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泰康同济医院感染十三科医生石蕊(右三)与科室同事分析患者胸部CT影像,评估病情好转情况。 新华社发(臧洪新 摄)
新华社武汉3月30日电 题:一名白衣天使的“逆行”冲锋——记泰康同济医院感染十三科医生石蕊
刘新、李乐、王岸
目送10余名患者康复出院,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石蕊感觉多日的疲惫一扫而空,连步子都轻快了不少。
在泰康同济医院感染十三科,石蕊的敬业精神、精湛医术有口皆碑。她面对危险时的两次抉择,更是让大家敬佩不已。
17年前,SARS病毒肆虐,石蕊日夜奋战实习单位临床一线,全力挽救患者生命,不幸被病毒感染,经治疗后康复;1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她主动请缨,“逆行”冲锋到抗疫最前沿。
石蕊说:“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
作为临床医生,石蕊要担负查房、诊疗、处理突发情况、进行心理疏导等工作。一次,一名患者突感心慌憋气,情绪开始焦躁不安。得知消息后,石蕊和医护人员立马赶过去,一边打针输液,一边抓住患者的手安慰,直到患者情绪渐渐平复下来。
石蕊习惯通过患者的眼神去判断对方的心理状态。“每个人对疾病的接受情况不一样,有的坦然面对,有的焦虑恐惧,从眼神中都能看出来。”
科室接收的首批患者中有两位年轻女性,肺部CT片显示病灶较大,一动就憋喘咳嗽。石蕊查房时,从她们的眼睛里能看到那种深深的绝望。
患者的痛苦,石蕊感同身受。“当年我被感染时,体温一会儿烧一会儿退,躺在床上浑身都疼,去趟卫生间要走好久,还不停咳嗽。”
石蕊把自己战胜非典的经历告诉她们时,两个人非常惊讶,眼睛里焕发出光芒。随后的治疗中,她们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态,还在病房里跳起了广场舞。出院时,俩人拉着石蕊的手不停感谢。
病区里患者的诉求各有不同,石蕊总是发挥专业特长对症下药。
一名患者经常对自己的病情有疑虑,甚至心神不宁。石蕊把每次的化验、检查结果告诉她,并结合专业知识帮她分析病情。患者说:“石医生的解答很专业,往往一句话就能打消我心里的顾虑。”
病区里年龄最大的患者是一位97岁的老大爷,耳朵有些失聪,交流起来很困难。
“吃饭怎么样”“排了几次便”“按时用药了吗”……石蕊每次查房时都要趴在老人耳朵旁使劲喊几遍,直到一一确认才离开。工作不忙时,石蕊会和老大爷的儿子通通电话,把家人的嘱托写在纸上拿给老人看,鼓励他坚定战胜病魔的信心。
石蕊的爷爷当了一辈子医生,80多岁时还出门诊看病,曾在青海支边过10年,深受当地人的好评;石蕊的大姨曾跟随国家医疗队援助非洲,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一待就是两年。
在家人的熏陶下,石蕊考大学时,所有志愿填报的都是医科类的。“我要把这种救死扶伤的精神传承下去。”
这次冲到抗击疫情第一线,家人骄傲之余,更多的是担心。“每天跟我妈视频时,她会一直盯着我的脸看有没有压痕,反复问身体有没有不舒服……”石蕊说。
到武汉后,很多人都在为她加油鼓劲。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发来微信说:“平凡人也能成为英雄,你是我们的骄傲!”
面对大家由衷的赞许,石蕊说:“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英雄,只是尽了一名医生的本分。等疫情结束后,我还是那个坐在角落里给病人看病的普通医生。”
东湖的樱花恣意绽放,黄鹤楼前的平安钟声悠远绵长,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正在恢复生机。石蕊有个心愿,等明年春暖花开时,她要带儿子到自己战斗过的地方看看。“不管他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我都希望在他心里留下爱的种子。”
编辑: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热病区里的战“疫”勇士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部署, 1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谭昌强、通讯员龙钰1月26日,由湖北兴源无纺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捐赠的防护服140套,通过嘉鱼邮政寄往武汉。
题:男护士黄雷:ICU病房的多面手新华社记者李伟每次工作下来汗如雨下,脱掉手套后双手发白。作为第一批队员,奔赴疫情救治最前...
题:阿依努尔:天山“明月”照江城新华社记者贾启龙、黎云阿依努尔,维吾尔语意为“月光”。进驻武汉泰康同济医院后,阿依努尔主...
一)和西藏阿里孔繁森小学的学生们在一起(2019年3月20日摄,手机照片)。2月8日晚,西安交大二附院13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援湖...
特约记者胡剑芳2月7日(大年初三),咸安区妇幼保健医院门诊里,看病的人流络绎不绝。来妇幼保健院看病的,大多数是大人带孩...
开栏的话: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向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
3月22日,云南省援鄂医疗队队员在昆明长水机场参加欢迎仪式。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赴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向奋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