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20专题 >> 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 >> 述评 >> 正文

新华社:让城市更聪明 让经济更智慧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0-04-09 11:43

城市大脑数字治疫、社区微脑智能防控、复工复产一码通行、工业大脑提升智造水平……数字化“智理”成为各地防控疫情、恢复经济的硬核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疫情倒逼社会治理的完善,更按下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智理”快进键。各地抢抓“数字机遇”,让城市更聪明,工业能智造,经济更智慧。

数字治疫:智能治理经受检验

“您好,我是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人员。请问你现在还有没有发烧、干咳、拉肚子等不舒服的情况呢?”

近两个月来,智能语音领军企业科大讯飞的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在各地应用,筛查摸排重点人群健康情况4000万人次。仅在湖北,电话机器人一分钟内拨打900个电话,至少替代了约8000名基层工作人员的人力投入。

数字治疫是疫情下社会治理的新手段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要持续滚动开展筛查甄别,运用“网格化+大数据”手段,不放过任何一个风险点,防止漏管失控、点上开花。

3月10日,武汉市最后一座方舱医院休舱。出舱人员如何跟踪管理?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指导下,湖北武汉武昌区卫健委协调下,科大讯飞研发上线“康复智能护航系统”。通过医护、医院和居民三端的信息采集,出舱人员的健康信息一目了然。

大数据为风险人群精准画像、疫情“战况”实时传送……疫情防控期间,以5G、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成为战“疫”“尖兵”。

小小“健康码”在疫情防控、安全推进复工复产方面派上大用场。扎根于移动互联技术的“健康码”,正在替代传统证明方式,成为助力亿万人员安全流动的关键环节。即便在疫情较重的湖北,外省来鄂人员,也可通过“鄂汇办”App、国家“互联网+监管”等小程序申领湖北健康码,凭健康码“绿码”在湖北境内“亮码通行”。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浙江、安徽、湖北、江苏等20多个省区市搭建各类“数字防疫系统”,实现科技战“疫”、精准防控。

随着海外疫情的蔓延,数字治疫正向全球贡献“中国经验”。

3月14日起,数字健康平台微医在杭州上线“全球战疫平台”,平台集结国内三甲医院的7800多名医生,为意大利、荷兰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万人提供服务;3月24日,由科大讯飞参与研发的韩国防疫AI外呼系统正式上线,为韩国部分地区的新冠肺炎重点人群提供健康问询和随访。

数字治城:智慧治理按下快进键

疫情按下城市“智理”快进键,以大数据、云计算驱动现代化城市治理是大势所趋。

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重任务,加速了政务服务走向数字化。北京新开通了“中小微企业占道费减免”等多项网上办理事项;安徽加快让“皖事通”App办事平台实现“皖”事如意,全省线上办事率提至95.7%;山东数千项疫情防控数据资源无条件开放……

更多民生服务引入“智理”,释放了不少“数字红利”。

针对“堵车多”“等时长”等城市病,杭州绘制公众出行习惯数据图,制定最贴近出行规律的公交发班频次,构筑高效公交网。针对城市独居、孤寡老人,上海、安徽等地依托大数据和门磁、红外监测等技术,实现对独居老人的实时看护监测。

数字治城体现出城市“智理”的新理念。

走入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巨大的电子屏上显示着燃气、供水、桥梁等城市“生命线”的运行监测情况。

数字经济:智慧新动能快速提升

疫情期间,在线教育办公、远程医疗、跑腿外卖、线上购物等消费需求激增。疫情加速了数字化进程,激活的数字经济正给发展注入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把这次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弱项加快补起来,把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壮大起来。

蚂蚁金服3月初宣布,将把支付宝从金融支付平台升级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未来3年助力4000万服务商家实现数字化升级。餐饮业菜源供应商美菜网成功将客户从专业餐饮企业拓展到个人消费者群体,一周内增加了80万新用户。

企业加快上云、工业互联网建设提速,越来越多中国“智造”开始引领高质量发展。

受新基建利好推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人工智能市场今年将达710亿元。多地近期发布了2020年重大投资项目,其中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占据相当比重。

面向未来,得数字化者得先机。各地正抢抓机遇,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浙江提出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牵引创新发展,去年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6229亿元。安徽提出以“5G+工业互联网”增强数字经济牵引力。



编辑: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新华时评:战“疫”,还没到松的时候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