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接班人
——北方民族大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
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 张文攀 光明日报通讯员 马广成
日前,在位于“塞上江南”宁夏银川市的北方民族大学校园内,正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师生们,回想起今年7月1日那一片红色的海洋,仍难掩激动。当天,“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的深情祝福响彻校园,56个民族1.5万余名师生用歌声、欢呼声和挥舞的党旗、国旗,表达对党百年华诞的祝福。
建立民族院校是党的民族工作的一大创举。北方民族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建立在民族自治区的部委高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校党委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出发,围绕“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深入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纲”和“本”、办学治校的“根”和“魂”,全面系统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深入开展。
北方民族大学“万人唱响中国梦·我与祖国共奋进”演出活动现场。北方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提供
1.擦亮鲜红底色
说起2020年1月19日寒假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她家的情景,来自云南省腾冲市司莫拉佤族村的学生李连欢充满感动。了解了她和弟弟的情况后,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的小家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你们这个年纪恰逢其时,将来要做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接班人。”
随后,北方民族大学开展了“争做两个接班人”的专题教育活动。今年7月,李连欢通过努力考上了北方民大会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学校成立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工作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北方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刀波说,近期,校党委出台了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实施方案,全面系统谋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校园里,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管理学院2018级维吾尔族学生毛吾丽旦和藏族学生次旦卓玛结成了“导生制”互助对子。“我发现,老师的每一张演示文稿(PPT),次旦卓玛都要用手机拍下来,一开始以为她是为了做笔记方便,后来才知道她得用翻译软件把PPT内容翻译成藏语才能看得懂。”毛吾丽旦说,“我就鼓励她一起说普通话,散步、吃饭都拉上她,现在她的普通话越来越流利,性格也开朗了很多。”
党史学习教育中,学校注重教育引导师生讲好党史故事、赓续红色基因,在学史力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千名各民族学子响应号召,利用寒暑假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喜迎建党百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足迹遍布24个省份,参观瞻仰317个红色教育基地,撰写300余篇活动手记、心得感悟。开展“迎百年华诞,做追光青年”活动,在校园设置了100个打卡点,师生随时可以手机扫码,打卡学习党史知识。
“经过校园重走长征路主题教育活动,我切身体会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和革命先辈不怕苦、不言弃、不怕困难、不惧挫折的精神。”电气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电气类专业学生徐建丰说。
这些,是北方民族大学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一个个侧面,是校党委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全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细节呈现。在办学治校、教书育人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犹如一根“红线”,贯穿全过程各领域,成为鲜红底色。
2.彰显育人本色
“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学深悟透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光辉历程、理论成果、宝贵经验和伟大精神,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接过前辈们手中的‘接力棒’,当好‘知行合一’的‘赶路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赓续党的伟大事业。”今年4月14日,刀波带头走上讲台,面向全体教师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宣讲。
如何让党史宣讲既有理论深度又喜闻乐见?学校党委打造了一支由校领导“领衔”、90人组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团队,两个月的时间里,共开展宣讲90余场次,教师听讲1.1万余人次。
“我们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让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统一,使学生们在润物无声中接受教育。”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院长马惠兰说。在学校组织的“各族学子看美丽新宁夏”活动中,100余名各民族学子前往宁夏红色地标“打卡”,对美丽新宁夏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建党百年的辉煌成就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学校选取整合八个民族中最典型的舞蹈元素和音乐,编创而成韵律操,每个学生都会跳,体现了各民族学生的交往交流交融。”学校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胡威说,这套“爱我中华”韵律操正在结对社区、有关中小学校中推广。
在社会“大课堂”上开展“大思政”,北方民族大学的思政课频频“出圈”。
这几日,银川市西夏区文昌路街道共享社区60多岁的老党员王菊茹乐开了花,“民族情 一家亲”的微信群里,几个在外工作的“儿女”商量年底回家看她。
“我们一大家子来自好几个民族,蒙古族的巴特尔、土家族的高亚、壮族的覃纯,天南海北挂念着我呢。”王菊茹说。2015年,学校与社区开展结对帮扶,她认了第一个干儿子——北方民族大学星火民族情志愿者服务社创始人巴特尔。几年来,“家庭”不断壮大,但各民族交流交融、亲如一家的家风始终传承。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高炜介绍,不同民族结亲互助是社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一项活动。目前,社团共有231名师生,来自24个民族,大家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常态化到周边社区、学校等开展通俗化、大众化理论宣讲,运用所学知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在课堂上下、书本内外、师生联动的全方位“大思政”育人格局引领下,越来越多各民族青年学子选择扎根边疆、基层建功立业。建校37年来,6万多名毕业生,80%以上工作在祖国边疆和边远地区,成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践行者、“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实践者。
北方民族大学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北方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提供
3.秉持奋斗主色
今年秋天,宁夏农垦贺兰山农场,一片盐碱地迎来稻花香。由北方民族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联合开展的粉煤灰基土壤调理剂盐碱地改良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试验田随机取样结果显示,添加粉煤灰基改良材料的稻田亩产高达1439斤,是未改良土地产量的近3倍。
“这就是材料学‘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也是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责所在。”项目负责人之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韩凤兰说。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校聚焦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发挥人才、科研、学科优势,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提升服务宁夏发展的贡献度,为民族地区办实事、解难题,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安身立命的根本。“十四五”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如何培养服务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的一流人才?
“‘双一流’建设的深入实施为高校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特别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赋予了我们新的历史使命。”北方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俊杰说,“我们将以更加昂扬的进取精神推动建设一流学科、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培育一流人才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在立德树人、服务地方发展方面有新突破。”
学史力行,“干”字当头。李俊杰介绍,“十四五”期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科技成果培育和转化、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等将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学校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新材料、电子信息与大数据产业、葡萄酒产业及黄河历史文化等至少5个特色团队;推进“一院一校”科研合作,力争每年获批省部级及以上重点、重大研发项目5至10项;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孵化重大项目,培育重大成果,紧扣宁夏重点产业发展部署,至少在5个领域承担自治区重大重点项目并实现成果应用。
新时代新使命新机遇。扎根祖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北方民族大学,正朝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生力军”、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排头兵”的目标,向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迈进。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02日 05版)
编辑:yangweijie
上一篇:
立时代潮头 惠国计民生——企业家精神述评
下一篇:
让抽象的理论变身生动的实践
”回望中国近代以来180多年的斗争史、我们党100年的奋斗史和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了解一个个推动中华民族朝着伟大复兴不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的回顾,把一百年来中国共产...
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必将激励和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
一方面,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文化.可以从文明诞生到文化基因和性格的养成,再到“自在”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三个方面来看...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都是一个十分重大而庄严的日子。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孙信在庆祝中国共产...
作者:郑丽平(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
红红石榴籽紧紧抱成团——一堂别开生面的主题思政课光明日报记者张文攀王建宏光明日报通讯员杨周宸乐“我在余震中挨家挨户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之三光明日报评论员“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