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毕业季,大学生们忙着毕业设计(论文)、毕业求职。骗子们也无孔不入地将眼光盯向了这群即将走出象牙塔的学生们。该如何避免骗局,毕业生们需要做些什么?听听学校老师怎么说。
骗局一:“院长”找你聊论文 假的
大四学生小罗(化名)接到一自称是该院“李院长”的电话,让她去办公室聊一聊论文。在小罗去他办公室的路上,接到“李院长”在领导办公室的电话,称需要给上级领导送礼让小罗的论文答辩顺利通过。信以为真的小罗给这位“李院长”转账2000元。后来“李院长”继续要求小罗汇款,小罗这才意识到被骗。
提醒:
湖北科技学院教务处副处长王仁海介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考核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素质,为大学生深造做准备。论文答辩是否合格,影响到学生是否能拿到学位证。
在毕业设计(论文)成型后,首先要交给指导老师审查,审查不通过不能答辩,然后还有同行老师、答辩委员会老师等审查,写评语;最后才接受答辩委员会答辩,当场给出现场答辩成绩。整个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由之前审查成绩、答辩成绩等多种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算。
王仁海介绍,这种评价方式是很公平公正的,并不存在花钱就能买到合格成绩的现象,只要学生与指导老师沟通,按要求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就不用担心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骗局二:面试先交押金 坑人
高校毕业后就要投身到社会,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成了毕业生们的首要目标。然而也正是抓住了他们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骗子频设陷阱。
去年4月即将毕业的刘某,在网上看到一则招聘信息,急于找工作的她当即就通过QQ,询问了对方关于工作岗位的详细情况。在聊天过程中,对方也表示刘某很符合他们的招聘要求,很快就发了一份应聘表格给刘某。然而在刘某上交表格两天后,对方打来电话,可进行面试,但需要交600元的审核费用等。如果面试不通过,还可退还给她。但刘某交钱之后,就再也联系不上对方了。
提醒:
大学就业老师表示,学生临近毕业时,老师都会提醒学生求职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
《劳动法》中明确规定,禁止以缴纳押金、服装费等名义向劳动者索要钱物,但凡招聘者提出所谓的收押金的要求,应聘者都要小心。
大学生网上求职尽量选择校园内部网站或本地就业主管部门主办的招聘网站。这类网站会严格审查招聘单位的资质与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大学毕业生求职时还应当增强自我辨别能力,在获取就业信息后,应当查明信息的真伪,不要被“高薪”等条件冲昏了头脑。
骗局三:买卡返现高额回报 骗人
“警察同志,我被人从网上骗了3000多元!”3月份,大学生王同学报案称找兼职不成被骗。
原来,王同学在一家求职网站上登记了找工作信息。不久后,他就收到了一家公司发来的兼职短信。短信上称,将给王同学安排兼职工作,并留有联系方式。王同学很高兴并通过QQ与对方取得了联系,对方向王同学提供购买游戏充值卡返利赚钱的“工作”,并称完成任务,还会获得更高的提成和本金,不过王同学要先买公司发售的充值卡。
随后,对方给王同学发来一条购买游戏充值卡的“链接”。王同学用支付宝购买了3000多元的游戏充值卡,付完款后,王同学发现已经被对方拉黑,无法与对方联系,3000多元钱也打了水漂。
提醒:
网上经常有很多轻松赚钱的小广告,对于这些“足不出户,轻松一点鼠标就能赚钱”的噱头,让很多没有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受骗。不法分子瞄准大学生找轻松兼职这一动机,以介绍工作为名,或是推销充值卡等产品,引学生上钩,让学生先买产品,后提成返利,实则骗取钱财。受骗学生往往钱没赚到,自己先被掏光了腰包。老师提醒,找工作、兼职,都要警惕求职陷阱。找兼职最好通过正规渠道。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隽水小学校本教材荣获省级奖
下一篇:
咸宁市实验小学一年级办小型商品交易会 让学生“花钱”学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