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攀博
核心提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明确要求广州要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本着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需要进一步扩大公众有序参与,更好发挥激发老城市新活力的内生动力作用。
共建共治共享,活力发源于参与健全全方位的参与理念,问计于民。公众参与城市治理应是全方位的,不能仅把公众参与城市治理限定为城市决策信息的提供者或是城市公共服务的消费者,而要加大对公众作为城市治理决策的参与者、依法行政的监督者、治理绩效的评价者、城市治理的合作者和公共物品的共同生产者等角色的重视程度。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应把公众视为城市治理必不可少的、全方位的参与者,更大程度集中民智运用民力,真正做到问计于民。
搭建全方位的参与平台,问需于民。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建立和完善沟通机制和平台,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制度框架必不可少。从重大公共政策的制定,到社区治理规章,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都需要搭建公众参与的操作平台,保证公民能够真正参与到城市治理中来。切实了解城市公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真正做到问需于民。
畅通全方位的参与渠道,问情于民。民情、实情、事情、舆情、感情、心情这些元素都是城市市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样化的沟通渠道可以适应多元化的群体,满足多样化的视角,更好体察民情。促进有效沟通需要进一步拓展全方位、立体式、便捷化的沟通渠道。加强城市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以及管理部门与公众的双向多维沟通,不断增强公众参与过程中的政府回应性,提高公众参与热情和参与效能。
引导有序参与,形成有效活力城市活力亟待健全科学规范的综合评估体系。活力的有效性体现在“活”与“力”两方面。从“活”上体现,流动性、成长性、创造性、开放性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向度;从“力”上体现,生命力、影响力、创造力、承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城市活力还体现在“活”与“力”在城市载体上的深度融合和城市发展的交互作用。
公众有序参与才能形成有效的活力。活力离不开公众积极参与,公众参与冷漠则会造成固化。城市的发展既要依据历史的底蕴、现有的基础,还要遵循当前的定位、发力的方向,活力不仅体现在有序、有效、有益等方面,还包含了无限、无序、无效等内容。需要警惕群体极化现象和破坏性创新所带来的无序活力和无效活力。
激发城市活力需要政府统筹引导。统筹实现经济活力、文化活力、社会活力的均衡发展,还要体现区域活力、产业活力、创造活力的协同发展。通过引导公众有序参与形成有效的活力,更好实现广州“千年商都”在新时代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助力广州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
编辑:chenguo
上一篇:
走向乡村善治的政策支撑
下一篇:
关于九宫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咨询建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