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时代在召唤,光荣的使命在心间。近日,湖北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印发《实施方案》,部署在全省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
《湖北新闻》推出系列报道“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爱国知识分子风采录”,聚焦勇担使命,爱国奉献,勇立潮头,引领创新的湖北知识分子。来看第四集《“柑橘院士”邓秀新:让中国柑橘走向世界》。
一举领先国际同行
虽然世界柑橘起源于中国,但是由于科技的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柑橘的品质都远不如国外的进口品种,农民种植积极性并不高。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年轻的邓秀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中农业大学,师从中国柑橘学奠基人之一的章文才教授。老先生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和坚持科研服务生产实际的作风,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学生。
“一开始,我们就思考如何去掉柑橘的籽。”邓秀新介绍说,这也是当时市场提出来的课题,为此,他们不断尝试新的育种方法,最终通过利用细胞融合,一步培育出无核品种,一举领先国际同行。
2012年3月,世界首张最完整甜橙全基因组序列图谱在华中农业大学宣告完成,邓秀新和他的团队再次让国际同行们瞩目。通过破译甜橙的基因密码,华中农业大学又相继在品种改良上取得一次次重要突破。
“目前,华中农业大学每年都有200多人在做柑橘研究,其中教授就有20多人,这个规模在全世界都不多见。” 在邓秀新看来,得益于近十年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快速发展,中国柑橘才算真正走向世界。
数据表明,全世界柑橘年产量约1.2亿吨,是产量最大的水果,其中,我国柑橘年产量近4000万吨,占总产量三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柑橘大国。
从一季橙到四季橙。
邓秀新还有一个很朴实的愿望。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 邓秀新:实现中国的柑橘供应上,一年四季每个月都有,并且类型是多样,还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为实现这个目标,邓秀新将他的“实验室”放到了宜昌秭归县。
这里是柑橘种植大县,但过去,柑橘一年只能卖一季。通过十几年的科研攻关,邓秀新选育的“华柑2号”、“早红”、“伦晚脐橙”等品种,成熟期由3个月延伸到9个月,实现了从一季橙到四季橙的转变。
现在,宜昌的柑橘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成为全球最大蜜橘产区,柑橘产量达到了3600万吨。
农产品也出“定制款”
除了做大产量,邓秀新还带领团队研发不同品类的柑橘,将农作物做出“定制款”。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 邓秀新:有糖尿病的人说,甜的我吃不了,我们就开始在做一些低糖的品种的选育,但是果味很浓。这个品种在江西已经在种了,并且卖得很好,一个果子卖五十块钱。
在应用领域,邓秀新院士研发推广了地表覆膜增糖、果园密改稀、隔年交替结果等技术;在培养队伍上,身为华中农业大学校长的他,更是以身为范,亲自指导。
“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这就是“柑橘院士”邓秀新30多年治学的真实写照。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 邓秀新:一定要为了产业中的问题去做研究,这样我们的研究成果,一出来就能在生产中用。
编辑:chenguo
上一篇:
「爱国知识分子风采录」王红梅:给长江“做体检”的科学家
下一篇:
「爱国知识分子风采录」武大教授刘胜 心怀报国梦 打造“中国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