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理论探讨 >> 正文

关于咸宁市全域旅游发展对策的建议

来源:xianning.gov.cn 时间:2019-07-10 10:56

湖北科技学院课题组

核心提要:全域旅游是一场旅游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根本性变革,需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本课题从咸宁市旅游发展现状出发,对咸宁市全域旅游发展的必要性、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从统筹全域旅游空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提升旅游品质、加强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咸宁市发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

1.发展的基础好。近几年,咸宁市旅游发展迅速,潜力巨大。2009年到2017年咸宁接待的旅游人数数量较大,且逐年递增。2017 年,湖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委托华中师范大学开展了湖北省旅游发展评价,并已发布了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指出,在旅游发展水平指数、旅游产业竞争力、旅游发展环境指数和旅客满意度得分排名中,咸宁市均位列湖北省前十强。

坚持按照国家全域旅游建设目标,积极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围绕全域旅游规划引领、项目招商、改革创新和品牌打造,推进“旅游+”和“+旅游”融合发展,大美咸宁必将快速驶入全域、全时、多元旅游发展的新时代。

2.发展的机遇好。“全域旅游”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全域旅游成为我国旅游发展战略创新的重要基石。2018 年3 月9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咸宁市建设旅游强市和“全域旅游”提供了发展方向。咸宁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咸宁旅游发展路径、重点及全域旅游产业与服务体系进行了合理设计,为全域旅游协调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外部牵引力。

3.发展的前景好。旅游需求升级,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旅游消费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旅游方式更加多样化,更加注重休闲、观光、度假的综合体验,消费逐渐升级为“城市即旅游,旅游即生活”的本质,旅游业正在向由点带面转变,市场空间不断拓展扩大。

二、咸宁市发展全域旅游面临的挑战

1.全域旅游成为主流,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目前,湖北省已有恩施州、神农架林区、赤壁市等12 个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咸宁市旅游业的发展将面临激烈竞争,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机遇,才能在周边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旅游产品、客源市场面临周边地区激烈的挑战。咸宁旅游产品开发仍以传统观光为主,深度体验不够,特别是温泉产品以初级的温泉酒店+露天泡池群为主,未形成强吸引力的精品温泉旅游度假目的地,产品竞争力不强。咸宁旅游产品、客源市场面临周边区域激烈的挑战。

3.咸宁自身旅游市场发展不充分。知名度不高,品牌效应不足。“香城”缺少体现城市魅力的支撑产品,代表“泉都”的温泉品牌在国内影响力不够。产业链条短,带动效应不明显。旅游资源协调发展较弱,历史文化挖掘不够,现有的文化资源未能形成统一产业链。旅游资源有待深度整合。资源开发主攻自然资源,缺乏精品;而人文资源开发不足,各类资源没有有效整合。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功能缺失。智慧导览标识、数据信息库、节点夜间导览、休憩驿站、旅游厕所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健全。专业人才短缺,社会氛围不浓。缺乏高规格的旅游管理、策划和服务队伍,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同时也尚未形成人人都关心、支持、参与旅游发展的社会氛围,需进一步提高大家的旅游投资、消费热情。

三、咸宁市发展全域旅游的对策

(一)统筹全域旅游空间

1.建设精品旅游区。实施提升吸引、配置要素和完善服务等优化措施,促进旅游区竞争力从弱到强发展。旅游区建设的重中之重仍是旅游吸引物的打造,不再局限于山水和历史,全市各地都有众多潜力吸引物有待发掘、利用和包装。

2.打造旅游走廊。旅游区的连接脉络是“旅游走廊”,它将区域内的资源进行线性整合,搭建起旅游网络。咸宁市旅游走廊的发展要以衔接旅游区的交通线路为基础,配备旅游服务和观光休闲设施,加强品牌包装。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旅游化改造,就是打造公路型旅游廊的一项重要任务。

3.提升旅游气场。加强旅游环境的优化、旅游文化的挖掘、旅游产业的发展,整体提升旅游市场的知名度、吸引度,形成咸宁旅游强大的引力场。

(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1.推进旅游扶贫和旅游富民。目前咸宁市共有79 个村被纳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今后要充分释放旅游业在乡村扶贫中的价值,实现旅游富民兴村。

2.创建一批旅游名村。优选一批旅游资源禀赋高、交通便捷、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善的自然村,突出乡村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功能,加快旅游名村创建,争取省级旅游名村。

3.建设一批农业旅游示范基地。积极推进农旅融合,建设一批乡村营地、乡村公园、文化创意庄园、农家乐、研学旅游基地等。使农业基地成为景观、园区成为景区、生产成为表演。

(三)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

1.构建全域旅游交通体系。加快推进连接全市旅游度假区、旅游景区、旅游名镇、旅游名村的旅游公路和环线建设,多元培育旅游交通市场主体,推动旅游线路的全域串联,全面提升旅游通达能力。

2.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在全市主要旅游城镇、游客聚集公共区域、主要乡村旅游点、旅游景区景点、旅游度假区、旅游交通沿线,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全面实现旅游厕所“数量充足、质量达标、全域覆盖、管理有效、免费开放”。

3.加快停车场、旅游标识、无障碍设施建设。围绕旅游目的地、集散地、旅游线路等,加快停车场、旅游标识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设完善车站、景区景点、宾馆饭店等游客主要集散区域无障碍设施。

4.完善旅游集散与咨询服务体系。在市区建设一级游客服务中心,在重点旅游城镇建设二级游客中心,推动景区游客中心改造提升,推进重点旅游村配套建设游客服务点。形成以一级游客服务中心为核心,延伸至各主要旅游目的地的游客集散与咨询服务体系。

(四)提升旅游市场品质

1.创新产品。加快培育工农业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养老养生旅游、房车自驾车旅游等新兴产品。创新研发一批独具特色的“咸宁礼品”,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企业,提升旅游商品文化、经济附加值。

2.打造精品。加快旅游业提档升级,集中推出和提升改造一批精品旅游景区、精品旅游线路,加快推进九宫山5A 景区创建力度,深入推进咸宁小精灵“经典6+1”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发展精品节庆、演艺旅游产品,策划推出一批参与性强、市场认可度高的夜间旅游演艺、文化娱乐活动。

3.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实力雄厚、善于经营、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和投资机构,以旅游全域规划引领产业布局、产品定位、要素配置。

4.加快智慧旅游建设。加快推进智慧景区、智慧厕所、智慧停车场、高速公路无感支付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智慧化建设,加快推动旅游资源、产品、企业等旅游全要素上线,为游客提供高效便捷的智慧化服务。构建旅游投诉快速处置机制,创新旅游网络营销模式。

5.构建旅游服务评价体系,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坚持“游客为本”导向。建立由政府评价、专业评价、游客评价构成的旅游服务评价体系。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积极推动国家、省级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创建,推动旅游景区A 级创建、旅游接待设施评级、旅游企业品牌创建。

(五)统筹组织、强化政策支持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绩效考核。市旅游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市全域旅游发展工作,将全域旅游发展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责任制,加强组织协调、调查研究、跟踪指导。

2.加强规划引领,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将全域旅游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规划相衔接,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创建方案。积极争取国家财政资金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支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全域旅游规划编制、示范创建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3.实施旅游品牌营销。打造跨区域、跨平台、跨终端、智慧化、精准化营销体系,形成政府、行业、媒体、公众等共同参与的全域营销机制,形成宣传推广合力,提升“香城泉都、浪漫咸宁”品牌影响力。

4.加强旅游人才保障及旅游专业支持。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市重点人才支持计划,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加大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推动院校、旅游规划单位及各类专业规划研究机构服务全域旅游建设。

(课题组组长:李品娜 课题组成员:何于华许慧卿郑敏)



编辑:chenguo

上一篇: 实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推进乡村振兴的经验与启示
下一篇: 打造咸宁特色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乡村振兴背景下咸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