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理论探讨 >> 正文

[谱学研究之二]一段旷世奇缘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0-04-21 23:22

    这是一次没有事先预约的拜访,拜访的对象是刚上任的兴国县训导朱正煌,拜访者东溪儒士邑庠生朱衾。时间是大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秋天。

朱正煌,字前川,瑞昌襄北西垅村(今流庄乡新风村)人,明万历元年从江西瑞昌县调任邻县兴国县(今阳新县)任训导,主管一县的教育和人才选拔工作,相当于现在的县教育局局长一职。

朱衾,字对川,兴国邑庠生,居田畈,是东溪朱氏始祖俊公22世孙。

那一天,朱正煌刚从县衙回府,还没御下官服,正逢邑庠生朱衾前来拜访。朱正煌很高兴地接待了他。一翻寒暄,互换名帖后,正煌就迫不及待地问起了兴国的庠生情况,以及县府对教育的支持程度,朱衾一一作了介绍,当然,作为兴国新任的训导,正煌更在意兴国的庠生对他这个训导的要求和今后工作的开展方式,朱衾也是尽可能地满足了正煌的要求。

拜访结束,临走前,朱衾似无意实则有意地问起了朱正煌的祖籍来。正煌却一脸茫然,他说,从小听爷爷讲,他们好像是从江北某地迁到瑞昌西垅村的,后来又从西垅迁出一部分到朱湖,至于到底从哪里迁来,他不得而知。衾笑而不语,从荷包里拿出了一本刚修不久的东溪朱氏宗谱大成谱递给了正煌:“训导大人不妨看一下我东溪朱氏前年修的家谱,说不定能找到你所需要的东西。”

正煌接过家谱,放在书桌上,“一定拜读,一定拜读”。随后,将朱衾送到的门口。

训导一职让刚上任不久的正煌很是忙了一阵子,每天都要约见不少庠生,了解兴国的教育现状,还要向知县大人汇报自己的工作打算,以及人才选拔的方式。这一切都忙完后,他才有闲情逸致地搬把竹椅,沏一壶茶,围在庭院的圆桌上,悠闲地品尝起了兴国绿茶。

难得有这份雅情,此时此刻,他随手把前不久朱衾送他的那本东溪朱氏宗谱翻了翻。这一翻不打紧,一下子从谱中就看到其祖父镗斋的名字,再往上看,曾祖朱昇,高祖朱仲镒跃然纸上,再往上找,就是龙四公、荣什公、荣八、四七公,一直翻到了始迁祖朱英俊。朱正煌这才发觉,原来自己是到祖居地来任职了。

朱正煌几乎是一口气看完了朱衾送的大成谱,随即决定择日拜访朱衾。

从兴国到朱家田畈,需要走上一段水路,然后再步行二十多里。朱正煌在两个儿子朱坦和朱陛的陪同下,走走停停,停停看看,走到田畈时已是正午时分了。

此时,朱衾正在整理他从各地收集到的东溪朱氏宗族资料,见正煌前来拜访,一时惊喜不已,放下笔墨,陪同这位宗亲训导聊起了朱家田畈的今昔,从徽州介祖聊到东溪始迁祖俊公;从古佑、古僚两兄弟,聊到了英俊公与文公朱熹的关系;从东溪朱氏的迁徙与繁衍,聊起了迁瑞昌始迁祖荣什、荣八二公,末了,他还向正煌谈起了自己在宗族资料收集上的一个大胆的想法,打算把俊公散居各地的子孙进行登记造册,重新续谱。聊兴正浓的他还为正煌准备了祭品,领着他一起祭拜了始祖英俊公的招魂墓和四七公的坟墓。在朱衾那不太宽阔的庭院里,从不喝酒的训导端起了酒杯,最后,不胜酒力的他在两个儿子的搀扶下回到了官邸。

此后,正煌还多次造访朱衾的书屋,两人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对这次经历,正煌在日记中写道:“予膺官司兴邑,叨宗契衾雅爱,呈老谱观之,世系昭然,不胜欢欣,诚千古之奇逢也。”

正煌在兴国的任职时间不到两年,因身体长期患病而无法胜任训导一职,只得请求告病返乡。行前,他向当时兴国县令推荐了一批后备人才,其中,重点推荐了东溪儒士朱衾。

朱衾得知正煌告病返乡,前去送行,并赠送了自己刚刚成稿的东溪朱氏宗谱墨谱(手抄谱)一本,此举令正煌惊喜不已,并与朱衾谈起了自己的想法。他告诉朱衾,回去后,打算把俊公散居在瑞昌的子孙聚集起来,加入东溪谱局。然而,奈何疾病缠身,心有余而力不足,返回瑞昌的正煌无法完成这一想法,正如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的那样:“厄病老去官,思而与衾合修之,老郁焉,莫遂,谨挟衾手订墨谱一册以归,我族后日修谱之粉本云尔。”

世事巧合。1582年,朱衾从兴国调任瑞昌训导,成了主管瑞昌一县的教育官员,他赴任的首件事就是拜访致仕回乡的正煌先生,得知正煌已于返乡不久就去世了时,心中悲痛不已,在正煌两个儿子的陪同下,祭拜了这位对他有提携之恩的前兴国训导。

可是,命运也同朱衾开了个玩笑,刚上任训导不久的他也是接连遭遇变故,双亲在同一年不幸病故,正如他在谱序中所说那样,“衾方膺岁辟,遭家祸烈,先考以七月二十八日弃世,先妣继卒于十月初三,是日也,心死形存,痛思一本之爱,曷其有极?”无奈,刚上任不久的衾公只得辞官回家守孝三年。

那几年,也是东溪朱氏人才辈出的时候,朱衾周围出了一批未出五服的叔伯、兄弟和子侄庠生,希回、褒、杰、瓒、衣、云、家宾、家宝、家彦等,他们力推朱衾出来重续东溪朱氏家谱,此时,守孝在家的衾公正好沉下心来考虑重新续谱之事。不到三个月,一套全新的东溪朱氏宗谱在朱衾的全力打造下问世。从此,东溪朱氏家谱进入了衾公时代。

明清时期州县学堂称为“邑庠”,能进“邑庠”去读书的都是本县的才子,即为秀才,也叫“邑庠生”。在当时,能成为邑庠生(秀才),就意味着一辈子衣食无忧,每月能按时从州或府县拿到一定的俸禄,这俸禄足够一个庠生养家糊口,庠生自家种的田地也无须交租,完全是自给自足,还有可能被地方政府选中任一官半职。这一切使得朱衾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如何继续把朱氏宗谱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扬光大。

守孝期间,朱衾经过多方考究和资料查找,亲自操刀,写了一篇东溪《受姓源流考》,从黄帝到朱氏受姓,一直到英俊公迁兴国东溪,考究严谨、科学,二千多年的朱氏世系一目了然,此文被收录到了谱首,是东溪朱姓世系、迁徙的最权威文章。

朱衾知道,俊公的子孙将会越来越多,首先面临的将是一个尊卑伦理问题,必须在俊公子孙中确立一个固定的辈份,朱元璋给皇子们取名字上启发了朱衾,他决定俊公子孙今后取名字,以中间一字为派行,从“溥”字开始,派行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偏旁取字。从此,后世子孙以此为辈份,使之昭穆有序,不乱辈份。三百年后,古僚公一支世居兴国的朱氏子孙也加入到了东溪谱局,统一了派行。

统一了派行只是理顺了等级尊卑,但无法规范子孙的言行。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东溪朱氏的家规是什么?衾公认为,家谱不仅是记录俊公子孙的生娶卒葬,还要有教化世人、传承美德的作用。他思忖再三,决定创立《广孝录》,要求俊公子孙始终要坚持道德操守,做后世子孙的楷模。为了编好《广孝录》,衾公亲自带头编撰,并赴南京请中宪大夫王少冶写序,请兴国学正丁邦林写跋。我们看到,在衾公首创的这本《广孝录》人物传记里,经过两三百年的沉淀,到如今汇集了东溪俊祖子孙方方面面的典型人物,有孝子贤媳传,有白手起家创业者传,有贞节烈女传,有寒门学子传,有清廉为官传等等,这些道德上的楷模,让我等后世子孙肃然起敬。

广孝录就是东溪的“朱子家训”,但它比朱子家训更具有故事性、可读性和可比性,如今,《广孝录》已成为了东溪朱氏宗谱谱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在俊祖子孙中传承和颂扬。

衾公对家谱的贡献还首创了坟谱。家谱都是以世系为主,但衾公在家谱上增加坟谱内容,给俊公子孙中一些有名望的先人撰写墓志铭,并根据葬坟的方向和山形地貌的走势,结合周易、八卦来解析葬坟的风水、地理,还配图、配诗,为后世子孙在葬坟上提供参考。

守孝三年期满,衾公重新赴瑞昌续任训导。此时,正煌的两个儿子也已成人,他俩也深得衾公喜爱,正如他写的那样,“坦游邑庠而陛亦伟器也”,可以肯定,衾公对正煌两个儿子的提携也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正煌公的英年早逝,使得瑞昌西垅和朱湖朱氏续谱一事一拖再拖,直到100多年之后,才在清乾隆年间开始了第一次修谱。至民国年间,朱湖朱氏共续了六次宗谱。正如瑞昌朱湖村在谱序开头写的那样:朱湖有谱,始于明万历年间。万历元年,我族仲镒公五世孙正煌公任兴国县训导,与东溪儒士朱衾有交,得知我先出自东溪,老告归,衾公赠与墨谱一本。万历壬午年,衾公巧授瑞昌训导,正煌公殁。其子坦、陛二公特上县谒拜衾公,又赠其主修大成谱一部。后我族以此为底本,先后共续修六次。

400年一晃而过,正煌公与衾公的那段奇缘一直在瑞昌朱湖一带传颂着,而衾公创造性编写的东溪朱氏宗谱至今仍影响着俊公千千万万的子孙。纵观中国历史众多的家谱,东溪朱氏宗谱已成为为数不多的记载最全面、传承最清晰、历史底蕴最厚重的族谱,东溪一代又一代有识之士,正沿着衾公规划好的谱局,将东溪朱氏宗谱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俊公的子孙也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成为江南一支名副其实的名望大族。(朱封金)




作者:朱封金

编辑:zhufengjin

上一篇: 做好生涯规划 成就学生未来
下一篇: [谱学研究之一]盲目照搬,还是攀附权贵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