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通讯员徐世聪、何赛丽报道:高亢嘹亮的山歌对唱、激情欢快的广场舞表演……日前,通山县大路乡吴田村吴氏宗祠内,一场自发性的民间文艺表演热烈上演,围观的村民们脸上笑出了花。这是大路乡农村祠堂转变为文化礼堂的一掠缩影。
据悉,为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乡风,近年来该乡紧紧围绕建设新型生态文明乡镇的工作目标, 对全乡范围内19个村的59个祠堂开启了全面整改工作, 严格按照“五个一”(一块牌子、一套制度、一个专班、一份记录、一组分区)的整改标准落实。
该乡着重在“管好”和“用活”祠堂上下功夫,通过整合党员干部、村民理事会、农村家族等资源,明确了57名清洁员、记录员、监督员,加强了对祠堂的日常管理,同时对祠堂进行了重新规划,将红色宣传文化元素融入到了祠堂建设中,并新增了党群议事、教育培训、文体娱乐等多项功能,真正做到让祠堂“活”了起来。如今,大路乡的59个祠堂已经全面完成了从宗族祠堂到文化礼堂的转变, 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现在可方便多了,借助文化礼堂能排练节目、开展文艺活动,还能办红白喜事、道德讲堂,小小的转变发挥了大大的作用啊!”每每谈及到祠堂整改,村民们的赞赏之情便溢于言表。
编辑:hefan
上一篇:
赤壁文艺活动好戏连台
下一篇:
嘉鱼八旬老人演出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