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25专题 >> 2025网络中国节·春节 >> 动态 >> 正文

寻“味”中国年丨“三缕”跨越山海的“福”味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5-01-27 09:36

新华社福州1月26日电(记者周义)都说福建福气多,一路山海一路歌。新春将至,八闽大地的热烈年味,正是“山福建”与“海福建”共同烘托出的迷人底色。

第一缕“年味”弥漫在香喷喷的美食里。

福建莆田传统美食“白粿”。新华社发

一款米制品——“粿”,如同繁星点缀在福建各地的餐桌之上。发粿,寓意发财;甜粿,代表甜蜜圆满;菜粿,预示着好彩头……流行于闽南、闽东、闽北的“粿”,到了闽西客家,摇身变成了“粄”,捆粄的细腻、萝卜粄的鲜美,甜咸交织,软糯与韧性并存,满足了味蕾的所有想象。

这份独特的饮食文化,来自中原先祖。一千多年前,他们翻山越岭,在这片福泽之地落地生根,也将中原的饮食习俗与风土人情一并带入。历经世代更迭,“粿”与“粄”虽在做法与名称上有所差异,但其背后的脉络清晰可见,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着过去与现在。

这是佛跳墙。新华社发(张国俊 摄)

山林育有山珍,蔚蓝潜有海味,山海间也有不同的年味。在福州,佛跳墙是年夜饭桌上镇得住场的硬菜,鲍鱼、海参、花胶等山珍海味“入一罐融百味”;厦门的同安封肉,酱香浓郁,红润酥烂,过年时摆上桌,象征着红红火火;三明上板鸭和鱼生,宁德摆大黄鱼宴,南平有熏鹅和冬笋……

流光溢彩的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第二缕“年味”藏在热闹的大街小巷中。

福州三坊七巷,“福”字灯笼挂满树梢;手持红色油纸伞的游人漫步街巷;货郎推着车沿街吆喝,熟悉的叫卖声在青砖黛瓦间回荡;头戴“三条簪”的女子,在熙熙攘攘的市集间穿梭往来,美好的祝福与寓意盈盈发间。

泉州西街,文创花灯,交相辉映,南音的优美旋律隐约响起,簪花的女孩随处可见,好似穿越千年的璀璨芳华。

漳州古城,红砖骑楼间锣鼓喧天、热气腾腾,木偶戏在舞台上光影交错,藏在欢声笑语里的年味扑面而来。

在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两名小朋友在购买彩灯。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第三缕“年味”升腾在“热辣滚烫”的民俗里。

从沿海到山区,各有各的“玩法”,眼花缭乱的特色民俗让不少人羡慕:

泉州晋江“烧塔仔”,摆百米长桌宴,亲朋好友和街坊邻里围桌长谈;漳州的踩街队、高跷队、秧歌队,各种表演队伍浩浩荡荡地穿梭在大街小巷,锣鼓喧天;厦门火把节“油炬走境”的队伍蜿蜒如龙,场面壮观;在莆田,大家穿红衣做红团,千年傩舞、冲花、摆棕轿等接连上演,热烈非凡……

海滨城市的热闹,山城也有。闽西龙岩,保留着悠远流长的舞龙习俗。按他们的话讲,闽西人爱龙的程度,体现在舞龙的长度。每逢过年,龙岩人便举起数百节的大龙,腾挪起伏在街巷田野间。不少村庄会敲起锣鼓、吹起唢呐,挨家挨户送祝福,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人丁兴旺。

被“点亮”的龙岩连城“下江龙”到每家每户门前祝福。新华社发(刘艳晖 摄)

闽北南平,在龙鱼戏的发源地武夷山市五夫镇,精致的鱼灯或上下波动,或左右摇摆,起、跃、冲、潜等动作令人眼花缭乱,拍手叫绝,迎春的喜悦此时此刻肆意播撒。

无论在八闽大地何处,年味总说不完、聊不够,它是文化的传承、亲情的凝聚、时代的印记,也是人间最美最醇的烟火气。

对闽人而言,年味总能跨越山海地理的阻隔,在新的一年里继续绽放,生生不息。



编辑:yangweijie

上一篇: 李强同外国专家举行新春座谈会 丁薛祥出席
下一篇: 湖北省“非遗贺新春”活动在潜江启动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