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9专题 >> 文明创建进行时 >> 先进模范典型宣传 >> 正文

仁心济世守初心 ——记第十批湖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母连锦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3-26 16:13

记者 章文静 刘震 实习生 简美庆 兰赟娜 通讯员 杨柳

3月11日清晨,咸安区南方中医门诊部的药香已漫出门帘。诊室内,母连锦指尖轻搭脉枕,对面坐着连夜从外地赶来的患者。这场景,在母连锦的诊室里已重复了28年。

2025年3月,这位坚持“把脉问诊也是学雷锋”的中医师,被授予第十批湖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母连锦生于华佗故里,长于中医世家。少年时随姑姑翻山越岭采药的经历,让他熟识500余种药材的脾性。“七野生何首乌,去掉杂质后剪头去尾,再进行九蒸九晒”,如今52岁的他谈起中药材的炮制,仍然热情满满。

1997年创立南方中医门诊部时,母连锦将“百年中药柜”放置在候诊区——这件老物件映照着他想将中医国粹薪火传承、蓬勃发展的决心。在母连锦的影响下,儿子、女儿、外甥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中医,他还收了15个徒弟,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母连锦说:“希望通过拜师、收徒、师承,让中医人迅速成长起来,继承中医脉络、弘扬中医文化,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让中医中药更好地惠及百姓、服务群众。”

如今,母连锦的诊室已然成了青年中医的实训基地。

在母连锦诊室的桌面上,中医书籍和历年来的病例摆放得整整齐齐,发黄的病历本上记录着近30万例诊疗故事,家住咸安区向阳湖的万婆婆就是其中之一。

“我记得2019年的时候……”母连锦回忆,家住向阳湖镇的万婆婆因严重的肺心病导致心肺功能衰竭,生活不能自理。当时,在了解到老人家庭困难的情况下,母连锦坚持无偿为她治疗。

如今,在母连锦的精心治疗下,现在的万婆婆做家务、下地种菜都不在话下。当日,记者跟随母连锦来到万婆婆家:“今天再过来给您把把脉,开个方子,保准给您调理舒坦!”正从菜地回来的万婆婆说:“母医生不收我的钱,还上门给我看病,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万婆婆拉着母连锦的手舍不得分别。

跟随着母连锦的脚步,记者又来到汀泗桥镇古田村胡爹爹家里。

“水要覆盖药材先浸泡半小时再开火煎,水开后再小火煮20分钟,药效会更好。”母连锦给胡爹爹复诊后,反复向他叮嘱煎药方法。“你总是这样大老远的过来给我把脉、煎药,我肯定能活到99!”胡爹爹患有慢性病,需要精心调养,母连锦考虑到他年纪大腿脚不便利,便定期在下班后专程上门为他诊疗。

“每一位病患者,都关乎一个家庭,所以每次接诊,必须耐心诊断,细心用药,确保疗效。”母连锦说。

28年里,母连锦的药箱陪着他行走在田间地头,出现在患者家中,累计行程4.2万公里;坚持为福利院老人送医送药送温暖,先后免费为600多名福利院老人诊治疾病;组织医疗队到下乡免费为村民体检;累计捐款12万余元帮扶15名高中生和大学生……

当晨光再次漫过“百年中药柜”,母连锦又翻开新的病历本。28年如一日的中药香里,母连锦在平凡岗位上践行“生命至上”的誓言,用行动证明:雷锋精神不仅是助人为乐,更是专业精神与社会责任的深度融合。正如他所言:“中医的根在民间,学雷锋的路在脚下。”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弘扬文明新风 践行绿色生活 咸宁举行"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
下一篇: “水痴”老人刘卫国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