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 叶子 通讯员 柴倩)6月8日是第11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切实增强广大市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当日,市文化和旅游局在通城县塘湖红色广场举办“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红色基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
活动在通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节目《赛锣赛亮》中拉开了帷幕,由6个县市区选送的《双合莲》、《药姑山之恋》、《栽禾鼓》、《山歌联唱》、《对酒歌》等表演类非遗节目获得了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通城木雕》、《崇阳木雕》、《通山木雕》、《嘉鱼木雕》、《通城竹编》、《通城石刻》、《通城豆油皮制作技艺》、《黄龙牮纸制作技艺》、《通山竹雕》、《咸安剪纸》、《通山刺绣》、《赤壁脚盆鼓制作技艺》、《铜器制作技艺》等项目传承人在现场展示手工技艺,让观众体会到表演的乐趣,直呼过瘾。
当日,活动现场还举办了市重点文物图文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文展,并设置了有奖答题环节,内容涉及文物和非遗知识及法律法规,让现场观众更深地欣赏咸宁的非遗文化。
“我从小就迷上了通城的本土文化,小时候父亲经常带我看通城打锣腔,特别是千古传唱的楚瑶十盏酒,对家乡那高亢的一腔一调的唱调有一份特殊的情感,这种乡愁记忆是难以磨灭的。”在现场观看表演的市民刘先生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通城人,通过这次高水平的非遗展示,更让他感受了咸宁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据统计,咸宁市共有古建筑、古交代遗址、革命旧址等不可移动文物239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7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2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处,中国历史文化各村1处,中国传统村落11处,湖北省历史文化名镇1处,湖北省历史文化名村6处。
“在通城县塘湖红色广场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宣传展示活动,高度契合‘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同时增强了当地红色旅游知名度,推介黄袍山红色旅游品牌。”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此次活动旨在增强我市非遗项目之间的交流,集中展示咸宁市优秀地方文化,展现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成果,进一步深化推进了咸宁文化生态保护工作。今后,他们将不定期开展非遗展示活动,让更多的市民了解我市的历史文化。
编辑:hefan
上一篇:
《学习强国》推介咸宁美景
下一篇:
通山文旅局开展旅游安全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