批47家高污染燃料锅炉改造淘汰的公告、第一批64家非煤矿山关闭公告,切实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三)坚持专题动态宣传。建立并编发大气污染防治“三禁三治”工作动态20期;积极制作《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电视专题片、“三禁三治”工作系列专题片,及时向市“四大家”领导、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督查室、省环保厅、湖北日报和中国环境报等部门汇报、宣传我市“三禁三治”工作成效。
二、抓部门联动,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整治合力
(一)深入开展“禁煤”工作。市环保局制定了《咸宁市城区燃煤锅炉高污染燃料改造及淘汰工作方案》,市财政局、市环保局联合出台了《咸宁市中心城区高污染染料锅炉改造淘汰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市环保局、市质监局联合制定了《关于规范生物质成型燃料及配套炉具管理的通知》,3部门联合组织召开了市中心城区“禁煤”工作会议,发布了第一批47家禁煤企事业单位公告。目前已上报锅炉清洁化能源改造方案43家,完成燃煤锅炉淘汰改造5家。
(二)深入开展“禁烧”工作。印发了《咸宁市关于加强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秸秆露天禁烧实施方案和综合利用实施意见,各县(市、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全市共出动巡回宣传车67台次、悬挂横幅标语300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制作宣传展板18块,发放2万份《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秸秆禁烧光盘1000多张,群众禁烧意识切实增强。咸安区实施秸秆还田56.3万亩,发放腐熟剂270吨,发放财政补贴约310万元,同时在秸秆饲料化(鱼饲料)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赤壁市、崇阳县依托凯迪生物发电推动秸秆能源化利用,赤壁市黄盖湖农场与洪湖收购商签订合约,回收干莲蓬变废为宝。通城县通过财政补贴,为每个乡镇免费提供2台收割机,对秸秆进行集中收集、打碎和堆肥还田。
(三)深入开展“禁鞭”工作。市公安局按照“耳闻鞭响即动、违规燃放必处”要求,通过组织治安、巡警、特警及“限鞭”辖区派出所等责任单位,与172家单位签订“限鞭”责任书,张贴“限鞭”通告80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500多条,印发市民公开信60000余封,出警192次,警告训诫211人,罚款31人。市工商局强化对烟花爆竹经营户日常监管和巡查,对未经市工商局核准登记、超越经营范围,经营烟花爆竹的经营户吊销营业执照,从源头“禁鞭”。
(四)深入开展非煤矿山综合整治。市国土局制定了《咸宁市非煤矿山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编制了全市非煤矿山开发与整治专项规划,在咸宁电视台与《咸宁日报》等媒体发布了64家非煤矿山关闭企业公告,力争2016年底全市非煤矿山总数(238家)减少30%以上,非煤矿山总产能下降40%以上,矿山恢复治理达到50%以上,目前成功关闭16家。
(五)深入开展扬尘综合整治。市城管局制定了《关于在市中心城区开展禁止燃放鞭炮、焚烧冥币、焚烧垃圾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组织200余人次,于8月24日起,在中心城区开展为期2个月的禁止燃放鞭炮、焚烧冥币、焚烧垃圾专项整治活动,着力转变市民传统生活习惯。同时强化重点路段、区域扬尘管控,及时清理运输渣土垃圾,大力推行道路机械化清扫等低尘作业方式(机械化清扫率达80%),对重点路段改一日三洒为一日四洒,切实保证城市整洁靓丽。
(六)深入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市公安局制定了《咸宁市区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实施方案》,发布了《关于黄标车和老旧车限制通行区域的通告》,对中心城区银泉大道等21条主干道实施禁行,2015年已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3332辆。市交通局更新和新增清洁能源型或新能源型车辆232台,淘汰柴油公交车14辆。市商务局切实加强对中石油、中石化成品油抽检力度,督促中石化、中石油全面完成4座油库、162座加油站车用国Ⅳ汽油、柴油置换工作,完成了5座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工作。市环保局督促咸宁市景韬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建成并运营“简易工况法”尾气检测线,机动车尾气第三方检测全面推进。
(七)深入开展工业大气减排和火电行业整治。2015年我市完成大气减排项目5个,预计可减排二氧化硫780吨、氮氧化物2200吨。华润电力、嘉能热电2家火电厂和晨力纸业自备火电机组,均已完成烟气除尘、脱硫设施建设且运行正常,各项污染物均符合新排放标准要求,嘉能热电脱硝工程正在建设当中。
三、抓监管执法,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开展
(一)深入推进全市环保“春雷行动”。制定了全面贯彻落实新“环保法”促进咸宁绿色崛起“春雷行动”实施方案,出台了《咸宁市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方案》,按照“全覆盖、零容忍、明责任、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出动864人次集中开展环保大检查,对全市大气污染防治等7个方面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共检查企业114家,对26家企业下达了监察通知,对18家企业进行立案查处,对双溪镇金亚宁轮胎非法炼油厂负责人实施行政拘留10天。
(二)强力开展全市公路超载专项整治。市政府组织宣传部、监察、国土、交通、城管、工商、环保、林业、水务、咸安区政府等10个部门,主持召开了市区联动首次治超联席工作会议,印发了《市区联动严厉打击货运车辆非法改装行为综合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七个工作专班,投入执法人员10000人次,执法车辆800台次,深入到治超站和非煤矿山开展执法,强制割除非法改装加高栏板和立柱车辆350台,卸载8500余吨。
(三)切实推进建筑工地扬尘专项整治。市环保局联合市住建委、咸安区政府等部门,成立两个督查组,采取现场查看、拍照记录等方式方法,对咸宁市中心城区29个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情况进行了现场突击检查,对建设防护网、设置冲洗槽及覆盖原辅材料等扬尘治理措落实不到位的7个在建工地下达了停工或限期整改通知书。针对武深高速嘉通段施工工地防尘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对8个标段下达了限期改正通知书。
(四)扎实抓好环境噪声专项整治。制定了《咸宁市城区环境噪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出动110余人次,于7月24日起连续六周对城区37家KTV及酒吧、30个广场舞点、22个建筑工地开展专项整治,责令湖北金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改正噪声超标排放违法行为,并处3万元罚款。同时加强对中高考期间各考点周边噪声源巡查力度,营造良好考试环境。
四、抓检查督办,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为切实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检查督办,推动我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市政府成立了大气污染防治“三禁三治”专项督办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巡查、抽查工作机制,定期通报各地、各部门大气污染治理进展情况,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负面典型要集中曝光、严肃问责。自8月份以来,根据大气污染防控重点,主要对秸秆禁烧和非煤矿山综合整治2项工作进行了重点督办检查:
(一)集中开展秸秆禁烧专项督查。为督促做好秸秆露天禁烧工作,市环保局在秸秆露天焚烧重点时段,对重点区域坚持每周开展2次禁烧督查,累计出动183人次,共对59个乡镇、122个村秸秆露天焚烧及综合利用工作进行检查督办,发现火点或黑斑83处。嘉鱼县对渡普镇村民沈海阳等人在自家田埂上燃烧油菜杆行为开出了全市首例罚单,通山县对黄沙铺镇3家焚烧秸秆的农户进行了警示教育,并处1000元罚金。同时,市环保局还联合市农业局组织召开了咸宁市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专项督查工作通报会议,对8个秸秆焚烧严重乡镇在全市范围内予以通报。
(二)重点开展非煤矿山综合整治专项督查。市政府于8月、9月分别两次组织相关单位,共出动约150人次,对全市195家非煤矿山进行专项督查。通城县环保局取缔关闭非法洗砂点、非法选矿点共12个。嘉鱼县开展专项执法集中检查3次,下达环境监察文书20余份,对长坂坡嘉鱼钙品有限责任公司、鱼岳镇胡秋阳采石场等5家非煤矿山企业进行查处,并处罚金30万元。通山县环保局进一步规范矿山开采行为,对采矿证到期的矿山协调相关部门予以关闭,对9家非煤矿山下达监察通知并责令整改。赤壁市已对15家非煤矿山下达停产整改通知,未落实治理设施不得复工。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三禁三治”工作和“春雷行动”,切实履职尽责,以“抓铁有痕”的坚定决心,强化督办检查,定期通报各地、各部门大气污染治理进展情况,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负面典型集中曝光、严肃问责,着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咸宁实现绿色崛起提供坚强的环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