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要释放消费潜力,做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扩大居民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冲击,恢复经济活力需积极拉动居民消费。但疫情以来,“低欲望心态”的社会影响在增加:“宅文化”的日益盛行、对积极消费的消极抵制、对各方面前景相对悲观、对正常心理需要进行消极暗示、各种低欲望相关的网络论坛粉丝增多等等。社会一旦陷入“低欲望心态”中,看似人们减少了欲望和消费支出,但社会因消费力的低下而缺乏增长动力,进而走入经济低迷,而居民的收入也会随之减少,最终进入“低欲望”的恶性循环。因此要促进居民消费,就要减少低欲望心态的影响。
首先,在这里要区分“低欲望心态”和居民高储蓄的习惯的不同。我国居民高储蓄率是一个良好的习惯,通过适当储蓄把工资等财产性收入储存起来,通为大额消费积累基础,从这里看高储蓄率是为了将来能更好的进行大额消费,是一种抵御风险的模式。而“低欲望心态”则是限制欲望,将来也不准备进行消费,在低欲望的生活中,人类原有的正常的生理需求、社交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均被压抑,进而社会消费被彻底压抑。在“低欲望心态”下又导致人们缺乏奋斗动力,产生了一种“得过且过”的心理状态。
要减少“低欲望心态”对消费的抑制作用,促进居民消费,必须构建积极的消费欲望,打造新型的消费模式,加快消费步伐,因此本文从提升品质消费、线上消费、婚恋消费、户外消费、社交消费、学习消费、“人工智能+”消费等方面提出促进居民消费的一些思考。
构建品质消费的心理需求,提升在线消费便捷性
高品质生活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随着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们将摆脱愁吃愁穿的难题,但如何让生活过得更好更有品质,比如增加新的家电、购买5G网络和手机、购置汽车等,需要先构建消费需求的心理。高品质生活需要舆论媒体的积极宣传,要给人们勾勒出一幅美好生活的画卷,不经意间可能会激发人们追求品质生活的欲望,同时要加强对“低欲望”网络社区的积极引导,激发正常的消费欲望。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要提供便捷的消费方式,发挥线上经济的独特优势,做大线上直播、线上服务、线上教育都是有效激发消费潜力的手段。线上消费要构建边界的消费网络,尤其快递的体验会大大影响消费的积极性,减少快递的堵点,提升购物的快感。要加强对线上购物平台的监管,防范“杀熟”的情况。改造传统消费网点,鼓励其同步开展线上购物试点,融合线上消费和线下消费的便捷和体验。
倡导和宣传传统家庭文化,鼓励适度婚恋消费
传统婚恋文化中有些不太合理的地方,应该扬弃。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仍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伦理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少子化现象和晚婚晚育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些也会影响未来社会的劳动力结构和消费模式。婚恋消费是非常重要的消费模式,现在不提倡天价婚宴、天价礼金,但正常的婚恋支出是有意义的,比如恋爱期间,看电影、吃饭、买礼物等都是正常的消费活动,结婚时,适当购置新家电、装修婚房、拍婚纱照等可以带动家庭的旧貌换新颜并促进家庭的大额支出。通过婚恋组成家庭,延续了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消费的持续,且婚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人的奋斗欲望,在工作中更加努力。
打造户外消费新热点,鼓励社交消费
打造“户外消费文化”有利于人们提高消费额度,户外消费更容易带动汽车、餐饮、户外用具等消费动力,同时提升人与自然的融合程度。户外消费一方面避免了室内人群聚集,在疫情的背景下就有特别的益处,也让享受舒适的自然环境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提升身心愉悦的感觉。在优越的自然环境下提出一些新的消费模式,比如在文化旅游中增加一些家电展销、在户外运动中配置一些高端便携式餐饮套餐等。
社交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较难开展室内社交活动,人们通过在线平台解决了部分交流问题。但面对面交流和谈心是不可替代的,亲情、友情、爱情都在交流中提升和升华,因此可以组织一些户外社交活动,如郊野徒步、户外健身等,让原本在室内的家庭聚会、朋友聚会改为在户外聚会,通过社交活动,人们减少了心理压力,也促进了社会消费。
支持个人再学习,推动学习消费
终身学习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随着技术更迭和社会整体素质的快速提升,学习成了所有人一个必然的选择。通过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全社会的劳动素质,也可以拉动消费。学习要支付学费、购买学习工具、准备考试费等投入,除了传统的学校教学外,人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各种各样的兴趣类、技能类、知识类、娱乐类学习,这些学习可以通过线上开展,也可以通过一些户外的形式开展。兴趣类学习培训包括插花、园艺、葡萄酒品鉴、书法、绘画、奢侈品鉴定等,技能类包括厨艺、茶艺、驾驶等,知识类包括外语、编程、各种考证等,娱乐类包括户外拓展训练、棋牌类教学等。政府或单位可以通过补贴学习费用、支持教学机构等降低学习费用,激励个人再学习。让学习消费不断深入人心,不仅是作为提升个人能力的方式,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推动力。
加速“人工智能+”消费,提升消费的精准度、科技感
人工智能具有拟人性、精准化的特点,可以助力消费的升级。未来所有电子设备可能都会安装人工智能的芯片和程序,“人工智能+电子装备”可以大大提升消费体验,以科技感促进消费,如在人工智能电视中,消费者可以通过语音交互迅速找到想看的内容,甚至可以做到个性化定制电视内容,最终让消费者与智能电视有良性的沟通,提升了看电视的体验;现在的部分手机已经安装了人工智能软件和芯片,拍照的效果大大提升,部分游戏的推送更加精准。“人工智能+电子装备”可以大大提升消费升级,促进对原有设备的升级换代,拉动家电消费这个海量的消费市场。人工智能+在线消费可以激发精准推送的能力,通过人工智能的程序分析,可以精确发现消费者的需求,比如笔者曾搜索婴儿用品尿不湿,而随后得到了婴儿奶粉、婴儿玩具的精准推送,其中的部分推送就成功实现了变现。通过人工智能对消费者的精准服务可以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加速消费的速度,提升总消费额度。
消费对于就业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一定的消费才能确保就业的问题,而良好的就业就有收入去带动消费了,就业和消费具有双向互动的特点,因此保就业和促销费两者都是相互促进的。稳定就业需要多方发力,国有企事业单位要继续确保原有的招聘计划,尽量不裁员、不减招聘员额。积极培育新业态,加快智能经济落地,让人工智能助力更多的新岗位,如智能教育专职教师、智能驾驶测试员、智慧医疗推广员等。(作者:上海交通大学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许勇)
编辑: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经济日报:构建符合国情的适宜公众健康体系
与人群流动和集聚密切相关,对居民消费影响较大。冲击:疫情对居民消费产生较大影响从居民日常消费类别来分析疫情影响,具体...
题:加快恢复防疫常态化下的生产生活秩序新华社评论员习近平总书记日前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分析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和...
新时代、新品质、新消费,让消费更有力量。保护消费者权益是民生所向,是维护经济安全所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服务“三农”,...
咸宁网讯: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
咸宁网讯通讯员柳军霞:凝聚你我力量共促放心消费这是今年“3.15”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2020年的新春,因一场疫情的来临变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