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办事处邻里踊跃为公益 传统文化入人心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志茹
一片片清香的粽叶、一粒粒晶莹的糯米、一颗颗饱满的蜜枣,经一双双巧手的翻转包裹后,瞬间就变成了一个个有棱有角的粽子。6月16日至17日,温泉办事处组织辖区居民100余人,参加咸宁首届“万粽一心,爱在端午”大型包粽公益大赛。
预赛
居民全家出动包粽子
在16日的预赛中,温泉办事处原计划组织50名选手参加比赛。不料,比赛还未开始,陆续进场了100余名选手。他们大多数都提前赶到香城古街,在他们中间,有的带乡邻参赛、有的携亲友出场、有的组织全家出动,现场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今年32岁的王艳家住肖桥村,在温泉办事处文化站的倡议下,发动全家大姑、大姨、舅妈、嫂子、姐姐、妹妹等8人参赛,他们的口号是:“全家参与,共过端午!”王艳说,当天全家8口人,2个小时包了300个粽子。
预赛当天,在温泉办事处的签到表上,密密麻麻的又重新登记了50个新增选手名字。参赛选手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这个活动接地气,我们都乐意参加!”
正赛
公益活动拉近邻里情
17日,“粽王”比赛正式开始。8时10分,来自温泉办事处的100名选手按顺序依次坐下。比赛规则是,15分钟定结果,评委们以“数量、速度、质量、美观”作为标准进行评判,选出3名“粽王”。
8时20分,决赛正式开始。粽叶犹如在手中舞动,细细的麻绳好似在空中穿梭,一个有棱有角的粽子便“跃然手上”,那诱人的粽香让人期待。
为了配合比赛,温泉办事处送来了大鼓,请来了鼓手,为选手们鼓劲加油。决赛现场,鼓手镇少辉挥舞着双臂擂起战鼓,鼓声阵阵,呐喊声,助威声不断,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包粽大赛。
温泉办事处文化站站长周香玲表示,包粽子庆端午一直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此次活动不仅使大家感受到了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而且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增进了邻里间的感情。
粽王
重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我们仨是温办的粽王!”在温泉办事处包粽决赛现场,周小玲、钱丽玉和江美玉3人以15分钟分别包出70个、69个和57个粽子的佳绩,荣获温办现场“粽王”。
51岁的周小玲是温办赛场的冠军。她的包粽技术来自于日积月累的操作。生活中,周小玲喜欢手工制作,27岁开始学习包粽子,包着包着就有了经验,还自创“辣椒粽子”的包法,至今已有24年的包粽年龄。2016年,经社区居委会推荐,参加了中百仓储咸宁店包粽子大赛,荣获第二名。这让她信心满满,对包粽子这门手艺充满了激情。
50岁的钱丽玉是温办赛场的亚军。本次大赛她是自荐报名,目的很明确参赛就是要夺取前3名。功夫不负有心人,赛场上钱丽玉捋粽叶,做漏斗状,填糯米,压紧实,封口、扎捆,三两下就包出一只漂亮的大粽子。20分钟后,她以69个粽子的成绩,获得第二名。赛后,亲友们对她树起大拇指:“好样的,你还真得奖了,圆了参赛梦!”
45岁的江美玉是温办赛场的季军。她在街坊的心中是个漂亮、能干,乐于助人的“辣妈”。她每到端午前夕,方圆百里的乡邻们都请她包粽子,她从不推托,逐一为乡亲们包好,此次大赛她是被乡邻们举荐而来。比赛中,她娴熟地手卷两片粽叶,再放红豆糯米,轻轻一卷,棕条一扎,一个个漂亮的三角尖粽就诞生了,仅用10分钟她就包完手中的一盆米,以57个粽子获得了第三名。
周小玲说:“比赛名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传承传统文化。这次公益比赛让她进一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华。”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