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恒
岗位:市公安局政治部民警
图文里的战地记录
3月2日,记者来到市公安局,在政治部见到了张恒,他正聚精会神地处理刚刚街拍的图片。
墙角摞着三四个空着的方便面箱,沙发的一头放着折叠好的被子,无人机箱、三脚架等安静地靠着办公桌、办公桌上整齐的放着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等采访设备……
疫情暴发后,一个多月没有回家的他,经常把办公室当成了家。
防疫期间,张恒每天扛着摄像机、背着相机、拿着录音笔,跑基层、奔一线,到各个治安卡点采访拍摄。白天跑素材,晚上写稿件,这是张恒最基本的常态,他每晚坐在电脑前一写就是好几个小时,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有时半夜灵感突然袭来,又披着警衣继续战斗,第二天肿着眼继续工作。
2月7日,张恒来到了咸宁首个隔离点——太乙洞,采访在这里值守的温泉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的抗疫故事。
采访间隙,与中队长江汉闲聊时得知江汉已经二十多天没有回家了,始终坚持在抗“疫”一线,爱人怕他想念孩子,录了一段孩子的视频发给他以解相思之苦。
视频里,前一秒孩子还在开心地对爸爸说“加油”,后一秒就哭着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父子之间的爱,深深感动了张恒。
在得知江汉即将轮班回家取生活用品时,张恒一路跟着江汉,到了家门口,江汉担心感染风险不敢进家门,在门口,儿子叫爸爸照顾好自己,匆匆见过一面,爸爸关上门的那一刻,小男孩伤心地哭泣着……张恒记录下了这感人的一幕,制作出短视频作品《特警爸爸有家不能归,只能门口看看儿子》,网络播放量破亿,点赞量破千万。
张恒主动对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编导,为了符合央媒报道要求,张恒连续3次重回隔离点,补充采访江汉的工作镜头,就在《新闻联播》播出的当天,一直在隔离点蹲守,生怕画面需要改动,确保新闻正常播出。
2月27日,咸宁公安民警演绎的MV作品《战“疫”版咸宁》刷爆朋友圈,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中国警察网、荆楚网、咸宁日报、香城都市报等中央省市媒体集中转发报道,仅1小时全网点击量突破10万+。
这首歌源于一天夜里,张恒在睡前信手弹着吉他,舒缓连日的疲惫。琴弦的拨动声,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用手机录下30秒的旋律,发在微信群里,同事们纷纷点赞。有同事说,何不以此创作一首咸宁的战“疫”歌,大家出谋划策、一拍即合。
张恒连夜写出歌词,找到开录音棚的朋友,在工作之余和小伙伴挤出零碎的时间,断断续续地录完了这首歌曲。
“我们的战友们夜以继日,奋战一线,我们希望以更有创意和活跃的方式,来展现他们的日常。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我们公安力量!”对于创作初衷,张恒说,以此“致敬这座英雄的城市,致敬英雄的人民,致敬所有无私奉献的战友们。”
疫情发生以来,经他采写、编辑的咸宁公安防疫新闻报道在中央、省、市主流媒体上刊发300余篇,充分鼓舞了士气、凝聚了战斗力,为决胜这场战“疫”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记者 王恬 通讯员 丁永涛)
人物:阮青松
岗位: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民警
抗疫中的后勤管家
2日下午,记者来到市公安局,见到正在忙着对接防疫物资的警务保障部民警阮青松。
疫情发生以来,55岁的阮青松既张罗着全局人员的“吃”,又保管着全局人员的“穿”,俨然成为后勤保障的“大管家”。
1月24日咸宁封城,市公安局民警全员上阵,在定点医院、集中隔离点、交通要道等地24小时值守。
接到做好疫情防控准备工作指令后,阮青松首先想到的就是防疫物资。如何确保全局所有民警、辅警自身安全,让市局全体参战人员能够最大限度地执行好各项防控任务,能在第一时间领取到口罩、消毒水等必要防护物资?对于他和警务保障部的同事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阮青松和警保部全体人员主动出击,加紧了物资采购,多路分工,力争第一时间把防护用品采购到手,并把这些防护用品第一时间送到一线。
“一线同事最辛苦,一线防疫压力也最大,我几乎跑遍了周边的药商和厂家。”阮青松说,“只要能多采购到一个口罩,就是给一线战友多一份保障,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1月25日,阮青松多方打听,得知外市的一家医疗器械企业正在生产医用口罩,他立马与对方联系,和同事驱车前往。一路上软泡硬磨,不停地介绍基层民警执行防控任务的艰难和危险,动用一切资源帮助协调,最终成功打动了厂家,调配采购了医用口罩1000个,解了燃眉之急。
封城后,酒精成了稀缺物资。一天中午,阮青松正在吃饭的时候听说,通山县酒精厂有一批酒精刚刚生产下线。他放下碗筷,立即和同事一起赶到通山酒精厂,主动争取回20桶酒精。
2月10日,我市组建流调工作组即将出征,阮青松连夜准备,第一时间筹集到了流调组所需的个人防护物资。
凌晨,刚回到家里,他就接到了流调组同事的求助电话。原来,流调组的车辆上急缺高音喇叭,可是高音喇叭已经在全省断货了,到处都买不到。而第二天流调组就要出发前往县市区开展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阮青松来不及休息,立马回到办公室。
翻开通讯录,阮青松一个电话一个电话地咨询,不停地沟通,动用一切资源,终于得知在河南信阳有一家企业仓库还有高音喇叭库存。他连夜奔袭,赶在流调组出发前购回了30个高音喇叭。
来不及喘口气,喝杯水,他又通过视频连线高音喇叭工程师,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完成了喇叭安装。看着流调车驶去的背影,听着高音喇叭里播放的政策宣传,阮青松才松了一口气。
为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阮青松将民警食堂就餐方式调整为分餐模式,针对一线民警、辅警在执勤卡点上24小时值守的工作实际,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各执勤卡点就餐、用电、休息等问题,确保民警吃上热饭菜、住的安心,并购买矿泉水、饼干、面包等干粮、行军床和取暖设备送到各执勤卡点,最大限度地保障执勤需要。
“我是党员,是公安民警,服务基层、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是我职责所在也是情感所系。”阮青松说。
(记者 王恬 通讯员 王凡)
人物:邓聪
岗位: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民警
卡口上的“冻”人舞蹈
穿着雨衣,戴着口罩,黝黑的皮肤,站姿挺拔,疲惫的眼神中透露着坚毅和果敢。3月3日,记者在马桥卡口,见到了正在值班的特警队员邓聪。
39岁的邓聪,是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民警。受公安父母的影响,邓聪自小便有个警察梦,1999年,他从黄石警校毕业后进入咸宁公安系统工作,10年前他光荣入党,曾多次参加抢险工作。
自今年1月22日(农历年二十八)开始,邓聪与他的战友们就一直在抗疫一线。而他,42天连轴转没回过一次家。
1月23日,武汉因疫情封城,特警支队临时接到通知,咸宁北高铁站里有大量旅客滞留,存在较大疫情隐患。疫情就是命令,邓聪主动请缨,在防护装备还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他和其他9名特警一起,前往高铁站执行劝返任务。
高铁站里黑压压的都是人,邓聪和他的战友们迅速拉起横幅,安排出入人员有序进行安检,经过几个小时的面对面沟通协调,他们及时将380余名滞留人员劝离现场。
除了参加值守、步巡、信息报送、生活物资派送等工作,邓聪还报名参加了市公安局的“战疫”党员突击队。
2月4日,突击队接到警情,有一辆小车从咸宁北下来后冲卡。邓聪与其他突击队队员迅速出警,10分钟内将车子堵在了大楚城门口。
“每天接触很多人,一点都不怕是假的,但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怕了退了,群众怎么办?所以我们想不了那么多。”邓聪说。
2月15日下午4点多,刚从马桥卡口值完班的邓聪回到办公室。这时支队临时决定要抽调8位特警支援城区各个交通卡口,邓聪本可以回去休息,但他再次请缨要求值岗。当天晚11时多,在金桂路与旗鼓大道交汇路口处值守的邓聪冻得发抖,只得跟其他值守人员一起原地“跳起了踢踏舞”。
不同岗位工作时间不同,有时是8小时,有时是12个小时。饿了,邓聪就嚼上两口方便面,冷了,他就原地跳两下活动活动,困了,就在车里和队员们换着打个盹。
2月25日,刚刚回到休息地的邓聪接到通知,支队晚上要协助其他部门搬运物资。20吨酒精,虽然不记得当时搬了多少桶酒精,但自晚上7时开始的4个小时里,邓聪和战友们没有休息过一次,从仓库出来时,全身衣服几次湿了又干。
“疫情当前,要做的事情很多,大家都是超负荷工作。我是党员,更应克服困难以身作则带头干。”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邓聪在支队里连续值守,而妻子董卫霞也在市中心医院坚守岗位,家中老人和正在准备中考的女儿一直让邓聪很挂心,每天值班休息的间隙里,他都会发视频给家人报平安,跟在爷爷奶奶家复习功课的女儿谈心,布置家庭作业……
在这场战疫面前,像邓聪一样用担当书写责任的特警队员们还有很多,他们用实际行动、用凡人身躯,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记者 朱亚平 通讯员 张恒)
人物:饶志岚
岗位:温泉公安分局双鹤派出所所长
日记里的防控故事
一个厚厚的黑色封皮的本子,满满当当记录着每日待处理和已处理的工作。这个已经写了一大半的日记本,就是温泉公安分局双鹤派出所所长饶志岚的抗疫“足迹”。
1月初,32岁的饶志岚从市局刑侦支队调任双鹤派出所任所长,面临的第一场大考就是疫情防控。
饶志岚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疫情防控期间,清查酒店、人员排查,配合社区开展入户登记,防疫宣传、巡逻,小区封控管理,协同社区移送密切接触者,参与流调工作,打击涉疫违法犯罪……
无论有多忙,有多晚,回到所里后,饶志岚总会习惯性第一时间拿出笔记本,匆匆记录一下。
“2月5日,星期三,晴,……”这一天的工作笔记上,记载了6件事情:参加福星城小区封控工作协调会、按会议分工落实警务执勤、日常巡逻清查、加强民警防护、检查福星城小区民警执勤、突发事件处置。一天的繁忙工作,浓缩在这草草写就的6小段话里。
福星城小区是我市首个全封闭小区,也是双鹤派出所防疫防控期间重点工作对象之一。
有一天,社区打来电话,称小区一名疑似患者不配合社区隔离工作。饶志岚和民警迅速赶往现场,到达现场后该业主情绪十分激动,不接电话也不开门,社区工作人员十分头疼。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饶志岚不厌其烦的劝说下,该业主愿意配合社区工作到指定隔离点进行隔离观察。
“2月17日,星期一,晴。对冲卡人员张某进行训诫。考虑其年龄较大,卡点执勤人员对其表示谅解,从轻处罚。”
原来,张婆婆家里有100多斤土豆,当天想要运出去卖,由于村组管控,在卡点冲卡。接警后,饶志岚和民警第一时间前往处理。
“我再不卖掉这些土豆,都要发芽坏掉了,我又吃不完,换点钱还能买点油盐过日子。”面对老人的求助目光,饶志岚心生恻隐,当即协调某工作餐食堂人员赶来买下了这一批土豆。
日记本上,饶志岚用红笔写着总结:对人民群众的服务不仅体现在打击破案上,更要体现人性执法情感关怀。
饶志岚的妻子在通山工作,同为坚守在防疫一线的警察,家中两个年幼的小孩只能由年迈的父母照看。“仅有的几次回家,也只是拿个换洗衣物。”每次,饶志岚都是让家里人将衣服放在楼道,自己拿上转身就走。
结束采访时,饶志岚认真地说:“苦点累点没什么,这就是我的工作,我要对得起老百姓的期待,对得起组织的信任。
(记者 刘念 通讯员 张恒)
人物:任华强
岗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城区大队副大队长
路口中的坚守身影
敬礼、拦停、“您好,请出示您的通行证件……”疫情下,这是任华强每天重复最多的动作和话语。
31岁的任华强,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城区大队副大队长,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一直坚守在岗位。
1月22日接到通知后,第二天一早任华强便赶到了马桥收费站,配合市交通局、卫健委,对过往车辆进行拦停、登记、检测。2月3日开始,任华强在咸宁大道与贺胜路交叉的鄂高路口,负责城区交通管控工作。一个多月以来任华强没有休息过一天。
“我们平均每天要检查车辆1200~1300台次,劝返6~8人。”任华强介绍,执勤路口实行24小时三班倒的工作机制,每个班次3人,9个人轮流值班。
任华强表示,为了保证体力,深夜班在凌晨一点多车辆较少之后,会让大家轮流进行休息,每人大约休息一个半小时。
任华强笑着说,自己昨晚在车上小憩了一会,但车上并不舒服,人只能蜷在椅子上,手脚都没处放。再加上夜晚温度较低,冻醒之后就感觉喉咙不太舒服,害怕感冒,起来就灌了几大杯热水。“现在这个情况不能生病,执勤点可不能缺人!”
作为执勤点的临时党支部书记兼组长,任华强不仅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是执勤点的“后勤员”,服务着组内27位同志,负责每个人的安全。
他的组内有近十位年纪较大的同志和女同志,考虑到这些同志的身体和安全,任华强和其他年轻的同志会多上夜班,他自己到目前已经上了7个深夜班了。“每次上夜班,五六点的时候都能看到日出,那时总是特别开心,因为这说明离胜利又近了一天!”
“大家有不舒服,我来顶班。”这是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每天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在下午换班的时候到岗,不厌其烦叮嘱大家注意安全,注意自身防护。
2月15日上午,暴雨,伴随着大风,任华强到执勤点增援的时候,看到一位执勤人员忘带雨衣,在雨中执勤。他第一时间赶过去将自己的雨衣脱下来给了对方,而穿着多功能服的他自己,却全身都淋湿了。在中午回家换衣服吃饭的时候,听说执勤点的帐篷被风吹倒,他二话不说放下筷子冲了出去……
谈到这段时间的辛苦工作,任华强表示,“不仅是我,我们所有人,没人怕,没人喊累,没人偷懒,大家都在一线,我们不觉得这是负重前行,因为这是职责所在,是人民赋予我们的使命!”
(记者 焦姣 通讯员 王凡)
人物:贾颖
岗位:咸安公安分局交警大队车管所指导员
街头上的一线护航
3月3日早上7点到晚上8点,是咸宁城区交警贾颖的值勤时间。
贾颖是咸安公安分局交警大队车管所指导员,她穿着制服,戴着口罩,是一名防疫一线的交警“护航员”。
“您好,通行证出示下,谢谢。”在咸安区鱼水路执勤点,贾颖已经驻守了一上午,去洗手间的时候也是一路小跑,生怕多耽误一会。作为防疫一线工作人员,贾颖需要和同事们在这里依次检查车辆通行情况,及时解决各类突发事件,强化路面服务和交通安全保障。令贾颖欣慰的是,大多数的驾驶员都很配合,检测后会说:谢谢你们了,辛苦。
贾颖的值勤地点连接商圈、居民区和周边县市交通要道,工作任务“牵一发而动全身”。她认为,指挥车辆有序进行检查,既要畅通防疫通道,又要助力切断病毒传播,责任重大,自己一刻也不能马虎。
“我们要检查来往车主的通行证,同时要求大家必须配戴口罩。”贾颖和共同值守的工作人员会严格排查每一辆车。
“早中晚三餐的时间,是车辆流动最不固定的时候,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按时吃饭。”贾颖笑着说。晚上值勤换岗后,贾颖会给家里打个电话:“今天工作很顺利,你们也要注意。”
和贾颖在同一岗位的,还有另外几名工作人员,他们轮班值勤。“我们的新年是在马路上过的,这没什么,因为我们是交警,需要在抗疫前线守岗尽责。”大家表示。
坚守在防疫一线岗位的“护航员”们,不止贾颖一个。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民警万睿执勤的当天,他的女儿呱呱坠地,可是万睿忙里忙外,来不及体会喜悦,就要马上调整情绪,换上制服,告别家人来到咸宁大道与滨河东路执勤点。95后女警姚思远执勤时,一辆摩托车载着2名乘客,驶入管制道路,不配合检查,加速往另外方向冲卡跑走。姚思远不顾危险,奋力跑了六七百米,在下个路口执勤同事的配合下将驾驶人抓获……
为防控疫情,市公安局全面启动战时勤务模式,机关民警全员上阵,驻守防疫工作一线,并以各个一线卡口、驻点为单位,火线成立了21个临时战时党支部,组建了80人的党员突击队。
同时,公安部门坚持党建引领,以“亮身份、践初心、比作为”为主题,号召全警昂扬斗志、争做表率、冲在一线、打出党旗、亮出警徽。全体党员民(辅)警深入防疫第一线,组织警力24小时轮岗在高速路口、重点路段、医院等重点部位执勤、巡逻,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在社区村湾、排查登记重点人员、化解矛盾纠纷、疏导群众思想,担当作为。
(记者 陈希子 通讯员 周华)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临危授命,一位驻村工作组长的担当
下一篇:
【一线写实】疫情影响菜薹滞销 镇村干部齐力解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