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春风吹来了薪火相传的雷锋精神,3月11日,咸宁市特殊教育学校师生及家长,联合咸宁市第十八小学师生,齐聚咸安区猫山路,开展植绿护绿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伊始,两校48名学生通过趣味分组,组成12支跨校协作小队。每支队伍由2名十八小的学生、1名特殊学校的学生及1位家长构成,四双手共同托起树苗与希望。
两校师生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后,一场热火朝天的劳动便开始了。在教师团队的指导下,家长们挥锹挖出爱心树坑,孩子们则分工协作:扶苗、培土、压实、浇灌,每一个环节都凝结着默契……大家一起忙得不亦乐乎。
当十八小学的孩子主动帮特殊教育学校的同伴调整树苗角度时,融合教育的意义已悄然实现。在教师和小伙伴们的帮助下,他们成功种下见证成长与象征希望的“友谊树”。
咸宁市第十八小学校长刘胜利感慨道:“今天种下的不只是树苗,更是包容、互助的种子。当普通孩子学会放慢脚步倾听,特殊孩子勇敢伸出协作的手,这才是真正的融合成长。”
“每个特殊孩子都是一棵有希望的树,只要我们不抛弃、不放弃,终有一天他们会成长为参天大树。”两校负责人和特殊学校的指导教师也相继种下了象征着教育初心的“育才树”,寓意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在一次次的团结协作中,融合教育的种子也在悄悄发芽,这种教育模式不仅促进了特殊学生的发展,也提升了普通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对多元化世界的理解。
这不,老师和同学们热情高涨,一个个有板有眼地当起了“园艺工程师”。大家分工合作,不一会儿,一棵棵小树苗待吐新绿,充满生机。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开心不已,纷纷在自己种植的树苗旁合影留念。
种下一片绿色后,同学们在定制的挂牌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小心翼翼地挂在树枝上。随着20枚定制树牌被轻轻系上枝头,稚嫩的字迹在春风中摇曳,成为猫山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株株树苗昂首挺立,一张张心愿牌随风轻舞。一名少先队员轻抚树苗感慨:“我要像小树一样向阳生长,也要像雷锋叔叔那样播撒善意。”劳动间隙,师生围坐绿荫下畅谈感悟,稚嫩童声与谆谆教诲交织:“为人民服务,就从守护足下这片土地开始。”
短暂的休息后,咸宁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吴莹组织了趣味游戏《螃蟹过河》,两校学生两两结对,用腹部夹着彩色敏捷圈横跨“河流”,一路配合到达终点。简单的游戏,拉近了两校学生彼此的距离,在他们灿烂的笑脸上,体现的是包容、信任、互助的美好品质。
“让孩子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天的气息。他们拿起劳动工具,开展了实践活动,也能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快乐。”谈及今天的活动,学生家长宋女士点赞说。
活动尾声,全体师生齐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清澈的童声在淦河两岸回荡。
咸宁市特殊学校负责人介绍说:“植树不仅是一次劳动实践,更是一次生命教育。通过亲手种下树苗,学生们能够感受到生命的成长与自然的魅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据悉,本次种植的树苗将由两校学生成立“护绿小分队”定期养护。未来,市第十八小学将持续打造“生态课堂”“绿苗认养”等特色项目,让雷锋精神如春风化雨。咸宁市特殊教育学校将继续推动普特融合教育,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友爱的成长环境,提供更多接触自然、参与实践的机会。
图/文 本报记者 陈希子 通讯员 吴莹 刘乔
编辑:何珊
自然风水学倡导勤奋是幸福人生的基础。科学技术再发达,人也不能懒惰,应该把劳动当作生活的必需品。只有热爱劳动并勤于劳动...
市劳模表彰大会暨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孟祥伟出席并讲话 王远鹤主持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姜明助、见博报道:27日...
“暑假过半,孩子除了完成作业,就剩下玩了,家庭劳动教育已经被我们安排上了日程,如何在假期里有效开展家庭劳动教育?从自...
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崇尚劳动、热爱劳...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光明日报记者 龚亮李慧杜羽方莉詹媛晋浩天刘坤任欢李睿宸崔兴毅章文百...
咸宁网讯(通讯员万志鹏)为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技能, 10月10日上午,永安中学组织七年级30名学生代表到学校食堂开展了一次...
“这种无土栽培,通过大棚调控温度、湿度,达到各品种生长的条件,科技手段的应用提高了产量、优化了产品质量……”2月26日,...
咸宁网讯记者甘青、通讯员余茹报道:嘉鱼县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劳动教育实验区,劳动教育做得怎样?
让孩子们在亲历劳动实践的过程中,传承劳动的优秀品质,树立劳动意识,提升劳动综合技能,向阳而生,全面发展。
科学合理设计、因地制宜开展劳动实践课,对提高劳动教育成效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