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柏泉教育基地+地质大学+省博物馆3日研学线路
武汉柏泉教育基地简介
武汉东西湖柏泉农场拓展基地是经市教育局批准(武教发[2007]23号文件)、市发改委立项(武发改社会[2007]712号文件)的重点教育项目,位于武汉东西湖区柏泉农场,以架子山自然生态系统和绿色山水环境为依托,占地248亩,总建筑面积为30000多平方米,其中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实训基地接待楼两栋一院,一次性能接待成人及教师培训300余人,一次接待3500名学生食宿的能力,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校外教育活动场所。
武汉拓展培训基地坚持实践育人,全面育人,致力于校外实践教育,推进活动课程改革,建设有十大主题活动区域:交通安全城、军事训练及射击场、高空拓展营、科技环保站、学农实践区、爱国教育展厅、DIY梦工场、自然生态长廊、野炊烧烤区、动漫城等。
武汉东西湖区柏泉农场教育基地具有最广阔的活动空间、最自然的训练环境、最新颖的教学课程,并率先将成长教育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开展中小学生校外国防军事教育、德育教育、科普、环保、学农、生命安全与动手实践、普法等系列主题教育,促进中小学生树立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质、养成行为习惯、提高科学素质、发展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中小学生校外素质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武汉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
武汉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实训基地主要接待中高级职业教育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前)、中小学教师、各企事业单位在职员工及部分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的职业培训、岗位培训和成人能力拓展训练。在职业培训区学习礼仪交际、职业生涯规划、压力管理与情绪控制等;在教师培训区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在拓展区开展成人能力拓展训练、团队合作技能等。推进我市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对形成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武汉地质大学简介
校园景点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腹地,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占地1700余亩。学校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博物馆,其他特色包括:地大隧道、化石林等。
逸夫博物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的前身是北京地质学院博物馆,1982年在武汉重建。2001年,中国地质大学获邵逸夫基金资助,建设新博物馆大楼,新馆总投资5000余万元,于2003年落成,2005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新建后的博物馆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陈列展示面积近五千平方米,是目前中南五省最大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也是目前中国内地高校规模最大的博物馆。2006年11月,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4A级风景旅游区,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为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高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馆藏各类地质标本达3万余件,其中珍贵罕见的馆藏珍品近3000件,包括体长10.5米、体高6.1米的恐龙化石珍品——黑龙江满洲龙化石;长度和完整程度在世界上位居第一的鱼龙化石之王——梁氏关岭鱼龙化石;面积达15平方米的世界最大的海百合化石等。
地大隧道
地大隧道连接校园西区与北区,呈为直线型,全长333米,净空高4.5米,洞宽6米。该隧道投资600多万元,于2003年6月动工,并与当年完工。校区内建隧道的高校,地大还属第一个,此工程极大地方便了师生来往南北校区,因为西区北区之间往来不用再绕行南望山。地大隧道是地大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一条实用型通道。夏天的隧道,由于没有阳光直射,里头特别阴凉。
化石林
化石林始建于2002春季,占地1500平方米,由70多株产于辽宁、新疆、内蒙古等地的硅木化石组成。
湖北省博物馆简介
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风景区,占地面积81909平方米,建筑面积49611平方米,展厅面积13427平方米,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
湖北省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26万余件(套),以青铜器、漆木器、简牍最有特色,其中国家一级文物945件(套)、国宝级文物16件(套)。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为该馆四大镇馆之宝。
湖北省博物馆是全国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国家一级博物馆、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湖北省规模最大、藏品最为丰富、科研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综合性博物馆。1960年,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的董必武来馆视察,并亲笔题写馆名。
历史沿革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其前身是建国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学馆。
1953年3月16日在原科学馆的基础上,成立湖北省博物馆(筹备处),筹备处位于水陆街;同年9月,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湖北省文物整理保管委员会合并成立湖北省文史研究馆,办公地址暂设武昌水陆街湖北省博物馆筹备处内。
1954年4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恢复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湖北省博物馆筹备处合署办公。
1958年2月,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更名为湖北省文物管理处,办公地址武昌姚家岭农业展览馆内。
1959年春,湖北省博物馆筹备处迁址武昌东湖风景区,湖北省政府拨款兴建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大楼。
1956年迁至武昌水果湖。
1960年迁至风景秀丽的武昌东湖之滨。
1963年1月正式更名为湖北省博物馆,3000平方米的陈列楼建成并对外开放。
1981年,辛亥革命纪念馆从湖北省博物馆分离,成为独立的文博机构。
1987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湖北省博物馆“文管部”从馆内分离,成立独立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999年1月,建筑面积5717平方米的编钟馆建成开放。
2002年,湖北省博物馆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并。
2005年12月,楚文化馆建成开放。
2007年9月,新馆综合陈列馆建成开放。
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地共建的国家级博物馆。
2011年7月,湖北省博物馆编钟馆改造工程启动。
2011年12月22日,湖北省博物馆三期扩建工程开工仪式举行。
建筑布局
湖北省博物馆馆区内的综合陈列馆、楚文化馆、编钟馆等高台基、宽屋檐、大坡面屋顶的仿古建筑三足鼎立, 构成一个硕大无比的“品”字。综合陈列馆作为扩建工程两大主体工程之一,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陈列面积8000平方米;编钟馆建筑面积5717平方米。馆区总体布局高度体现了楚国建筑的中轴对称、“一台一殿”、“多台成组”、“多组成群”的高台建筑布局格式。建筑外墙为浅灰色花岗石装饰,屋面用深蓝灰色琉璃瓦铺装。室外环境按景观式、园林式的特点进行布局,通过雕塑小品、休息庭院、园林绿化、配套的综合服务设施等形式,营造出与博物馆主体建筑配套的历史文化氛围。
馆藏文物
湖北省博物馆有各类文物、标本20万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近千件(套)。藏品绝大多数来自考古发掘和各地征集,其中以出土文物为主,既有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又具有时代特征,基本反映着湖北地区古代文化的面貌。
在20余万件藏品中,不少是稀有珍品和重要的科学资料。如新石器时代京山屈家岭文化的蛋壳彩陶纺轮;天门石家河遗址出土的玉人、玉鹰;盘龙城商代遗址和墓葬出土的大玉戈及铜鼎、铜钺;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青铜器群及16节透雕龙凤玉佩、28宿天文图像衣箱;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代法律文书竹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