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猜一猜,这首诗说的是哪一个节日?谜底是:元宵节。
这首诗的作者为唐代诗人张祜。此诗描写了唐朝时长安的元宵节景象:家家灯火,处处歌舞,热闹非凡。
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民俗专家表示,元宵节主打一个“闹”字,人们通过各种民俗表演、歌舞晚会、灯会灯展等民俗活动,寄托对阖家团圆的美好愿景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待。
元宵节也称“上元节”,俗称“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自古以来就有放灯和观灯的习俗。
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隋代时,隋炀帝每年正月十五都要举行盛大的灯会;唐代时,灯会发展为热闹的灯市;宋代时,元宵节更为热闹,几乎成了居民们的狂欢节,街头巷尾,灯火辉煌,歌舞百戏,人声鼎沸。如今,灯会仍是元宵节中最热闹的一个活动,人们放灯、观灯、赏灯、猜灯谜,俗称“闹花灯”。
放花灯、赏花灯,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异彩纷呈的灯光世界。花灯制作工艺有雕刻、绘画、编织、刺绣等;制作材料有竹、木、绫绢、纸张、琉璃等;花灯上面绘有山水人物、花鸟虫鱼、古今故事、民风民情等,与灯光相衬,更是精彩绝伦。
王来华表示,人们“闹元宵”,又是色彩与声音的交响合奏。元宵节载歌载舞,北方的秧歌戏、太平歌、太平鼓、跑旱船,南方的耍龙灯、舞狮子、花鼓戏、花灯戏,整个元宵节沉浸在灯火与声浪交织的欢乐海洋里。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的上阕中,用花灯、烟花、歌舞、车马等生动形象,渲染出一幅“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元宵节风俗画卷。
王来华说,一个“闹”字,道出了元宵节的热闹欢腾、祥和喜庆、欢天喜地的气氛,表达了千家万户的人们纳吉迎祥、驱邪禳灾、祈祝丰年的心愿。
春节,始于腊月初八止于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人们将从“年盹”中醒来,工作和学习也要进入正轨。年年庆新春,岁岁闹元宵,在农历新年首个月圆之夜,让我们尽情地“闹”一回,为新的一年注入更多的生机、希望和活力。
统筹:孙闻、邵香云
记者:周润健
海报制作:胡彦竹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天津分社联合制作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板板龙灯:龙舞新春 灯映上元
下一篇:
武广高铁上共迎元宵
元宵节,是中国民族的重要节日之一,正所谓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是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另一个高潮。据说,中国...
长江灯光秀元宵节特辑效果图。此次长江灯光秀元宵节特辑重点呈现“非遗传承”“元宵民俗”等内容,动态演绎形态丰富的主题元...
各地欢乐迎元宵大街小巷的灯笼红红火火,刚出锅的汤圆冒着热气,虎年元宵节的氛围日渐浓厚。
值得一提的是,为防控疫情,避免人群聚集,我市还将丰富多彩的元宵活动创新性地搬上网络,既能满足市民的文化精神生活需要,也让就...
■覃慧瑕(桂林)每年元宵节,我们家都要吃元宵、观灯会、猜灯谜。
此次元宵节庙会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春节期间全市人民文化生活,营造...
此次元宵节庙会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春节期间全市人民文化生活,营造...
园内牡丹正值观赏期,从洛阳引进的40多个品种的2500株牡丹让人把富贵新年看过瘾。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夏正锋摄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恬报道:19日,第七届香城大舞台“春润香城·启航2019”咸宁市元宵...
图/赵忠志张仰强毛亚轩文/杜培清2月19日,咸宁市举办第七届香城大舞台“春润香城启航2019”元宵节城乡文化联盟大联动,精彩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