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惠春
核心提要: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全国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在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 能弱化,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舞台。党的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 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 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 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 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这对金 融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带了新的更高的要 求。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的主流银行,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主动扛 起服务民营企业的使命担当,以实际行动 响应中央决策部署,有力推动民营企业走向更加广阔舞台。
牢固树立民营企业服务理念。在经济新 常态下,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明晰“立足社区、 面向“三农、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 市场定位,积极履行地方主流金融机构的责任 担当,坚持守土有责,下沉服务重心,把主要精 力和服务市场放在民营企业发展战略上。一 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多采取“雪中送炭”的 信贷政策。在信贷支持上,确保实现“三个不 低于”:民营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 均增速,贷款企业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 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二是对有 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应不抽贷、不压贷,与企 业抱团取暖,营造良好银企关系。三是要调整 民营企业客户准入、评级、授信等信贷标准,适 当提高风险容忍度,提高民营企业贷款可得 率。做到“三个不得”:不得随意提高放贷条 件,不得设置“玻璃门”和“弹簧门”,不得推行 歧视性服务。四要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扩大抵 押品范围,扩大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规模,解决 民营企业有效抵押物不足问题,完善民营企业 担保体系,规范担保程序,缓解贷款担保难问 题。五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利率定价机 制,在有效覆盖风险的前提下,适当减费让利, 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六是要建立民营企业风 险拨备与补偿机制。银行应建立适应民营企 业经营特点的信贷风险拨备制度,允许银行在 面向民营企业放贷时,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 提供一定的风险拨备;地方政府也应该联合银 行、担保机构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安排专 项的财政补偿经费,确保民营企业融资成功。
加快开发民营企业信贷产品。时下,农村 金融机构为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推出了许多 金融信贷产品,然而实际工作中,由于民营企 业受新上项目投资过大的影响,仍无法满足民 营企业资金需求,从而导致民营企业陷入“资 金灾荒”绝地。因此,农村金融机构要加大民营企业项目信贷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一是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经营规模民营企业的差异 化资金需求,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根据民营企 业经营的不同特点,要创新民营企业融资担保 方式,不断拓宽抵质押物范围,降低项目贷款 准入门槛,着力破解担保难、贷款难问题,提高 客户贷款的获得率。二是针对涉农民营企业 项目,积极稳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扩 大试点范围;对种植粮食类、种植经济作物类、 养殖畜禽类等项目,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收益保 证、大额订单质押、涉农直补资金担保、畜禽产 品抵押等多元化担保方式,满足不同经营主体 的资金需求。三是要完善民营企业贷款信贷 人员尽职免责制度,避免产生惧贷惜贷问题。 建立科学、细化、操作性强的尽职免责制度。 对于非因银行工作人员道德风险或重大过失 而形成不良的民营企业贷款,应免于追究相关 人员的责任。要着力解决续贷难问题。对贷 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又临时存在资金困难 的民营企业,不能简单粗暴地“一抽了之”,对 仍符合贷款条件的应尽量续贷,放水养鱼。四 是要大力推广无还本续贷,采取循环贷、年审 制贷款、无缝隙对接贷款、分期偿还本金等方 式减轻民营企业负担。
全面满足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农村金融 应牢固树立为民营企业服务是银行天职的理 念,应切实把服务民营企业作为重要抓手,下 沉服务重心,提升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满足民营企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一是要 以实现普惠金融全覆盖为目标,提升普惠金融 水平,让民营企业消费者享受到符合自身需求 特点的金融服务。要不断改善金融服务,从金 融服务环境、服务方式、服务渠道、服务手段等 方面,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二是提升网点 科技服务功能,优化支付结算服务,为民营企 业提供快捷高效的结算通道;要优化布局、配 齐设备,强化金融科技运用;要大力推进手机 银行服务渠道,建成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 话银行、微信银行等为一体的电子服务网络服 务体系,大力推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 行,努力让民营企业客户享受现代金融服务。 三是要经常举办一些金融新产品培训班,同时 组织客户经理经常深入企业进行面对面的辅 导,特别是教会企业财务人员如何防范网上、 手机操作的金融风险等等。四是要开设民营 企业结算渠道“绿色通道”,对民营企业贷款按 照其生产以及产品回笼周期适当延长贷款期 限,也就是发放中长期贷款,让企业像归还住 房按揭贷款一样,按期归还贷款利息,避免花 大钱“过桥”现象的发生,从而为民营企业提供 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作者单位:嘉鱼农商行)
编辑:chenguo
上一篇:
进一步释放消费力
下一篇:
民营经济在咸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