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让江姐精神代代相传
讲述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20级博士生、江姐纪念馆讲解员 林丽
7年前,我离开家乡重庆,来到成都上学,现在是四川大学的一名博士研究生。77年前,有个女孩江竹筠和我一样,从重庆来到成都,考入了当时的国立四川大学,住进了学校的女生院。为了纪念这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学校特别在女生院原址建立了江姐纪念馆。
还记得大一刚入学时,我收到了学校发给每个新生的《四川大学校史读本》,其中“校友介绍”内容里的一个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江竹筠。作为一个重庆人,我对江竹筠并不陌生。看到书上印着的那张入学登记表,我也很好奇,作为川大学子的江竹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我了解到,江竹筠当年在重庆开展地下工作时被特务跟踪,于是化名江志炜考入了川大。在川大的这段日子,她不仅要做好自身的隐蔽工作,还悄然肩负起引领同学的使命。她在给代号为“妈妈”的党组织写信时表示要“读好书,取得优良的成绩”,还在课余时间主动去《新华日报》营业处翻看进步书刊,并主动去同学家里学习俄语,这种求知求真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学习的。
后来,我成了江姐纪念馆的讲解员。江姐纪念馆展陈着一张江竹筠和何理立小时候的合影。为了更好地讲好江姐故事,我拜访了江竹筠的好友何理立。从她女儿那里,我也了解到很多她与江竹筠相处的细节。从江竹筠与何理立两人的故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革命友谊的纯粹。
今年6月,我参观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那里陈列着一封江竹筠留下的“托孤遗书”。这封遗书写于江姐牺牲前三个月,当时,江姐的丈夫、中共地下党员彭咏梧已在川东武装起义中不幸牺牲,而她自己又身陷囹圄。面对死亡,江姐是无所畏惧的,但对寄养在亲友家中的娇儿却无比牵挂。于是,带着酷刑留下的累累伤痕,江姐在一张简陋的毛边纸上写下了这封信,将自己三岁的儿子彭云托付给彭咏梧的第一任妻子谭正伦(幺姐)及其弟弟谭竹安。这封巴掌大的托孤遗书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字里行间饱含着一位侠骨柔肠的母亲对孩子的深切厚爱和殷切期望,也浸透着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我认为,只有当我们讲解员自己对这个人物有了充分了解,才能够带着参观者去走近一个真实的江竹筠。
江姐纪念馆的展陈和我们志愿者的讲解,就是要带领参观者们重新认识江姐形象,去走近她作为川大学子、作为年轻母亲的一面,从而更深入理解江姐、学习江姐,将江姐精神代代相传。
(光明日报记者周洪双、李晓东 光明日报通讯员陈晨 整理)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09日 05版)
编辑: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从党史汲取营养 用青春报国为民
光明日报记者张国圣李宏重庆歌乐山上,白公馆监狱旧址旁。1949年1月17日,是江竹筠的丈夫彭咏梧烈士牺牲周年纪念日,渣滓洞看...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亚平通讯员段俊晖初夏时节,位于咸安区温泉街道办事处肖桥村二组的钱氏英烈纪念馆,绿树环抱,鲜花竞放...
光明日报报道组:光明日报记者宋喜群、王瑟、杨永林、张哲浩、万玛加、王建宏、张文攀、王艺钊、王冰雅光明日报见习记者王雯静...
光明日报记者颜维琦曹继军潮涌 历史终将走到百年前那个夏日1920年的上海,风云涌动。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十九...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仪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参加...
新华社福州2月2日电 题:淬火成钢铸军魂——走进古田会议旧址新华社记者于晓泉、张瑞杰、丁鹏“非常感谢有机会来到伟大的历...
张自忠将军遗像宜城市张自忠纪念馆纪念馆内的张自忠将军雕塑张自忠将军生前手迹楚天都市报记者关前裕通讯员何维国青山处处埋...
武汉三镇连续五天举行献金大会“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成立后,在周恩来等同志的组织领导下,社会各界人士和国际友人汇聚武汉,宣...
新华社记者顾钱江陈弘毅这是一床灰黑的棉絮,在古田会议纪念馆第二陈列室的文物中毫不起眼。”古田会议纪念馆讲解员廖丽芸深情...
去年以来,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强调,咸宁要走特色发展、绿色发展之路。彭德怀、罗荣桓、李先念、黄克诚、王首道、王震、张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