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理论探讨 >> 正文

高校技能型人才的价值认同与长效培养的策略研究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1-13 08:58

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征程中,技能型人才培养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技能型人才培养关乎国家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然而,当前在价值认同和培养机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深入研究高校技能型人才的价值认同与长效培养策略,为社会发展筑牢人才之基。

一、高校技能型人才的价值

(一)经济价值

技能型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比如,在制造业领域,高级技工能够熟练操作精密机床,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又如,在信息技术行业,软件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等技能型人才能够开发出先进的软件和网络系统,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社会价值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接受高等教育后,他们能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改变命运。同时,技能型人才就业可为家庭带来稳定收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此外,还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为技能型人才具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工作中能遵守职业道德,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三)文化价值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高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在学习和实践中,能够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同时,技能型人才的作品也能够体现出文化的价值和内涵,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二、高校技能型人才价值认同的现状及问题

(一)现状

随着国家对技能型人才的重视,高校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目前,许多高校都开设了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认可度也在逐渐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就业前景和待遇也在不断改善。

(二)问题

1.价值认同不足

尽管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认可度逐渐提高,但仍有部分人存在偏见,认为其不如学术型人才。这种价值认同的欠缺使技能型人才社会地位较低,影响其培养和发展。从社会观念看,部分家长和学生有 “唯名校”“唯热门专业”倾向,视考取名校热门专业为好前途的唯一途径,将职业院校和技能型专业视为成绩差学生的无奈之选,这是社会分层认知偏差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反映出对技能型人才评价体系理解的狭隘。

2.培养模式单一

目前,高校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主要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模式单一的现象,导致了技能型人才的实践能力不足,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实际项目的锻炼,毕业后难以快速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

3.师资队伍薄弱

高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然而,目前高校的师资队伍中,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相对较少,大部分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往往只能传授理论知识,无法将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无法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此外,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过于注重科研成果,忽视了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

4.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校企合作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还不够深入,存在合作形式单一、合作内容不丰富等问题。这种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的现象,导致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的需求脱节,影响了技能型人才的就业。例如,一些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仅仅停留在学生实习阶段,企业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实习岗位,没有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三、高校技能型人才的长效培养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1.加强宣传引导

高校应加强对技能型人才的宣传引导,通过举办讲座、展览等活动,向学生和社会宣传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和价值。同时,还应加强对优秀技能型人才的表彰和奖励,树立榜样,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高校可以邀请企业中的优秀技能型人才来校举办讲座,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和成功故事,激发学生对技能型人才的向往和追求。

2.转变教育观念

高校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与实践能力培养,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提高对技能型人才的价值认同。比如在课程中增加职业规划课程,邀请企业人力资源专家来校指导,助学生了解职业前景和要求,依兴趣和特长选择合适职业方向。

(二)优化课程设置

1.强化实践教学

高校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高校还应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机械专业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机械加工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训基地中亲自动手操作机床,进行机械加工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电子专业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电子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电子电路设计、调试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电子技术应用能力。

2.推进课程改革

高校应推进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还应加强课程的国际化建设,引进国外先进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水平。计算机专业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酒店管理专业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酒店管理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素养的酒店管理人才。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引进优秀教师

应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引进力度,引进一批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充实师资队伍。同时,还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可以从企业中引进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技师来校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传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技能。此外,还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让教师了解企业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2.完善评价体系

高校应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建立以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同时,还应加强对教师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在教师职称评定中,加大对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的考核权重,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和教学改革,对在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四)深化校企合作

1.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高校应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发展动态,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可以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共同开展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活动,实现互利共赢。可以与企业建立实习就业一体化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2.拓展合作领域

高校应与企业拓展合作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订单式培养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加强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化工专业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共同研发新型化工产品和工艺,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汽车专业可以与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根据企业的需求,为企业定向培养汽车维修、销售等专业人才。

四、结论

高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立德树人培养德技并修人才;优化课程设置,适应国家产业和科技创新战略需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发挥党员教师模范作用;深化校企合作,践行产教融合战略。通过这些长效策略,能够提高培养质量和价值认同,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技能型人才的重视和支持,为技能型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巩楠 作者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从道理学理哲理上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认识
下一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以深层次改革促高水平开放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