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理论探讨 >> 正文

推进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及路径分析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3-12-14 11:01

一、从3个“三”的高度准确把握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的核心内涵

1.从“三新”的时代要求来把握

新发展阶段是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的历史方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后,2022年6月,省党代会确定咸宁“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目标定位,明确咸宁在武汉都市圈担负的个性化功能。今年省“两会”,省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明确支持咸宁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

新发展理念是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的指导原则。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切入点,把握新发展理念引领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核心要义,即以创新为动力开创新局面,以协调为抓手优化整体布局,以绿色为底色提升生活质量,以开放为手段打造时代品格,以共享为目标彰显本质属性。从新发展理念角度回答城市治理问题,不断赋予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新的理论内涵。

新发展格局是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的路径选择。6月2日,湖北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要求,强调需要积极推进武汉都市圈的发展,努力把咸宁打造成为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长极,从服务新发展格局的角度,对武汉都市圈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标准,并为其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建设规划确定了明确的方向。

2.从“三高”的发展要求来把握

高质量发展是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的要求。从发展动能看,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要求绿色发展;从产业分类来看,着重发展绿色产业,主动摒弃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强调优质发展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的特点,而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正是这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一个体现,毫无疑问需要实现优质的发展。

高效能治理是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城市建造的过程包括了前期规划,中期建造,和后期管理这三个阶段,前期规划要仔细,后期管理要务实,且这三者彼此应该是连续性的。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是城市发展更高阶段,更需要实现从管理到治理转变,从纵向管理到横向治理跃迁,从政府主导的城市管理到多方参与的城市治理提升。

高品质生活是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终极要求。高质量发展关注的是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关注的是城市的生态高质量发展问题。在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指引下,民生高质量发展问题成为城市的重要话题。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是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主要空间载体,不仅强调高质量建设发展,更强调高品质生活。

3.从“三生”的本质要求来把握

公园城市,“公”代表公共,强调公共交往功能;“园”代表生态,强调生态系统;“城”代表生活,强调人居与生活;“市”代表生产,强调产业经济活动,简言之为“一公三生”。公园城市是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构筑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形成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是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体现了集生态性、文化性、功能性、人本性、普惠性等为一体的城市发展与建设理念。通俗地说,公园城市是融城市于公园之中,把城市当公园来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一种城市建设管理模式。

二、从4个“优”的角度不断增强建设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坚定信心

1.生态优美。生态是咸宁最大的优势,国土面积9861平方公里,水面面积接近10%,林木覆盖率57.05%,城区绿化覆盖率41.39%,市内有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这是全国地级城市唯一的一个在市中心城区内的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前3,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2.禀赋优异。咸宁是中国温泉之乡、桂花之乡、茶叶之乡、楠竹之乡。其中,温泉遍布全域,年总储量达700万吨,日均出水量可达万吨;桂花种类繁多,古树众多,种植基地规模大,鲜桂花产量高以及桂花品质优,五项主要指标在国内甚至全球都赫赫有名,因为桂花只有我们中国有,所以也是全球领先。

3.区位优越。居武汉、长沙、南昌“中三角”的地理中心,这里是南北东西的交通要塞,3条重要的国道和8条高速公路穿梭其中。这里是京广高铁、京广普铁和武咸城铁“三铁”的交汇中心。长达130千米的长江主航道依境东流,嘉鱼和赤壁两座大桥正在建设中,离武汉天河机场仅1小时车程,同时也只需要3小时就能抵达大湾区、京津冀和长三角等大型城市群。公路网密度高于全省13.81个百分点。

4.发展优良。仅从产业发展来看,咸宁污染少,全市有2个国家级、12个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8大重点工业产业链和8大农业主导产业链持续做大做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9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47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主要发展对象的产业集群有13个。

三、从5个“形态”的维度积极推进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的路径选择

1.用系统思维升级产业形态

(1)抓紧延链补链强链。系统审视产业集群上中下游各环节、各细分领域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重点围绕“链主”企业、核心企业,引进或培育一批与之协作的配套企业,延展加粗产业链条,打造垂直整合、水平分工、产业融合的产业集群协作发展体系。有针对性地促进重点企业围绕关键技术及产品创新需求,以关键技术难题突破带动产业集群创新能级提升。从系统的角度对产业集群上中下游各环节、各细分领域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情况进行了深度剖析。重点围绕“链主”企业、核心企业,引进或培育一批与之协作的配套企业,以便进一步扩展和强化产业链,并构建一个垂直一体化、水平协作、产业整合的工业集群协作发展体系。

(2)加强产业项目建设。全面对接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和武汉“965”现代产业体系,抓紧谋划实施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树牢精明、精细、精心招商理念,突出综合效益、“亩产论英雄”导向,编制完善“一县一图”“一链一表”,瞄准高端“招大引强”,面向未来“招新引优”。重点推进省、市督办和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尽早启动项目,最快建设完成,并尽快实现投产和效益。

(3)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的建设付出努力,积极推动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在咸宁功能区的发展,迅速推进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的设立,并承载武汉的创新资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政产学研金用介”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输血”功能,加快推动产业技术研究院、检测机构、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大力培养引进实用型、创新型人才。

(4)加强产业协同发展。瞄准武汉主导产业链缺失环节,前瞻性部署配套产业,推动武咸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深入研究在武汉设立总部和大型项目,而在咸宁进行生产转变和产业配套的发展策略,携手武汉打造一系列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基地。同时,共同构建创新与创业的平台,以强有力的支持推动产业深度整合。

(5)优化产业服务保障。坚决杜绝“秒批”“拿地即开工”等口惠而实不至的做法,从简单给政策、给优惠,向更多给要素、给配套、给服务转变。坚持全生命周期、全要素保障、全链条跟踪服务,聚焦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薄弱环节和生产经营细分领域,按照“一链一策”“一企一策”,把产业链配套做全、做实,把产业细分领域做深、做细,不断提高产业链组织、配套、服务、保障的能力和水平。

2.用经营理念优化城市形态

将公园化的城市风貌作为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引领,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和基础性配置要素,按照“依山、拥湖、面江、同城”发展路径,依托“中心+组团”和“城市大绿环”的空间形态,把“城市轻轻放在山水间”,做优中心城区,提升县城区,打造特色小镇。保留乡村原有地貌、自然形态,保护乡村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观,营造具有乡村意境、富有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景观。在城区周边开展环城林带、水体修复、生态廊道等规划建设,构建城市生态屏障;梳理城市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绿色板块,科学划定城市绿线、蓝线,建设城市生态绿廊,推动生态全面融入城市空间。积极推动公园系统进行等级划分和分类配置,以此打造多样化、分层次的公园体系,满足不同的休闲需求。推进公园基本服务的公平化,我们要创建一个可以“一步距离,踏青入园”的公园绿地基础网络。提高公园的服务质量,强化对儿童娱乐,体育健身,自然科普教育等基础休闲服务设施的配备和建设。努力丰富公园的特色和主题,创新独特类别的公园体系,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公园系统,以满足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

3.用长远眼光塑造生态形态

一方面,提升生态承载力。坚持全面整体的观念,对各个环节实施防护措施。持续推进以斧头湖、西凉湖、黄盖湖、陆水河和淦河等主要湖泊河流为主体的整治活动。此外,还需要搭建长江、斧头湖和西凉湖的生态水域网络,加速城市湖泊的生态复苏,以便恢复并提升区域水体的再生能力。继续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继续做好长江十年禁渔工作,构建长江禁捕管理长效机制。要继续加大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把咸宁绿色功能不断做强做大,不断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另一方面,构建全域公园体系。构建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地为主干、省级自然公园为骨架,以城市自然公园为躯干,以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为细胞,以绿廊绿道为经络,以增量提质为要求的六大策略,构建全域、中心城区、县市和乡村自然游赏、生态体验的全域公园体系。借助城市升级,通过采用拆除违章建筑、增添绿化、保留空地种植更多绿色植被等方法,来提升城市绿地面积。推进小绿地、小广场、小球场、小停车场等“四小工程”建设,提升社区公园化水平。加快建设城市周边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建设,将山水林田湖等自然环境要素引入城市。依托市城区周边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和历史人文底蕴,在东部重点规划建设郊野公园和主题文化公园,在南部森林公园带重点规划建设国家森林公园,在北部重点规划建设湿地公园,打造郊野、森林和湿地3大环城公园带。利用乡村已有的健身场地、文化场所、休闲场地等活动区,打造具有独特特色和多种形态的乡村公园。

4.用融合观点拓展文化形态

(1)要构筑精神高地。保护利用红色资源,挖掘并整理具有咸宁特色的红色故事,承袭并提升红色精神,传承红色传统,深深植根对党、对国家、对社会主义的深情厚意,将实践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构建精神钢铁长城的首要任务和灵魂工程来开展。要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狠抓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2)要彰显地域文化。重点挖掘三国文化内涵,重塑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永安西街历史文化街区、省煤机工业文化遗址、蒲纺历史文化街区等历史文化资源,留存体现历史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全力推动发掘咸宁土地的特殊风情,始终致志于保全并做好古老民宅、古亭、古桥、古牌楼等历史性建筑的维修保护,努力恢复并推广竹艺、榨油、豆腐、糍粑、炸货等“手工艺体验馆”,以期能够保存老咸宁人的乡情和记忆。鼓励、引导城乡公共建筑、雕塑小品、城市家具融入竹乡、茶乡、桂乡、桥乡等名乡元素,凸显公园城市楚风楚韵之美。擦亮“万里茶道”源头历史文化品牌,推动茶产业、茶文化和茶旅游深度融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擦亮“桂花”名片,着力打造“中国桂花城”。

(3)要强化改革赋能。坚持以改革赋能文化产业发展,持续打造一个以社会利益为主导,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体系结构,以期提升文化行业的水平。改善数字化、沉浸体验、互动等文化旅游项目的设计和开发,通过数字展示、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前沿技术,推动数字经济环境下的文旅结合,推进旅游表演、文化遗产游览、研学旅游、主题公园、地方风情等新兴业态的拓展、提升品质和扩大规模。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提高供给质量,加速创建一些资源丰富,行业优势明显,深度融合产业链的文旅示范区,推动文化行业及旅游行业实现共赢融合。

5.用共同缔造提升治理形态

(1)要夯实基层治理基础。积极推动资源、服务、平台下沉,努力确保脱贫后的效果能持续稳定,并有效地配合乡村振兴,赢得脱贫攻坚“后半篇”的战役。以“共筑优秀环境,共享美满生活”活动为中心,进一步深化对人居环境的管理。在继续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我们将全心全意全力解决群众的切身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要夯实共同富裕基础。推动县域强力发展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以优化城乡的产业构架,人力资源分布和金融资源的配置。大力推广嘉鱼官桥八组共同富裕新模式,深挖官桥八组成功做法,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努力快速推进现代化基础建设体系的建立,以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整合,打造发展的新优势。同时,加速构筑能够助人才顺利成长的培育体系、有利于发挥个人才华的运用机制、为人才展示自我提供助力的激励机制、能让人才突显铁面无私的竞争环境,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建设贡献人才力量。

(3)要夯实安全发展基础。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安全发展的基础,将发展与安全进行有效融合,加深对风险的认知,深化对底线思维的理解,全方位负责抗疫、防洪、减灾、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各种任务。坚决守护流域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五大关键领域,以确保我们的河流安宁、社区平静、公民健康。全力打造强健的经济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清新洁净的政治环境。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社科课题组 课题组组长:卢珊课题组成员:毛瑜 武宽慧 易逸 王威贺东航


编辑:hefan

上一篇: 用“四下基层”之笔写好“三高”答卷
下一篇: 高标准建设代表履职平台 高质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