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开放40年·咸宁建市20年】谈发展·话变化 亲历者说系列报道 ①
从背井离乡 到家门口上班
讲述人:周辉(咸宁市洪盛模具科技有限公司线割组组长)
我是一个80后,对现在的生活状况很满意,从以前的漂泊不定到现在的生活稳定,既可以在家门口上班,一家人还可以在一起,其乐融融。这些,都要得益于家乡的发展,给我带来的福利。
2003年,我19岁,高中毕业后,为了生计,我和很多人一样踏上了打工的旅程。此后的12年里,我先后在深圳、浙江和襄樊等地打拼。在打工过程中,我一直在模具行业里找事做。
前几年,我结婚了,父母年龄也大了,思乡之情越来越浓烈,回家就业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可是,当时模具行业在咸安几乎是空白,想在模具行业找个工作很难。
2015年,咸安区引进了咸宁市洪盛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我得知消息后,十分高兴,马上拉着一起打工的爱人,从深圳赶回家乡,成了公司的一员。
我家住咸安区向阳湖广东畈,离现在的公司只有几里路。每天早上,我骑着摩托车,先把爱人送到附近的超市打工,然后自己去上班。下午下班后,陪着父母和两个小孩,这样的生活就是我最想要的生活。
在外打工的收入,高的时候一个月有八千元。家门口上班,我现在每个月的工资也有六、七千元,关键的是,我现在是公司里的技术骨干,带着6个员工,很受重视,这让我很有获得感。
下一步,我想好了,我要更加努力,争取这两年在城里买个房子,把父母接到城里,让孩子到城里读书,让一家人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另外,在模具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自己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人脉,希望有一天我能拥有自己的厂,为其他在外打工的人提供就业机会,回报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盛勇 采访整理)
从下岗女工
到高级育婴员
讲述人:黄美蓉(咸宁市康宁陪护中心月嫂)
2002年,我从咸宁的一家国有企业下岗了。下岗后,我卖过菜,洗过碗,做过化妆品,也外出打过工。那时,我觉得生活一下子没了希望,加之,两个孩子还小,生活的压力让人有点抬不起头来。
前几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咸安区人社局开办了月嫂免费培训班,我当时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便报了名。在半个月的培训中,我学会了如何给婴儿洗澡、喂奶、穿衣服、观察孩子的反应,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拿到了初级育婴员的资格证书。后来,咸安区人社局又把我介绍到咸宁市康宁陪护中心,在那里我又学会了如何护理病人和老人,并拿到了护理中级证书。去年,我自己自费到武汉学习培训,终于拿到了高级育婴员的证书。
现在的我,主要是从事初生儿护理工作,一个月工作26天,工资每月8000元以上。由于我的护理细致,加之和客户沟通也比较好,所以,我现在不仅在咸宁做月嫂护理,业务还发展到了外地,江夏和武汉也有不少人专门来请我。
月嫂工作的竞争很激烈,也是一门要求很高的技术活。一天24小时,工作强度也很大,既要护理好婴儿的起居,还要成为产妇的营养员,这些,都需要从书本上去学,从实践中去总结。
现在,两个孩子也已经参加工作了,最难最苦的日子我挺过去了。从一个下岗女工到现在的育婴工作,我首先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我觉得有了党的好政策,只要你勤劳,就没有找不到的工作,也没有过不去的坎。
我今年49岁,年龄也慢慢大了,精力也有限了,但是,我有我的打算,我和几个要好的月嫂商量好了,再干几年,积累点资金,将来一起开个推拿店,也算是学以致用了。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盛勇 采访整理)
从乡村放牛
到互联网创业
讲述人:王有伟(深悦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
我1981年出生在通山县一个叫万塅垅的小山村。从小患病的经历,让我幼小的心灵中萌芽了与命运抗争的种子,儿时,我一边读书一边放牛。
自大学毕业后,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2007年,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人脉、资源后,我开启了创业之旅。第一次创业,选择与人合伙创办大业传媒公司,主推楼宇电视广告业务,但很快就夭折了,因为不懂管理,不懂市场,投入的数十万元亏损一空,还欠下一堆债务。
此后,我尝试过创办展销公司,从事营销策划等工作,辗转河南、河北、山东、湖南等地。2013年,随着互联网大潮的到来,我创立了 “深悦会”自媒体平台,从平台定位、内容选择等都立足创新,经过资源整合,短短两年便积累了数十万行业粉丝,成为行业最大的移动互联网资源入口,成为万科、恒大、保利等全国各大开发商首选的合作平台。
深悦会的发展引起投资人的兴趣。2014年,我成立公司,在苏州组建技术研发中心。同年9月,我婉拒了北京、苏州等城市关于建立房产电商中心的邀请,响应市委市政府回乡创业的号召,入驻咸宁青年企业中心,在咸宁成立了湖北深悦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构建起“深悦会·中国房产电商中心”。经过几年的运营,全国布点88个城市分会,旗下房姑娘电商平台正式投入市场,全国30多个城市纷纷加盟。今年,我又对智能家居燃起了兴趣,正式进军家居市场。
现在我的公司有员工60多人,大部分是咸宁本地毕业的大学生,我深知创业不易,因此,在我创业后,我想给这些年轻人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有就业机会,给他们搭建平台,将来,也让他们自己创业。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盛勇 采访整理)
编辑:hushao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