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泉洞位于潘家南4.2公里,白岩山主峰西3.9公里处。在古市东流大眼坑东南山坡上。乘车至青山水库大坝,再乘小轮船可达洞口附近;乘车至古市潘家,再西南步行5公里,直达洞口处。大泉洞人迹已至处约600余米(后通何处未知),因有大股泉流从洞中溢出,终年不竭,故名。原名鲁溪岩,南宋李孝廉为避绍兴之乱,居洞题诗残存两名:“饭和鼠耳蒸来软,羹杂羊蹄味带酸。”(注:鼠耳即地衣,羊蹄即嫩蕨。)大泉洞曾经省、地、县联合调查,据初步测计,内有大小岩洞百余个;莹洁如玉的钟乳石,如石柱、石幔、石花等组成的大小景物百余处。洞中还有洞,洞底有暗河。满洞布奇景,洞口有泉流。俨如一座大型天然艺术宫殿。
洞口位于白岩山西削壁巉岩下,隐于葱茏竹木中。高约3米,宽约2米。天晴时,洞里泉水(约0.1立方米/秒)入暗河流出洞外。白岩山一带暴雨时,洪流(约10立方米/秒)夺口而出,喷射20米外。水雾缠山绕谷,玉珠洒满树梢竹枝,瀑鸣声震谷,如龙吟虎啸。雨霁彩虹挂洞门,宛如蓬莱仙境。今在洞口右侧开一新洞,架渡槽于洞内暗河上,引“推谷泉”水出洞外,蓄于山腰渠道前池,建小水电站一座,装机52千瓦,供附近村组、古市林场总部及洞内游览等照明用。
洞内冬暖可穿纱,夏凉能着棉。钟乳石景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或摩神、或拟态,冠以名称,横生妙趣。敲之有声,洪如鸣罄。从洞口略进,可见“丰收台”。再进,仰望“三师赴会”(当地民间故事)。由此洞始上升,登石级数十步,经过“斗米滩”,看“冰山游仙”,赏“海石花”,观“双猪斗虎”,再达“水帘洞”。洞至此促窄,缘“颐和长廊”慢行数步,眼前豁然开朗,为又一洞天“龙宫”。“龙宫”高约11米,长约13米,宽约12米。洞顶洞壁怪石盘纡,形如龙蛇飞舞。顶有“二龙戏珠”,四周有“九龙下海”。洞底泉涌如沸,泉畔有“白象吸水”。侧旁设有“白玉龙床”,下面挂着“金丝龙幔”,轻飘晶莹,十分逼真。从“龙宫”再进,又仰见“水泊梁山”,“八仙过海”。稍下看有“猴山”,“红楼大观”。稍移步可涉足“推谷泉”畔,可盥“观音盆”中(盆呈圆形,高1米,直径1.5米,水深0.8米,清平如镜。天将雨即涨,初晴便落,自古不变)。盆后有“石树石花”,如汉白壁上浮雕。由此再往内,便入“洞中聚议厅”,面积约160平方米。再过“峭壁山”、“宝塔山”、“笔架山”,可抚“仙人球”、沐“龙潭”浴,观“人参丰收”。再往后需清理淤沙碎石,不知多少仙境琼阁在后头。游完倍觉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有人作诗赞大泉洞曰:
大泉洞景世称奇,怪石嶙峋大圣趋。
悬崖罄吊声雄浑,峭壁笋生味美肥。
仙阁龙床依次摆,轻帘柔幔伴岩垂。
更有观音迎众客,流连忘返乐熹微。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