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政协副主席 尤晋
根据市委关于“六大”活动的要求,从4月底至6月底,我带领调研组走访桂花基地和基层干部群众,考察桂花科研机构和加工企业,请教市内市外专家教授,通过深入调研,对推进我市桂花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初步分析思考。
一、咸宁桂花的优与忧
咸宁是全国桂花五大传统产区之一,全市6个县市区、45个乡镇都分布有桂花,尤其是咸安区、桂花镇的桂花资源非常丰富。主要特点:一是名气响。咸宁在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桂花之乡”,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桂群,1994年统计的全国百年以上古桂有90%以上在咸宁。二是花质优。咸宁桂花花朵色黄、瓣大、肉厚、香浓,在1985年全国桂花质量鉴定会上,被专家评为全国质量第一。时至今日,仍有广东、广西、上海、浙江等外地客商慕名到咸宁购买鲜桂花。黄鹤楼酒业(咸宁)有限公司、八月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每年在咸宁本地收购大量优质鲜桂花。三是文化底蕴深。咸宁有2000多年的植桂历史,产生了独特的桂花文化,发展衍生出嫦娥文化、祭月文化,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嫦娥文化之乡”“中国中秋节俗传承基地”。在调研期间,年近八旬的咸安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刘世凤两次参加调研座谈会,他退休后带动20多位民间人士一起挖掘、研究桂花文化、嫦娥文化,热切希望市委、市政府把中国桂花之乡和中国嫦娥文化之乡的招牌擦得更亮。四是科技力量较强。湖北科技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市林科院有一批专家团队从事桂花研究,在优良品种研究、分子水平研究、栽培技术研究、精深加工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五是加工初具规模。全市有一定规模的桂花加工生产企业近20家,可加工生产桂花食品、酒类、饮料、日化产品等四个系列产品,包括桂花清酒、桂花蜜酒、桂花米酒、桂花茶、桂花牛奶、桂花露、糖桂花、桂花酱、桂花糕、桂花饼、桂花浸膏、桂花精油、桂花护肤品和化妆品等。
由于多方面原因,咸宁桂花产业目前处于徘徊不前的窘迫境地。从桂花市场运用态势来看,近30年来,桂花市场运用以树为中心,园林绿化渐成主流,取代了过去以花为中心,花的加工应用成为衍生品;而咸宁的优势在花,在园林绿化方面比较优势不强。展望未来,随着康养产业的发展和桂花加工技术瓶颈的突破,可能会出现双中心的格局。从全国各桂花主产区发展态势来看,一方面,浙江、四川、广西、湖南、福建等地的一批城市在政府大力推动下,各市场主体顺应市场潮流,积极转型发展,大力培育适宜园林绿化的桂花新优品种,并实行精品化标准化栽培管理,逐渐发展成为市场的主力军,在桂花产业发展上超越咸宁,涌现出一批新的“中国桂花之乡”;另一方面,由于各地争相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盲目、无序、同质的状态,桂花树出现严重供大于求的状况,各地皆受冲击,对咸宁冲击更大。从咸宁桂花发展历史来看,由于缺乏长远的发展战略和顶层设计,阶段式推进又没有一以贯之坚持下去,创新发展理念不够强,一些突出问题如产品结构单一,标准化程度低,新优品种引进培育不够,转型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组织松散,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引领,市场主体弱散小杂;花的品质虽好,但香精提取、香气留存等关键技术研发一直未取得突破,市场开发乏力、咸宁桂花优势发挥不出来等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制约桂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构想与目标设计
调研组结合咸宁实际,聚焦生态、生产、生活,综合考虑桂花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品牌价值,从产业、城市、文化三个主要方面提出建设“世界桂花城”的构想和目标。
关于“世界桂花城”的总体构想:以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为主线,走三产融合的路子,构建桂花现代全产业链式发展新体系;以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为载体,走产城融合的路子,打造咸宁“国际香城”城市新品牌;以建设转型发展示范区为抓手,走文旅康养融合的路子,打造人民共享幸福生活新空间。通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建成全国名优桂花主产区、全国桂花名优品种研发培育中心、全国桂花产品深加工和科技创新中心、全国桂花产品展示交易中心、中华桂花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到2030年基本实现把咸宁建成“世界桂花城”的奋斗目标。
关于“世界桂花城”的目标设计:以全球视野、国际眼光和人民情怀,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分两步走基本实现建成“世界桂花城”的目标。第一步:从2020年到“十四五”末,全市高产高效现代化桂花基地达到16万亩,其他香花面积达到4万亩,桂花产业体系初步完善,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0亿元,一批桂花产业重点项目基本建成,桂花文化氛围浓厚,“世界桂花城”框架基本建成。第二步:到“十五五”末,全市高产高效现代化桂花基地达到32万亩,其他香花面积达到8万亩,桂花产业集群优势全球领先,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00亿元,桂花产业重点项目全面建成并发挥效益,把咸宁打造成全国桂花产业集聚地、桂花科研引领地、桂花文化传承地、桂花旅游首选地、桂花康养目的地,建成全球知名的“世界桂花城”。
三、路径探讨
实现“世界桂花城”的构想和目标,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其路径。
1.建设全国名优桂花主产区:一是在推进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中融入“世界桂花城”建设,在咸宁全域形成“1+5”(市中心城区+5个县市城区)的桂花特色城市格局。二是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中融入“世界桂花城”建设,在全市打造8个桂花特色小镇,其中咸安区建设3个,其他县市各建设1个。三是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融入“世界桂花城”建设,在全市打造50个以桂花为特色的美丽乡村,其中咸安区建设20个,其他县市各建设6个。四是在推进精准灭荒和森林质量提升工程中融入“世界桂花城”建设,做到桂花宜栽则栽,力争发展高标准桂花基地20万亩。五是在推进通道绿化中融入“世界桂花城”建设,可在初步规划的970多公里风景道建设中先行先试,栽植桂花等香花和香草。六是在推进文旅康养项目建设中融入“世界桂花城”建设,可在古桂文化旅游景区、梓山湖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大洲湖生态建设示范区、向阳湖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中先行先试。七是在推进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中融入“世界桂花城”建设,在湖泊、河道、湿地、山体生态修复中因地制宜种植香花和香草。
2.建设全国桂花名优品种研发培育中心:依托湖北科技学院湖北省香花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桂花苗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林科院桂花研究所,成立中国桂花研究院,借助南京林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专家教授智力,在桂花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开展研究、取得突破,打造全国桂花名优品种研发培育中心。
3.建设全国桂花产品深加工和科技创新中心:结合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桂花企业、做大做强本地桂花企业,在咸宁高新区(或农高区)规划建设桂花产品深加工园区,建设集桂花种质资源保存、桂花科研科普和桂花观赏等为一体的中国桂花观赏园,在桂花香精香料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打造全国桂花产品深加工和科技创新中心,引领国际桂花产业发展方向。
4.建设全国桂花产品展示交易中心:举办世界桂花节会,加强产品宣传展示,结合推进咸宁现代物流业发展和电商平台建设,搭建全国桂花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可分三步建设展示交易中心:第一步,着力市场培育。鼓励支持企业开发新品种、开拓新市场,利用展销、电商、直播等手段,不断拓展销路,做强做大产业规模。第二步,打造桂花产品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众多桂花制品企业入驻的大型集散中心,集桂花产品供应、采购、物流运输、行政服务、金融服务等为一体,形成商品聚合营销模式。第三步,建设桂花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国内知名跨境电商企业与咸宁合作,打造桂花细分市场跨境电商产业园,以全球化视野、全球化渠道、全球化运营、全球化链条整合全球桂花资源,通过信息数据重构咸宁桂花产业整个商业价值链,探索商业新模式,打造跨境数字贸易。
5.建设中华桂花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依托我市文旅、史志、档案等部门和鄂南文化研究中心、嫦娥文化研究会等组织,组建专门团队深入挖掘、整理“吴刚伐桂”“嫦娥飞天”和“桂花仙子下凡”等神话传说、冯京连中三元蟾宫折桂等历史故事、咸宁大屋雷中秋祭月等民间风俗,承办全国桂花文化学术研讨会,开展具有桂花文化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开发桂花文化系列文创产品,充分利用桂花文化创作一批有影响的文化影视作品,制作发行咸宁桂花文化宣传片,打造中华桂花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
四、政策措施建议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高规格的咸宁市发展桂花产业建设“世界桂花城”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组建强有力的工作专班,从市林业局等有关单位抽调精兵强将集中办公,统筹协调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同时,在全国范围内邀请知名专家教授组建桂花产业发展专家顾问团队,对咸宁桂花产业发展进行常年技术指导。
2.强化规划引领。立足国际视野、世界一流的高度,有机衔接咸宁全域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等规划,按照基地产业化、产业链条化、加工精深化、文化有形化、康养特色化、城市标识化的思路,高标准、高水平编制发展桂花产业建设“世界桂花城”规划(2020-2030年),并将发展桂花产业建设“世界桂花城”纳入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在此基础上认真制定3年行动计划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保持定力、一以贯之、接续奋斗,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3.强化政策扶持。建议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加快发展桂花产业建设“世界桂花城”的有关文件,在目标定位、空间布局、财税政策、土地政策、金融支持、人才引进、科技研发、古桂保护、文化宣传、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安排,以特别的支持政策大力推进桂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早日建成“世界桂花城”,把咸宁打造成桂花满城、花香四溢、社会安宁、人民幸福的宜居宜业宜游自然生态公园城市。
4.强化示范带动。把咸安区作为桂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世界桂花城”核心区,先行先为;把桂花镇作为示范乡镇,加快桂花苗木花卉业发展、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建成全国知名的桂花特色小镇;把柏墩村作为以桂花为特色亮点的美丽村湾示范点。其他县市也要建好示范点。通过示范带动、以点带面,全面实施发展桂花产业建设“世界桂花城”规划。
5.强化品牌建设。围绕把桂花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积极发展桂花种植、生产加工、文化、旅游四大领域品牌集群,四大领域品牌集群由各自领军的公共品牌和系列企业自有品牌商标构成,以品牌发展推动“世界桂花城”建设。四大领域领军公共品牌可设计为:种植领域以现有“咸宁桂花”地理标志商标作为领军的公共品牌,生产加工领域申报“桂乡精品”(暂定名)商标作为领军的公共品牌,文化领域申报“天香文化”(暂定名)商标作为领军的公共品牌,旅游领域申报“香城印象”(暂定名)商标作为领军的公共品牌,争取5年内完成注册并得到有效使用,10年内桂花品牌中企业自有或公共品牌获得一件以上“中国驰名商标”认定,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使桂花成为咸宁最具特色的标识,让世人一提起桂花就想起咸宁。
编辑:hefan
上一篇:
关于推进咸宁机场建设的对策研究
下一篇:
关于咸宁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