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理论探讨 >> 正文

【朱封金谱学研究之十】柏墩朱桥朱氏考究

来源:东溪笔谈 时间:2021-12-28 14:17

最近,受编纂《湖北朱氏通志》编辑部委托,帮忙收集、整理咸宁朱氏历史。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竟意外发现,居咸宁三十多年了,旁边那个朱姓村庄居然是从我们东溪迁来的。兴趣使然,我对该村历史进行了一番考究。

这个村庄就是如今的咸安区桂花镇柏墩朱桥庄,古地名为朱家河,村后的那座山为桂榜山。

平时的工作中,难免接触该村的一些宗亲,因为同姓的缘故,曾溯其源,他们均回答从隔壁通山县迁来。既然从通山迁来,那跟我们东溪朱氏好像关系不大,因此也就没有继续深究了。

前不久,一位宗亲请我考究一下他们的族谱,他把他的族谱拍好传我,顺带也拍了一页柏墩朱桥朱氏的族谱,就是这一页族谱让我眼前一亮。这是一页关于他们的迁咸始祖伯雷公的介绍,有这样的一句话:清十公之子,行尚,号朝奉,乳名九六,生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丁巳八月十六日辰时,由富川东溪迁咸宁十二都桂榜山下,地名朱家河,殁葬河东下禾场王家宅石板桥,窝坐东北向西南。

伯雷公不正是我们东溪人氏吗?我拿出东溪的族谱来,看能否找到有关伯雷公的记载。翻开《东溪朱氏宗谱》,在“俊公后裔迁居地分布图”上,很快找到朱伯雷,在其后注上了“居咸宁”三个字。

为了进一步弄清柏墩朱桥这支朱氏的真正来历,我找了一位熟悉他们的宗亲陪同,特地去了一趟朱桥。

冥冥之中似乎有种暗示,朱桥人也在有意或无意地寻找他们的迁出地东溪。听明了我的来意,族中几位老年人很热情地接待了我,并翻箱倒柜搬出了存放多年的族谱,从几十本族谱中找到了伯雷公的介绍,我也拿出了东溪谱首,跟他们一一对照,但我们东溪的谱上载明迁咸宁的伯雷公是俊祖支下郁公子孙,俊祖的第十七世孙,其父为友信公,有一兄伯海,一弟伯富。目前,伯海、伯富的子孙居阳新县龙港镇石下村。可迁朱桥的伯雷公写的是清十公之子,这就有些对不上了。难道还有另一个伯雷公?我把这一情况跟龙港石下村伯富公子孙朱钟军宗亲说了,他也是一位热心宗族事业的人,听后十分高兴,认为失联几百年的伯雷公终于在咸宁出现,恨不得马上来咸确认一下。于是,我把钟军宗亲联系方式给了朱桥的宗亲们,请他们相互联系确认一下。

钟军宗亲很快就把“信公祠”的照片拍给了我,祠堂有些破旧,但“信公祠”三个字清晰可见,他说,这是他们族人祭祀友信公的祠堂。尤其让我感动的是,钟军宗亲第二天特地上山把伯雷公的坟墓用视频和照片的形式传给了我,墓碑上“伯雷公”三个字依稀可见,此举令我大吃一惊,600多年了,伯雷公的墓碑还如此清晰,太令人难以置信了。钟军告诉我,伯雷、伯海、伯富三兄弟与其父友信公的坟墓相隔不远,容易找到,根据村中老年人的口口相传,伯雷公的坟墓至少有两百年没有人来祭祀了。

伯雷公的坟墓怎么会出现有龙港石下村呢?他不是葬在朱桥吗?其实,一个宗族的始迁祖死后葬回原籍的事也不奇怪,留在迁居地的也有可能是衣冠冢。

通过我的牵线,龙港石下和柏墩朱桥两地宗亲的联系热络了起来。很快,在新冠肺炎解刚除隔离的时候,龙港宗亲一行四人来到了朱桥走起了亲戚,我因公务出差,没来参加他们的宗亲见面会。

不久,朱桥的朱传才宗亲告诉我,他们准备去龙港走走,看看那个伯雷公到底是不是他们的始迁祖。我鼓励他们去龙港寻根,确认一下那个伯雷公与朱桥的关系。

从龙港回来,传才宗亲告诉我,龙港那个伯雷公的墓碑记载的内容,跟他们的始迁祖伯雷公谱上记载的内容不符,两个伯雷公的出生年月也相差了70多年。他让我把东溪的谱再翻翻,看是不是还存在另一个伯雷公。

既然知道了东溪在哪,自己的祖宗又来源于东溪,如果东溪的谱上没有记载这件事,那他们在族谱的溯源上将会陷入迷茫之中,就像他们所说的,就是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可以想象,他们迫切地希望能在东溪的谱上找到他们这一支,以证明自己是脉络清晰、渊源悠久的朱氏人家。

为此,我再次到朱桥,重新把他们的家谱拿来仔细阅览,费了一番周折,才把他们的世系理顺。从他们的谱记载来看,他们属于东溪君守公支下的一支人马,君守生省三,省三生季十五,季十五生震五,震五生成十九,成十九生清十,清十生伯雷。从这一串串的数字来看,伯雷生于洪武年应是对的,其以上世系的名字出现了数字,说明其以上世系应该生于元朝。元朝统治者对汉人取名有严格规范,地位低下的汉人不能取名字,只能用数字替代。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例子,他即位后就废除了这种带有明显的歧视性政策。

对照东溪的“俊公后裔迁居地分布图”,在省三公儿子那一栏里,只有季十七,没有季十五。那季十五去哪了?难道朱桥谱上的那个季十五是他们虚构的?

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继续往家谱深处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我保存的那本厚厚的东溪大成谱里找到了季十五公和他们的伯雷公。君守生省三,省三生两子,长子季十五,次子季十七;季十五又生四子,长震三,次震五,三震七,四震九;震五生成十九,成十九生清十,清十生伯雷,伯雷之后就再也没有记载了,用家谱的说法,属于失联之人。看到这,我终于松了一口气,朱桥的世系跟我们东溪族谱十分吻合,他们出自东溪已是没有任何问题了。真的是两个伯雷公,如果不细心查找资料,几乎把我的考究方向带偏。

我把自己看到的信息及时地告诉了传才宗亲,并决定再去一趟朱桥。当我赶到朱桥的时候,朱桥的一众宗亲早就在门口等候我了,他们的几十本谱正一字排开摆在桌上,只等着东溪的谱来契合。

我把他们那本记载世系的谱找出来,然后把东溪的谱打开,他们一一对照,不放过任何地方。当他们看到东溪谱上记载跟他们的一模一样时,在场的宗亲们终于舒了一口气,他们出自东溪已是铁板钉钉之事。

柏墩朱桥伯雷公的世系跟东溪朱氏对上了谱。那么,这么多年来他们为什么总是说自己出自通山呢?经过我的了解,一则是他们跟通山通阳朱氏合修了两次家谱,致使一些年轻人误认为自己出自通山,二则是他们不知道富川东溪在哪。我看到他们另一房的谱上,在“富川东溪”这四个字上还用红笔注了一下,写上“通山?”并打了一个问号的字样,经过我的解释,他们才清楚,富川东溪原来指的是居住在以阳新木港镇田畈村为中心的一支朱氏人马。

一千多年前,在阳新富水沿岸,居住着两支朱姓人家,居在富水东段(下游)的那一支,称之为东溪朱氏,居住在西段(上游)的那一支称之为西溪朱氏。东溪属古祐支,西溪属古僚支。东溪的方位在阳新县,西溪在通山县。后来,人们就习惯把以田畈为中心的东溪泛指阳新朱氏,把以太畈为中心的西溪泛指通山朱氏了。这就是东西溪的来历。经过一千多年的繁衍,这两支朱氏已成了湖北省历史悠久的名门望族。

我对柏墩朱桥朱氏的历史考究告一段落。他们的始迁祖伯雷公源出东溪,世系昭然,班班可考。据考究,伯雷公已在朱桥立户600余年,详发四个庄门,子孙1500多人,外迁者不胜枚举。在他的子孙中,文人学者、商贾巨富、士卿大夫等层出不穷。鉴于他们已有三十多年没有续谱的事实,在我的建议下,朱桥的宗亲们打算用三年时间来筹备续谱,完成尊祖敬宗收族的目的,并准备派人员告之东溪,续上东溪的大成谱,最终完成认祖归宗。

源远流长的东溪水,在咸宁广袤的土地上,浇灌出了柏墩朱桥这块肥沃的土壤,孕育了东溪伯雷公一脉,桂榜山见证了他们勤劳智慧、艰苦创业、繁衍昌盛的光辉历程,朱家河流淌着他们立足乡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不变情怀。如今,在催人奋进的二十一世纪,为实现“中国梦”,他们奋战在各行各业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谱写自己精彩的人生之歌。(2020年6月初稿)


作者:朱封金

编辑:zhufengjin

上一篇: 统筹协调好城乡发展
下一篇: 咸宁市消防救援支队改制转隶三周年消防工作综述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