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化 >> 热点资讯 >> 正文

紫禁城里怎么避暑

来源:光明网 时间:2020-08-17 10:55

【你不知道的紫禁城】

光明日报记者 李 韵

编者按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

明代第三代皇帝明成祖(朱棣),刚登基,便于永乐四年(1406年)派出朝中大员,分赴全国各地采集建材,调集工匠10万、超过百万民夫,在元代宫殿的旧址上,依据南京宫城,以更大的规模修建北京紫禁城。永乐十八年,即1420年,宫城落成。朱埭随即将京师从南京迁回自己的龙兴之地。北平自始跃升为全国、也是当时世界的第一大城。

新修建的宫城在元代故宫的遗址上,往东移约一千米,挪开了今天的北海公园。有人说,这意味着从“逐水草而居”的元人民风,回到了汉文化尚中正平稳的农耕格局上。在地图上可以看到,紫禁城前院太和门广场西侧、熙和门外有一座小桥(断虹桥),据说便是当年元代宫城的中轴线;而现在紫禁城的东筒子很可能便是元故宫的东墙故址。

紫禁城自建成后,明清两代先后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直到末代皇帝溥仪1924年被逐出。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至此,皇家宫禁变成人民的博物馆。

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紫禁城集历代宫殿建筑之大成,无论空间布局、建筑造型,还是建筑技术、装饰艺术,都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古老文化的丰厚积淀,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

在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宫博物院成立95年的特殊时刻,本刊从今日起开设《你不知道的紫禁城》栏目,不定期推出文章,介绍紫禁城中一些不太引人注目之处、时常被忽略的建筑细节,以及鲜为人知的小知识。

改造成观众餐厅后的冰窖内部,仍可以清楚看到建筑材质和样式。李韵摄/光明图片

虽然已过立秋,北京城依旧酷热,家家户户的电扇、空调仍在“坚守岗位”。几百年前,在紫禁城里的皇家,虽贵为九五之尊,却无福享受现代人的清凉。那么,当年这些娇贵的人是如何避暑的呢?

作为皇宫,紫禁城的建筑高大巍峨、富丽堂皇,而在外表庄严辉煌的同时,这些殿宇还满足了帝王们在夏季纳凉的需求。

比如,厚重的屋顶,有利于隔热。2006年,太和殿大修时,记者有幸登上殿顶。可以清楚地看到,琉璃瓦之下铺有一层厚厚的“泥”。专家当时解释说,这叫“灰背”,有好几层,每层分别由不同的材料按比例混合而成,总厚度约30厘米。厚厚的灰背层使得宫殿屋顶犹如覆盖了隔热层,在夏天不会因为阳光照射而变得炽热。

此外,建筑的抬梁式梁架空间也有利于建筑本身隔热。参观古代庙宇内部时,大家可能注意过,不少房顶上部空间是由多根长短不一的木梁柱错落搭建,直至房顶,形成一定的空间。紫禁城的殿宇也是如此。由下往上,空间一层比一层小,层层搭设,就像层层上抬一样,简单地说,这就是抬梁式梁架。这种架空的构造,使外部热量在向殿内传导时距离变长,室内温度变化放缓。

在立夏之后,内务府营造司还会在后宫的院落里搭设凉棚。凉棚覆盖整个院落,上开天窗、亮窗,既可遮挡阳光对院落的直晒,让室外处于阴凉中,又可以根据阳光的强弱随时调节光线。凉棚虽然是用杉蒿、苇席绑扎而成,但外观与所在院落的建筑形式大体相同,因而几乎没有违和感。这种凉棚,不仅可以遮阳防雨,而且空间非常开阔,通风散热极为方便,有利于帝王后妃在建筑外面避暑纳凉。

炎炎夏日,“冰”是个极具诱惑力的东西。古代没有冰箱,夏季紫禁城中用的冰都是冬天采集、贮存在冰窖中的。紫禁城原有5座冰窖,可藏冰近3万块。每年冬至后开始采冰,冰块采自护城河或三海(即北海、中海、南海)。每块冰约一尺五见方,运至冰窖码放整齐后封闭窖门,待夏天取用。清宫有专门负责藏冰、出冰的人,称作“凌人”。宫中夏季用冰防暑降温、水果保鲜及冷藏各类祭品。那时用以盛冰的木桶称“冰桶”,方形,内里有一层锡,如同保温瓶的胆,用来隔热保温。屋里放上这种冰桶,既可降低室温,又可在里面冰镇水果。

紫禁城现存4座冰窖,坐落在西部区域隆宗门西南。如今,冰窖已开辟成游客餐厅,但其内部原始空间并未改变。您不妨去冰窖餐厅看看其墙体和顶棚的材料,感受其建筑方式,或许就能找到“冰窖何以具备如此优秀的隔热性能”的答案。

从外表看,冰窖与普通的低级别房子没有区别,但走进去就能看到,其内部为半地下室,室内外地面高差约2米;内部长约11米,宽约6.4米,地面铺大块条石。专家介绍,室内一角留有沟眼,融化的冰水可由此流入暗沟。暗沟附近还有旱井,以利于暗沟排水。四周的墙体厚约2米,从下往上,先是1.5米高的石质墙体,然而砌筑约2.6米高的条砖墙,其上才是拱券顶棚。顶棚与屋顶中间还填了约2米的灰土。冰窖没有窗户,仅在南北两侧开一小门。

根据专家研究,冰窖地面的石材是麦饭石,当时称“豆渣石”。这种石头属于火山岩,是一种对生物无毒无害、并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复合矿物或药用岩石。当冰水融化时,麦饭石可将水中的游离氯和杂质、有机物、杂菌等吸附、分解,同时向水中输出矿物质,因而能防止水腐败,得到优质水。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16日 12版)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中国电子诗集数据库正式上线 不用找出版社也可以出正版诗集
下一篇: 唐李道坚墓壁画完成第一阶段修复 珍贵壁画展现唐代生活场景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