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理论探讨 >> 正文

万里茶道源头羊楼洞古镇茶旅游开发及利用建议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19-03-27 14:05

○ 湖北科技学院课题组

核心提要:羊楼洞古镇作为万  里茶道源头,生态环境优越、砖茶文  化底蕴深厚、民俗文化璀璨、非遗手  工技艺丰富,旅游资源独特丰富,开  发价值巨大。本文通过对羊楼洞旅  游资源概况实地调研,借鉴其它成  熟优秀景区保护、开发、管理的经验,  结合羊楼洞旅游开发自身特点,从旅  游规划、景区建设、产品开发、人才培  养、景区管理维护等方面,提出了系  列建议。

一、羊楼洞茶文化的历史及其开发现状

羊楼洞古镇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  400 多年历史,明代中叶当地就开始加工  “帽盒茶”转运蒙古,明代以后,两湖茶逐  渐取代川陕茶,远销蒙古和新疆,为便于  长途运输,明代即有制作茶饼者,到19世  纪中期制茶技术有所改进,由制茶饼改为  制砖茶,以手操作压成青砖,青砖茶便诞  生了。

古镇的历史发展始终围绕着“茶叶”展  开,明清时期便因砖茶闻名,成为国际名  镇,俗称“小汉口”;道光四年(1825),大批  广东茶商前后涌入羊楼洞采制红茶,红茶  的发展带动整个砖茶业的发展,羊楼洞产  业趋向手工业转移;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  五口通商,充当洋行买办的粤商纷纷涌入  羊楼洞收购红茶,促进了当地红茶生产,光  绪年间,羊楼洞各种茶场多达 200 家,羊  楼洞成了湖北砖茶的集中产地,一直延续  至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羊楼洞是湘鄂赣交  界府县最著名的茶叶加工集散中心;1937  年爆发日本侵华战争,茶叶市场急剧萎缩,  羊楼洞茶区茶厂、茶坊被大量破坏,古镇经  济遭遇重创;直至1953年,当地政府将羊  楼洞茶庄整体搬迁到赵李桥镇,改制合并  为“湖北省咸宁地区赵李桥茶厂”,羊楼洞  茶业进入低谷。但在古镇盛衰沉浮的发展  中,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至今在  集镇中心仍然比较完好地保存着明清时期  的青石板商业街,在集镇四周昔日茶庄的  遗址比比皆是。

鉴于羊楼洞在世界茶叶加工和贸易上  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以及丰厚文化遗  存,2010年,国家住建部、文物局授予羊楼  洞“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2013 年,国  家质检总局批准“羊楼洞砖茶(洞茶)”为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3 年,中国  茶叶流通协会授予“赤壁市·中国青砖茶  之乡”称号;2014 年,农业部将“羊楼洞砖  茶文化系统”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  产”;同年文化部将传承着羊楼洞砖茶制  作工艺和文化的“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15 年第六届国际茶业大会在赤壁市召  开,羊楼洞被授予“世界茶业第一古镇”荣  誉称号;2016 年羊楼洞作为“万里茶道”  重要节点加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同年  卓尔文旅集团和赤壁市政府签订“卓尔·  羊楼洞古镇旅游投资开发”项目,拟投资  约 20 亿元,将羊楼洞古镇、万亩茶园、知  青茶厂、松峰山、松峰港河、王家山水库等  规划区域打造成为国内外最具代表性的  禅茶古镇系列景区,重塑羊楼洞万里茶道  昔日辉煌,并通过旅游产业带动美丽村居  建设,引导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繁荣地  方经济社会发展。  

2015 年3月28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  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  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  景与行动》,羊楼洞古镇作为万里茶道源头  之一,必将在“一带一路”中扮演重要角  色。

二、羊楼洞古镇茶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配套没施不完善、民众保护  意识薄弱。如景区厕所、停车场、饭店、住  宿等基本设施数量较少。住宿餐饮只有  “洞天福地”一家酒店配套完善,但距星级  酒店还是有不足之处,比如环境较潮湿,还  有停水现象。羊楼洞主街上零星有一些饭  店,但菜品较为单一,饮食卫生也不理想。  公共厕所更是紧缺,仅古街入口处有一明  显标识。主街路边便是集市,行人车辆错  杂,车辆大多直接停在路边。更有不少传  统建筑年久失修,没有及时保护,或是当地  村民私自改建为新式楼房,破坏古镇整体  风貌。自来水入户后,松峰港水质恶化,也  时有垃圾漂浮。  

(二)缺乏引导和宣传。与国内知名文  化旅游产品相比,羊楼洞古镇路线规划还  不够清晰完善。仅在107国道近羊楼洞村  入口几公里处有个立牌,而在入口处却没  有醒目指示牌,道路转弯处较多,也缺少指  示。旅游线路规划较乱,没有清晰脉络和  导游指引,游客往往就走马观花,拍照留念  离开。缺乏专业的导游进行讲解和引导,  使游客无法深入体会洞茶文化的博大精  深。  

(三)旅游产品单一、内涵浅显。羊楼  洞目前还主要以观光旅游为主,以明清古  街、民居建筑、茶园风光、红色革命遗址为  核心元素,历史文化特征、人居文化特征和  传统特色价值等个性特色体现不出来,旅  游经济效益较低,而文化体验产品、审美修  学旅游产品、融入洞茶文化的文创产品等  高价值、高吸引力、高回头率的产品还较  少,有待进一步开发。

三、羊楼洞古镇茶旅游开发及利用对策  

(一)明确核心驱动,打造茶旅小镇。洞茶文化是羊楼洞小镇最具特色的核心旅  游资源,应以洞茶文化为中心,依托保存较  为完好的传统建筑,展示洞镇砖茶文化发  源、发展和传播,恢复砖茶非遗制作技艺并  开发体验式旅游项目,让游客体验和传播  洞茶文化。同时辅以生态资源、传统建筑、  民俗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旅游要素,打造  特色茶旅小镇。  

(二)政府统筹规划,明确开发主体。  羊楼洞文化旅游资源分布零散,整合度低,  需要政府统筹规划,提升品牌影响力。旅  游开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确定开发  主体,也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  目前,卓尔文旅集团已经与赤壁市政  府签订“卓尔·羊楼洞古镇旅游投资开发”  项目,政府应借此机会统筹规划,确定以  卓尔文旅集团为开发主体,采取经营权转  让、特许经营、合资合作、租赁等方式,积极  吸引各方投资者参与到景区开发建设中。  

(三)推进基建进程,建设智慧景区。  引入“互联网+”的理念和相关技术手段,  使景区在实现精确管理、营销、个性化服务  和应急保障等方面实现智慧化。主要有以  下措施:一是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  设景区门户官网和微信公众号,推送景点  景色、在线咨询、订票、节日活动等信息。  建立 VR 虚拟景区,让游客可以通过网络  预览景点。设置自助服务机,提供门票购  买、景点一键获取至手机等定制服务。二  是设置景区检测管理系统。通过摄像设  备,对景区进行24小时全方位监控,提高  文物保护监控力度和游客安全性。设立景  区人脸识别、旅游产品数据统计平台和游  客反馈机制,对游客消费偏好分析,以便改  善产品质量。三是设立运营调度中心。实  时监测,灵活指挥调度,应对突发情况。  

(四)深挖文化内涵,开发旅游精品。  深度挖掘洞茶文化为核心的旅游资源,着  力打造四类旅游精品。一是生态旅游类:  沿“老知青—大屋游—洞天福地”线路,新  增茶园,恢复松峰山等山坡茶园,使羊楼洞  茶园连成片,营造茶乡氛围;打造“羊楼三  泉”产品,开发相关饮用水产品;打造采摘  园、荷花池、粮食地、农耕体验等旅游项目;  打造马家峒休闲观光景点。二是古建筑  类:聘请相关专家还原古建筑风貌和历史  文化,重点保护和开发明清古街、茶行屋、  将军庙、宗族住宅等。如邓家老屋、雷家大  屋为代表的保存较好的进行养护和轻微修  复;对明清古街残砖断瓦要根据专家方案  进行恢复。三是文化传承类:在“洞天福  地”内建立“宗族文化展览馆”,收集羊楼洞  宗族文史资料,展示羊楼洞宗族发展及茶  叶贸易变迁;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当地村民  经营,以手工茶现场制作、竹艺编织、茶诗  词歌谣、地方特产等为主要卖点进行古街统一规划,打造“明清古街-非遗文化传承  街”;建立“洞茶传习所”,为游客提供茶叶  从采摘-制作-品饮一条龙亲身体验,并提  供茶文化知识讲解和咨询,引导游客亲身  体验,以体验旅游的模式体验羊楼洞茶叶  生产,传播羊楼洞茶文化;在中国人民解放  军第六十七预备医院处,增加红色革命文  化介绍区。四是文创产品类:以羊楼洞传  统砖茶制作工艺制作砖茶产品,并恢复帽  盒茶包装,以竹篓、笋叶、粽叶等进行包装;  对松峰茶、花茶、糖茶、竹制品等进行深加  工;创意制作羊楼洞景点挂件、羊楼洞民俗  故事漫画、羊楼洞明信片、羊楼洞景点盖章  本等推向市场。  

(五)培养专业人才,调动村民热情。  通过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育机制,着重引进  高水平的行业规划人才、企业营销人才、活  动策划人才、旅游服务人才等,并健全人才  保障制度。  与地方高校合作办学,建立人才储备  基地,培育专业导游。并通过导游大赛、高  校专业技能大赛等活动,不断提高导游的  服务水平和档次。积极征集当地居民对旅  游项目和设施开发建设方面的建议,引导  当地居民参与规划和建设,调动村民热  情。如;在明清古街商业规划中,保持传统  的“前店后宅”。商铺分成上,给当地居民  “股权+分红”的利益分配形式,让他们继  续砖茶、竹木、食品等手工制作、售卖,活态  传承非物质文化手工技艺,提高当地居民  归属感。  

(六)整合区域资源,优化旅游路线 。  羊楼洞的旅游开发应与周边景区进行优势  整合,打造生态人文旅游整体印象。区域  路线如下:一是与“三国赤壁古战场”、“陆  水湖”、“龙佑温泉度假区”等景点对接,丰  富旅游内容;二是与新店码头的古茶道线  路对接(新店码头是羊楼洞货物吞吐重要  码头,至今还保留着古街道和码头);三是  与龙窑山、马家峒、佤瑶山等地古瑶文化遗  址、古茶道、古茶园、自然风光等对接,开发  “重走古茶道”旅游路线;四是与江西修水  红茶产区、湖南羊楼司等和羊楼洞茶叶生  产加工紧密相关茶区对接,合作打造区域  茶旅游路线。  

(七)优化宣传策划,吸引旅游流量。  加大网络与新媒体方式宣传力度,构建网  站、微信、广播电视网络相互协同,线上宣  传与线下主题活动共同发力的立体化网络  宣传矩阵,吸引游客。  

课题组组长:赖建东  课题组成员:定光平、杨建宝


编辑:chenguo

上一篇: 重视脱贫中的“精神贫困”
下一篇: 做好青年人的“人师”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