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25专题 >> 2025网络中国节·春节 >> 动态 >> 正文

年货看“变”|情绪价值拉满!年关赶集有“新意”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5-01-28 13:42

新华社北京1月28日电(记者赵旭)晨光跃过群山,推开薄雾,洒在热气腾腾的煎饼摊上。不一会儿,斜对角的水果摊主史丽娟率先“开麦”,一嗓清脆的吆喝划破冬日宁静,四周的叫卖声随之而来、此起彼伏。就这样,北京平谷区大华山镇的年货大集热闹了起来。

  穿梭其间,灯笼春联、糖果小吃、锅碗瓢盆、生鲜花卉,目不暇接。史丽娟专卖水果,“赶集的人多,临时叫儿子过来搭把手。”在不间断地询价、称秤和收款声中,她抽空抬起胳膊擦抹了鬓角的汗珠。

  1月24日,顾客在北京平谷区大华山镇集市选购年货。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小镇里,大集仍扮演着重要的年货采购渠道,乍一看和从前别无两样,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些“新意”。

  轻装上阵轻装归,赶集不再为囤货。记者注意到,大集上几乎见不到拎大包的顾客,一辆手拉车或两只食品袋便是来往人群的“标配”。在平谷北大市场年货大集经营服装生意26年的王红说,10多年之前,不少顾客都是全家出动买年货,甚至要背着麻袋、编织袋来赶集。

  “过去,年前总要囤一堆鲜肉,再买些韭菜、芹菜等‘细菜’,回家先把肉煮熟放在厢房的缸里,好储存久一点,过个‘肥年’。”高楠感慨,如今,网购便捷,且村镇里开了综合商超,人们都愿意现吃现买。

  1月24日,在北京平谷区大华山镇大集上拍摄的红灯笼。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品味变“刁钻”,多为高品质买单。有着23年大集摆摊经验的史丽娟说,起初她的水果摊色彩单调,长期只有橘子、苹果、香蕉,近些年连年上新,阳光玫瑰葡萄、四川果冻橙、东南亚榴莲……天南海北的水果才能满足消费者味蕾,她的摊位也从4米延长到了12米。

  北大市场年货大集上,陈柳军紧凑的家纺商铺挤着十多名选购布料的顾客。“年前买沙发垫、新床单被套的人比较多,现在大家基本只买亲肤性好的纯棉布料,也不偏爱大红大紫,而是以素雅简约为主。”陈柳军说。多名大集商家表示,如今线上线下选项多,一定程度上倒逼他们的服务“更上一层楼”。

  1月24日,顾客在北京平谷区大华山镇集市选购年货。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信息、物流如此发达的今天,赶大集买年货为何依然红火?

  在北大市场年货大集里,“00后”返乡大学生张雨杉,正陪母亲挑选对联、窗花。“自打小时候,我爸妈每年都带我到大集买年货。初中那会儿一度觉得赶集‘土’,长大了才明白,在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街上陪家人走走看看,是虚拟空间带不来的精神享受。”张雨杉说。

  小镇里的时光,走得不慌不忙。对于年长的人们,过年没有砍价、试吃的赶集体验,似乎不完整。他们中间,仍有不少人从口袋里掏出纸币,守护着岁月的印记。在年轻人看来,一年紧张的工作、学习后,在赶年集中卸下“班味”,换上“松弛”,不仅能品味人间烟火,还能汲取情绪价值。

  如今,赶年集,不仅在于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年货,更重要的是,还让生活多了一份仪式感。无论时间如何流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从未改变。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团圆年丨学习进行时:贴心话语 饱含祝福
下一篇: 最暖心的祝福,最深切的牵挂——循着习近平总书记春节足迹感悟为民初心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