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发展·话变化】“群众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讲述人:李文霞(全国劳模)
作为一名从医36年的老医生,我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1977年恢复高考,我顺利参加高考后被咸宁医学院录取。 我在大学里刻苦钻研,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1982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崇阳县医院工作。
当时的县医院地处天城镇城西,占地面积小,楼房少,设备简陋。我所在的产科医护人员加起来仅十多人。
那时就医条件到底有多苦呢?我印象最深的是,每到冬天做手术时,没有空调,太冷时只能烧电炉丝,然后用铁皮制成一个喇叭形的套子,将电炉丝的热气传递到手术台前,医院里也没有热水供应。
那个年代的人很穷,健康意识很薄弱,很多人生病都是硬扛,扛不住了最多吃几粒药,实在不行才来就医。一些重症病人要送医的话,只能用两根竹竿和一块布做成简易担架抬来,像高枧、金塘等边远山区,每年有很多病人因为交通不便、未能及时送医而亡。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崇阳县医院改建成了一套U型的两层楼;再后来,医院扩展规模,新建了一栋9层的住院部。到2013年,崇阳新的卫生城建立,县医院整体搬迁。新医院坐落于城北新区,占地面积120亩,建有门诊楼、医技楼、住院楼、传染病区、物理治疗中心等,环境优雅温馨,设置全中央空调,病房配置有线电视、24小时热水供应,并配备导医、导诊和服务人员,为病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山区医院与大城市的不再有太大落差。
参加工作36年来,我是崇阳医疗卫生事业全面腾飞的亲历者与见证者。医疗设备,从过去的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现在的核磁共振、3D显微镜、手术机器人等;就医方式,从群众患病排队找医生到家庭医生主动签约上门服务;医疗资源分布,从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到综合医改、分级诊疗、药品零差价等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实施,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投入,让老百姓看病越来越方便。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设备在更新,我们这些老医生要赶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不停地学习。就产科来说,如今高清腔镜、磁共振、四维B超等一系列高新设备引进后,我们要想与之接轨,就必须出去交流学习。我先后到上海进修1年,到北京进修半年,而且每年都会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好在,如今,随着多媒体的发展,学习、交流也越来越方便了。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丽娅 通讯员 黎志远 整理)
编辑:hushao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