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20专题 >> 众志成城 坚决打赢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 让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 >> 正文

亮身份 践初心 比作为 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0-02-07 11:39

编者按: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只有党员首先站出来、敢于冲上去,把群众带动起来、凝聚起来、组织起来,才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近段时间来,我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入当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严峻斗争,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为此,本报记者采写了一组奋战在一线的基层党员代表,敬请关注。


唐垚钢:“全媒体”防疫作用大

人物名片:咸安区桂花镇盘源村党支部书记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文谨 特约记者 胡剑芳 李星

1月31日,阳光和煦。咸安区桂花镇盘源村的村民们一如既往地“宅”在家中,秀丽如画的村里,路面上除了沿路喷洒消毒液的网格员们,就只剩下一辆擎着党旗的电动代步车穿梭,高音喇叭在不断播放防疫注意事项。

“安心待在家里,减少外出,就是我们应对疫情的法宝!”村民们一致表示,之所以让大家这么“宅”,离不开该村党支部书记唐垚钢的“全媒体”宣传。

1987年生的唐垚钢在当选村支书前,是一名婚庆主持。俊朗大方的他深谙新媒体传播之道,他及时录制、转载的各类抖音短视频,在村里广为流传。

“冠状病毒,并非儿戏,人多的地方要远离……”诙谐幽默的改编翻唱,配上“北国之春”的曲调,在大家手机中不时响起。就连“封印”麻将机,也被制作成短视频播发。

“村民们闲来无事就爱刷抖音,这样的宣传方式,大家不仅心悦诚服,而且乐于转发。”唐垚钢说。除了抖音,该村还利用起“我的家乡盘源村”微信公众号,不停编发防疫信息推文,帮助大家防疫。

除了“洋”办法,宣传车宣传、张贴海报、入户走访这些“土”法子唐垚钢照样没落下。在密集的“信息轰炸”下,防疫常识传遍全村,入脑入心。

2014年,因为没有懂电脑的年轻人,村里聘用唐垚钢为网格员。去年3月,在唐垚钢的策划下,该村顺利筹资,录制了村容村貌航拍视频,极大增强了全民们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唐垚钢积累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疫情来袭,在外地乡贤佘志坚、唐卫东的带动下,唐垚钢为村里的防疫发起小范围募资,仅一天时间筹集16500元,购置温度计、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分发到每家每户。

“我们村经费有限,危难时刻只能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唐垚钢说。在他看来,疫情固然可怕,但也是凝聚人心最好时机。全村众志成城,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便利。

截至目前,该村50名武汉返乡村民严格自律执行居家隔离,未发现任何感染症状,没有一例疑似病例。


蒋威:七天暴瘦十三斤

人物名片:嘉鱼县鱼岳镇西街社区党支部书记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昌强 通讯员 邓丹

“7天瘦了13斤,比任何减肥产品都管用。”采访蒋威时,他一扫严肃,跟记者开起了玩笑。

蒋威是嘉鱼县鱼岳镇西街社区党支部书记,一名80后共产党员。

“24日接到指挥部的命令后,我立刻组织社区党支部书记、组长等迅速组建了防疫突击队。”蒋威告诉记者,西街社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社区,这里只有一个小区,其他都是民房,住的分散,留守老人儿童居多,防控意识普遍较差。

为了做好防控工作,蒋威发动党员组建了8个小组,两天之内对社区6000多户居民进行地毯式摸排,确定了从武汉返乡人员,随后对他们进行重点监控。

“传单、公告、横幅、喇叭宣传我们都做了,但我觉得效果最好的还是入户。”除了摸排,蒋威还十分注重防控知识的宣传,碰到不理解的,他也吃了多次闭门羹,挨了很多骂;但越是这种不理解的人,蒋威越担心,花的时间也更多,宣传入户全靠走,每天蒋威的微信步数都在三万以上。

除了疫情防控,蒋威还十分关心社区居民的生活。1月30日,得知小区里有一个叫雷卫康的小朋友,父亲在金盛兰上班无法回家,家中急缺生活物资,他立马自己掏钱买了一些物资送去,还硬塞了几百块钱给他。

大事小事,从腊月二十四到现在,蒋威一直在马不停蹄地奔波。

这段时间,蒋威每天的主食就是泡面,有时候吃不下去就不吃。工作安排、物资调度、与协助单位协调交接,这些都是蒋威的事。白天忙完,晚上又要考虑第二天的事,觉也睡得少,吃不好睡不好的蒋威就这么瘦下去了。

蒋威瘦了,社区好了。

“目前,西街社区正按照县防控指挥部的要求,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防死守确保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蒋威告诉记者,目前他最牵挂的,是因为疫情严重被分别隔离在武汉和黄陂的的爱人和小孩。

说起妻儿,蒋威有些哽咽。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一家三口不仅没能一起过年,却有好几天没有通过电话了。

“责任重大,忙!”蒋威说,虽有牵挂,但为了打赢这场仗,他会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着。


陈祯:连续十天不回家

人物名片:崇阳县天城镇党委组织委员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丽娅

“我虽不是医护人员,也来不及进行专业训练,但我是党员干部,遇上困难时,必须冲锋在前!”1月30日,崇阳县天城镇防控指挥部里,陈祯在电话里跟父母解释。

今年刚满30岁的陈祯是天城镇组织委员,老家在湖北竹山。去年年底,他年迈的父母因思儿心切,特地从竹山赶到崇阳,打算陪儿子一家团年。可没想到,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后,陈祯却“从家里消失了”。

原来,从1月21日起,陈祯主动请缨负责该镇从武汉返乡人员资料的收集、汇报以及疑似病例的隔离工作,一连十天没回过一趟家,也没见过父母一面。

天城镇是崇阳县治所在地,居住着全县三分之一的人口,无疑是防控疫情的主战场。摸排、收集武汉返乡人员资料的工作量特别大。

起初,陈祯坐在电话前,不停地打电话、接电话,进行宣传、指导、劝说,两天下来,嗓子全哑了。1月25日,他又安排村、社干部主动出击。部分发热病例开始主动联系他,要求被隔离。这样一来,他的工作主动了,效果也出来了,人员信息源源不断地输送上来。

由于该县防控指挥部每晚12点才更新数据、发布新的工作指令,必须有人在这个时间点完成工作对接。所以,陈祯从来没有在转钟前睡过觉,实在困得不行了,也只能趴在桌上小睡一会儿。

最难的工作环节是隔离疑似病例和与其密切接触的群体。陈祯同镇干部罗浩,每天冒着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上门劝说并护送他们去医院,忙的时候饭都顾不上吃。

“十天不到,他胡茬满脸,头发也长长了,特别憔悴,看起来像老了十多岁!”当天,陈祯的妻子在他送去换洗衣服时,满眼心疼。


廖浩峰:全家冲锋在一线

人物名片:赤壁市余家桥乡驻冷家湖村干部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柱 特约记者 童金健 通讯员 贺祖清 刘敏

“在家照顾好宝宝,他感冒还没好彻底,要注意多消毒、通风。我没事,要上战场了。”

“知道了,你和爸妈也要注意安全,我们你不用担心。”……

1月30日一大早,赤壁市余家桥乡政府党员廖浩峰打出了第一个电话,报一声平安。

这是廖浩峰与在柳山湖娘家妻子的对话。他在村里防疫,几乎没有时间和家人相聚,只能每天出门前与妻子聊上一小会儿。妻子是余家桥乡中心学校教师,因为疫情和孩子感冒原因,在娘家照顾宝宝。

从去年腊月二十九开始,廖浩峰每天都是这样。

27岁的廖浩峰是余家桥乡政府干部,驻点冷家湖村,每天在村里入户排查在外返乡人员情况、测量体温;他的父亲廖东清是余家桥乡派出所的辅警,每天在光荣桥村的防疫监测点值守;他的母亲胡环秀是余家桥乡卫生院副院长,每天也在光荣桥村入户,为返乡人员测量体温。一家三口都是共产党员,冲锋在一线。

“别怕,有我们在!”当天,按惯例,廖浩峰来到村民许献国家,一一为这些武汉返乡的亲人测量体温。

许献国说:“我们家一直在武汉打工,年前才回。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在疫情这么严重,难免担心。”

“没事,没事,体温正常,不用担心。听我们政府的,要勤通风、多洗手,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廖浩峰安慰道,仔细记录数据。

廖浩峰说,许献国家比较特殊,有长期武汉接触史,每天必来他们家,对他们负责,也是对村民负责。

不仅仅是去许献国家,冷家湖村家家户户廖浩峰都要走到,非常辛苦。

“宝宝还只有8个月大,我也很担心他们,但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和我父母都是党员,疫情防控我们责无旁贷。”廖浩峰说。

廖东清每天坚守在监测点上,有时一站就是一天;胡环秀作为医护人员忙入户排查、登记、监测体温,一入户就是一天。从父母的身上,廖浩峰看到了责任和担当。从白天忙到黑夜,直到晚上11点多,廖浩峰一家3口才能在家中相聚。


徐振荣:吃亏的事我先上

人物名片:通山县通羊镇茅田村党支部书记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文虎 通讯员 赵冬平

“大家新年好,请不要外出拜年,不要聚会、串门……”1月30日下午,通山县通羊镇茅田村,一名男子驾驶着宣传车在村内穿行,宣传语响彻村湾。

这名男子便是茅田村党支部书记徐振荣。

“每天上午跑两次、下午跑两次,必须要提高村民的防控意识。”徐振荣说,疫情当下,农村是防控的薄弱环节,必须加强宣传,提高村民防控意识和能力,确保他们的安全。

1月22日,徐振荣接到疫情防控通知,立即组织村干部召开抗击疫情部署会。“要入户排查”“要加强宣传”“要严格管控”……徐振荣变身抗击疫情指挥员,细化分工,全面抗击疫情。

“我选择当村里的宣传员。”徐振荣说,村内有车载移动小广播,便想着利用起来,在村里宣传。

徐振荣为什么要选择当宣传员呢?“我作为村支书,吃亏的事我先上,不能让其他人吃亏啊!”徐振荣说,移动小广播比较重,容易对车子造成损伤,加上村里没有油补,油费只能自理,他便主动申请当村内疫情防控宣传员。

连日来,徐振荣每天最少在村内开车宣传6小时。

“每天要对武汉归来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徐振荣说,除了搞好宣传,他还包保了村内8、9、10组的外归村民排查监测工作。

从大年三十开始,徐振荣便挨家挨户上门排查登记外归人员信息,针对武汉返乡人员,他每日上门两次监测体温,其他人员便通过电话、微信实行监测。

1月25日,9组和10组村民打算聚集吃年饭,徐振荣立即劝阻,让村民将备好的食材各自带回家;1月28日,有外村人员过来拜年,他及时劝说那人返回;1月29日天气见晴,7、8个村民打算去杨芳林乡大城山游玩,他立即赶往阻止,成功打消村民外出念头……

“作为党员,面对这样的疫情,我必须站出来。”徐振荣说,他坚决做好抗击疫情的战斗员,确保村民的生命和健康安全。

“冠状病毒不可怕,就怕人们不听话,不走亲、不访友,不在外面到处走……”广播响起,徐振荣又投入抗疫战斗中。


吴珍:防控落实到终端

人物名片:通城县沙堆镇大柱山村党支部书记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嘉 通讯员 李丽蓉

一个杯子、一个牙刷、一条毛巾、一张用椅子搭的床,从正月初一至今,通城县沙堆镇大柱山村支部书记吴珍在村委会一住就是十多天。

生活条件虽然简陋,但为了百姓的健康,他硬是一个“难”字都没说。干部群众不忍心看他天天吃泡面,从家里给他打包饭菜。“只有村里不出现疫情,村民身体健康,我才能吃得香、睡得着。”吴珍说。

54岁的吴珍,是通城县沙堆镇政府机关干部,中共党员,2018年12月被组织选派到大柱山村任支部书记。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从农历正月初一至今,吴珍坚持吃住在村,带领村两委党员干部将疫情防控工作做得井井有条。

腊月二十八前一天晚上,吴珍转辗难眠,他在心里反复回忆村里有哪几户家中有返乡人员。

第二天天没亮,吴珍穿好衣服就来到村委会,打电话召集村干部到组到户,排查返乡人员情况。

疫情刚开始几天,吴珍每天在村里忙到天黑才回家。大年三十,他与村干部、村医一起挨家挨户排查返乡人员情况,逐个测量体温。

新春佳节,有村民要外出拜年、走亲戚,对设置卡点不理解。吴珍利用村里的小喇叭宣传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劝诫村民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不要冒然出行。

在卡点执勤,碰到外来人员走亲访友,吴珍耐心劝返。

连续十多天的奋战,吴珍从没喊过委屈,唯一让他觉得难过的是,有些群众不理解他的工作。

“非常时期就要用非常手段,宁肯防而无用,也不能用而无防,没有特殊情况决不能放行。”有些人员不仅不听劝阻,反而出言不逊,甚至毁坏卡点路障。对这些突发事件,吴珍顶住压力妥善处置,没有引发矛盾纠纷。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71岁老党员余开国为抗击疫情退休又返岗
下一篇: 咸宁市中心医院14名医护人员火线入党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