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到生命最后一刻 ——追记工行咸宁分行驻村扶贫干部罗强
●记者 葛利利
“蜂蜜销售、村民家的400斤 薯粉、黄桃基地选址……”2018年 12月17日,扶贫工作日志上未尽 事宜定格了工行咸宁分行驻村扶 贫办干部罗强最后的工作轨迹。
这一天,罗强将 58 岁的生 命,永远定格在扶贫点。罗强的 亲人、同事、朋友们沉浸在悲恸 中,曾得到过他帮助的扶贫对象 也揪着心,流着泪……
一栋栋新建成的宜居农房, 一个个精准的数据,一项项富民 的产业,罗强在扶贫的路上,用真 情真心温暖了群众的心窝,用忘 我工作抒写着生命的华章,用无 私奉献成就着脱贫群众的幸福。
噩耗 58岁的生命骤然定格
2018 年 12 月 17 日(星 期 一),一大早上罗强简单洗漱,把 提前整理好的资料装进随身背 包,从家里出发。按计划,这一 天,他要到扶贫点通山厦铺镇青 山村进行扶贫工作。
罗强家在温泉城区,离开前, 他来不及跟妻子说上两句话,就 匆匆赶往青山村。当天上午到达 通山后,他先去西湖村与驻村第 一书记陈英杰联系年度扶贫工 作。下午 2 时许,罗强又与泉山 支行行长联系帮贫困销售蜂蜜和 购买生猪事宜。
下午 3 时许,罗强和驻村工 作组组长焦金发及村支书黄鹏 程、副主任明廷璋、委员王云华等 人现场察看了工行驻村扶贫光伏 电站围网和宣传牌。 下午 4 时许,罗强与村组干 部到湾下黄桃基地勘址。 下午 5 时许,罗强和焦金发 一起做了晚饭,吃完饭后两人沿 着乡村公路向青山村第三小组方 向散步。期间,他们交换了对下 午考察基地选址的看法。
“我们都认为有个叫‘湾’的地 方是三组荒芜的田地,土地肥沃, 同时宽阔的河床适合自驾游停车, 在此发展水果基地比较理想。”焦 金发说,两人当时想法一致,所以 交流很愉快。交流时,两人还顺道 到3组通知农户分装苕粉。
下午 7 时许,青山村村支书 黄鹏程打来电话,要罗强和焦金 发一起参加黄桃基地讨论会。 两人又赶往了村委会,参加了黄 桃基地讨论会。罗强在会上就 黄 桃 基 础 建 设 问 题 发 表 了 意 见。谁也没想到,这是罗强在扶 贫点参加的最后一个会议,留下 的最后意见。 当晚 11 时 29 分,罗强突发 疾病,倒在了驻村点租住的房间 内,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点。
罗强出生于 1960 年,1991 年1月由咸宁地区方向机厂调入 工行工作,先后在工行咸宁分行 泉山支行、泉塘支行工作。2015 年 10 月主动要求参加精准扶贫 工作,由工行咸宁分行抽调到工 行驻村扶贫工作组,在通山厦铺 镇西湖村驻村,2018年初改到厦 铺镇青山村驻村。
失约 70袋薯粉等他帮忙销售
日前,驻村工作组组长焦金 发带着记者来到罗强曾工作过的 地方——西湖村和青山村。 在西湖村8组农村危房改造 搬迁点,72岁的徐维茂正在宽敞 明亮的新房厨房烤火,火炉上方 挂着一排排熏干,说起罗强,老人 一个劲点头称好。
徐维茂以前是单独居住在河 对面的危房里,无桥通行,生产生 活极为不便。罗强了解情况后,不 顾严寒,赤脚趟水过河,了解他的 家庭情况,帮其申请易地扶贫搬迁 政策,后来由于该户没有地基,罗 强又一次次上门做工作,沟通协 商,最终解决了地基选址问题,徐 维茂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我就盼着他们来,请他们坐 坐,喝口水吃口饭。”徐维茂说,现 在搬了新房,他最感谢工作组,也 喜欢他们来。但是没想到,罗强 却永远地走了。
青山村的农户们也都盼着罗 强去。青山村5组村民黄崇飞是 该村智力残障的贫困户,今年种 的红薯大丰收,由于销路不畅,打 出来的红薯粉卖不出去,黄崇飞 很是着急。罗强知道情况后,发 动市县工行系统的职工同事爱心 认购,解决了黄崇飞的困难。看 着黄崇飞的困难解决了,其他的 村民们也纷纷找上了门。
“我都已经按照罗干部的要 求分装好了70袋薯粉,但再也等 不到他亲自上门。”村民黄良谷 说,就在前些日子,罗强答应帮村 民销售 400 多斤薯粉,还奔波于 各家各户,到处借装薯粉的袋 子。如今薯粉都装好了,罗强却 不能来了…… 罗强失约的还有青山村村 民陈太安。60 岁的陈太安靠着 养蜜蜂过日子,今年他的蜜蜂产 下 400 多斤桂花蜜,一直没有销 完。正当他急的团团转时,罗强 主动上门帮他销售。
“他上次帮我销了 80 斤,还 说要再销。”陈太安说,他还特意 装好了一小瓶蜂蜜,想等着罗强 上门时也让他尝尝,可是再也等 不到他上门了。 青山村村支书黄鹏程说,老 罗把贫困户的事看得比自己家的 事还重要、还过细……
担当 一心扑在脱贫工作上
青山村妇联主任陈翠华是工作队 驻地的房东,走进陈翠华的家也是罗 强生前在扶贫点租住的房子和办公 室。一套简单的民房,客厅墙上钉着 三块厦铺镇青山村情况介绍大标牌占 据了半面墙,桌上放着萝卜、白菜和一 个小电饭锅、一个电磁炉。罗强最后 住过的房间,已经被清理了一遍,只剩 下空荡荡地房间。
陈翠华介绍,工作队都是自己开 伙做饭,基本不上餐馆宴请客人吃饭, 就连工行领导下村检查工作,也是他 亲自下厨。有时候,群众主动上门送 一些新鲜蔬菜,他会按价付钱,不占群 众任何的便宜。
“罗强在时,我们每天都是简单地 做顿饭。”焦金发回忆说,在扶贫点,他 们都是办公室和住房合二为一,只忙 着工作,吃饭就很随意。
翻开罗强地扶贫日志,一排排字 迹书写地十分认真工整,如同他这个 人对待工作一样认真严谨。日志记录 了他多年来的扶贫工作:2016 年,面 对西湖村的经济基础薄弱、生产生活 条件落后的现状,罗强和同事们制定 了“培植脱贫产业、改善人居环境”的 脱贫思路,向上争取相关政策资金,发 展符合条件的种养殖产业。 西湖河河滩资源多,为了充分利用 闲置资源,工作组整合产业资金7万元, 引进白芨种植项目。为将河滩改造成适 合白芨生长的沃土,罗强和工作队员们 一起,发动村民积极投工投劳,人工肩挑 背扛,捡除河滩石头,挑运农家鸡粪,终 于建成了6亩白芨基地;同时,罗强多次 带领干部群众到通城县学习白芨种植技 术,如今,基地里的白芨长势良好,明年 就会收益,每亩预计产值可达到10万 元,带动10余户贫困户增产增收。
“自罗强他们工作组来了以后,他 尽职尽责,抓项目实施,抓新房建设, 抓产业增收,落实政策保障,帮助村里 脱贫攻坚。”西湖村村支书黄国维介 绍,去年村里群众出行难、用水难和无 文化活动场所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青山村到目前还没有村集体经济, 作为驻村工作人员突然觉得工作压力骤 然增大,后面的工作还需要努力……”这 是2018年3月6日,罗强写在扶贫日志 中的一句话。2018年3月,罗强和工行 同事转战厦铺镇青山村,启动新一轮驻 村扶贫工作。为填补青山村集体经济空 白,罗强向上争取资金33万元帮助青山 村建成一座50KW光伏电站。 目前,发电站已并网发电。青山 村88户贫困户,年收入增加40%。
遗憾 等不到脱贫摘帽那一天
罗强在温泉的家并不大,门口整 齐地摆着罗强生前穿过的三双旧皮 鞋,房间的桌上还放着罗强的背包和 手电筒。
“这是罗强的扶贫宝贝,背包装笔 记本、资料,手电筒是为晚上入户准备 的。”妻子吴萍说,老罗不是一个浪漫 地人,但是他很细心,很热爱工作。
“他一心扑在了工作上,自从他去 了通山扶贫后,我们见面的日子就少多 了。”吴萍说,扶贫期间,他从不违反纪 律提前回家,放假时,他的手机也全是 用来帮助贫困户联系销售农副产品。
交谈中,吴萍说起罗强一次就医 经历。吴萍说,罗强生前身体一直很 好,可是2018年2月28日上午,罗强 和同事们上山光伏电站勘址,重重地 摔了一跤,满脸是血,银行领导知情后 要他迅速回温泉治疗。他说:“一点小 伤不碍事的!”经过简单包扎后继续工 作。一直到四天后,他才回温泉中心 医院补缝了5针,打了破伤风针,又回 到扶贫岗位上。罗强每次回家,谈到 一个扶贫点,在他的帮扶下生活有好 转,他就会特别开心。 市工行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朱峰,谈 到罗强和他的家属时总是两眼湿润。他 说,这段时间,罗强的爱人吴萍强抑悲 痛,却总是告诫家属“不能跟组织添麻 烦”。得知罗强不幸去世,村里有人赶到 殡仪馆看了老罗最后一眼,有的送了慰 问金,吴萍都请组织代她如数一一退还, 吴萍说:“老罗是在扶贫第一线倒下的, 村里还很困难,这钱我不能要”。
女儿罗潇说:“我的父亲工作在扶 贫建设的第一线,他的工作于千千万 万人来说是普通而平凡的,但是对于 他帮扶对象来说却是重要又无可取代 的……他像牧羊人那样沉默但是执着 的指导着我的人生。”
编辑:chenguo
上一篇:
不辱使命办铁案 ——记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刑一庭庭长汪波
下一篇:
在网格中编织绚丽的人生 ——记咸安区人大代表、咸安区高桥镇白水村网格员刘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