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9专题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记者再走长征路 >> 正文

一担皮箩:九旬侗族老人忆红军“小阿哥”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9-07-01 09:27

  新华社长沙6月30日电 题:一担皮箩:九旬侗族老人忆红军“小阿哥”

  新华社记者黄可欣、张瑞杰、柳王敏

  侗族人杨昌彬今年98岁了。他身材瘦小,穿整洁的藏蓝色衣服,除了有些驼背,口齿和思路清晰,跟人握手很有力气。

  他是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流源村村民。他仍然完整记得85年前一担皮箩与红军“小阿哥”的往事。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图文互动)(1)一担皮箩:九旬侗族老人忆红军“小阿哥”

  这是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通道转兵纪念馆外景(6月18日摄)。新华社发(陈泽国 摄)

  皮箩并不是皮做的,而是一种用又薄又细的竹篾打的箩筐,比一般的粗篾箩要精致皮实,以前是湘南百姓的日常用具。一对好皮箩可以用上一辈子,甚至几代人。

  1934年冬天的一个黄昏,十几岁的杨昌彬和父亲正在家中做饭,突然看见门外有一个受伤的年轻人。

  “老乡,给我一口吃的吧!”这位年轻人的衣服破得到处是布条,头上却仍戴着一顶有五角星的军帽。杨昌彬和父亲明白过来,这是一位红军战士。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图文互动)(2)一担皮箩:九旬侗族老人忆红军“小阿哥”

  这是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通道转兵纪念馆内部一角(6月18日摄)。新华社发(陈泽国 摄)

  “你进来吃点吧,我家有饭。”父子俩让战士进了门,发现他伤势严重,左小腿被子弹打穿,伤口流脓生蛆。原来,他是在湘江战役中受伤的红军战士,叫邱显达,22岁,江西人。

  此前也有红军经过流源村。在接触中,村民们发现这些战士纪律严明,不拿老百姓的东西,不进老百姓家门,只是在路边、凉亭休息。不假思索地,父子俩决定收留照顾邱显达。

  找不到医生,杨昌彬父子就上山给邱显达采草药,并且每天给他清洗三次伤口。一次他们采药时,不小心滚下山坡。两人受了轻伤。但是第二天,父子俩又忍着疼痛上山采药。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图文互动)(3)一担皮箩:九旬侗族老人忆红军“小阿哥”

  人们在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通道转兵纪念馆内参观、拍摄湘江战役场景(6月18日摄)。新华社发(陈泽国 摄)

  杨昌彬管邱显达叫“阿哥”。养伤的几个月里,红军阿哥给他讲共产党带领穷人打土豪分田地的故事。

  过了几个月,邱显达的伤痊愈了。杨昌彬说:“阿哥你别走,留下来吧!”邱显达用伤腿蹬地,跳着说:“你看,我的伤全好了,我得去追上队伍!感谢你们的救命之恩,我没什么可报答你们的,给你们织一担皮箩,留个念想吧。”

  红军阿哥的手艺好,打的皮箩又密又牢,像指甲壳一样光滑。皮箩打好了,阿哥也要走了。杨昌彬依依不舍,邱显达对杨昌彬父子说:“等革命胜利了,我回来看你们。”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图文互动)(4)一担皮箩:九旬侗族老人忆红军“小阿哥”

  这是在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通道转兵纪念馆内拍摄的皮箩(6月18日摄)。新华社发(陈泽国 摄)

  85年过去,邱显达一走再无消息,流源村却已发生许多变化:道路拓宽、学校提质、危房改造、文化扶贫、网络进村……杨昌彬住的吊脚楼也翻新了。

  人们把皮箩故事编成歌:“门前青山坡连坡,我送红军出山窝。我的侗家老阿哥,你的恩情记在我的心窝。我的红军小阿哥,你负重伤痛在我心窝……收下这担小皮箩,看见皮箩就想起我的哥。”

  这担皮箩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出好看的深红色,像上了漆一样。如今,它静静躺在通道转兵纪念馆的展厅里,成为红军与百姓深情的见证。



编辑:yangweijie

上一篇: 何须马革裹尸还——重访红二、六军团出发地
下一篇: 广西全州:一家人守护红军烈士墓85年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