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21专题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正文

让江姐精神代代相传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时间:2021-08-09 09:29

【一线讲述】

让江姐精神代代相传

讲述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20级博士生、江姐纪念馆讲解员 林丽

7年前,我离开家乡重庆,来到成都上学,现在是四川大学的一名博士研究生。77年前,有个女孩江竹筠和我一样,从重庆来到成都,考入了当时的国立四川大学,住进了学校的女生院。为了纪念这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学校特别在女生院原址建立了江姐纪念馆。

还记得大一刚入学时,我收到了学校发给每个新生的《四川大学校史读本》,其中“校友介绍”内容里的一个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江竹筠。作为一个重庆人,我对江竹筠并不陌生。看到书上印着的那张入学登记表,我也很好奇,作为川大学子的江竹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我了解到,江竹筠当年在重庆开展地下工作时被特务跟踪,于是化名江志炜考入了川大。在川大的这段日子,她不仅要做好自身的隐蔽工作,还悄然肩负起引领同学的使命。她在给代号为“妈妈”的党组织写信时表示要“读好书,取得优良的成绩”,还在课余时间主动去《新华日报》营业处翻看进步书刊,并主动去同学家里学习俄语,这种求知求真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学习的。

后来,我成了江姐纪念馆的讲解员。江姐纪念馆展陈着一张江竹筠和何理立小时候的合影。为了更好地讲好江姐故事,我拜访了江竹筠的好友何理立。从她女儿那里,我也了解到很多她与江竹筠相处的细节。从江竹筠与何理立两人的故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革命友谊的纯粹。

今年6月,我参观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那里陈列着一封江竹筠留下的“托孤遗书”。这封遗书写于江姐牺牲前三个月,当时,江姐的丈夫、中共地下党员彭咏梧已在川东武装起义中不幸牺牲,而她自己又身陷囹圄。面对死亡,江姐是无所畏惧的,但对寄养在亲友家中的娇儿却无比牵挂。于是,带着酷刑留下的累累伤痕,江姐在一张简陋的毛边纸上写下了这封信,将自己三岁的儿子彭云托付给彭咏梧的第一任妻子谭正伦(幺姐)及其弟弟谭竹安。这封巴掌大的托孤遗书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字里行间饱含着一位侠骨柔肠的母亲对孩子的深切厚爱和殷切期望,也浸透着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我认为,只有当我们讲解员自己对这个人物有了充分了解,才能够带着参观者去走近一个真实的江竹筠。

江姐纪念馆的展陈和我们志愿者的讲解,就是要带领参观者们重新认识江姐形象,去走近她作为川大学子、作为年轻母亲的一面,从而更深入理解江姐、学习江姐,将江姐精神代代相传。

(光明日报记者周洪双、李晓东 光明日报通讯员陈晨 整理)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09日 05版)



编辑: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从党史汲取营养 用青春报国为民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