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草堆满船舱

走出阴影,美景就在前面

追着垃圾一网一网的打捞

死角处只能靠手来打捞

劳动之余开个小玩笑带来笑声一串

小歇,欣赏淦河美景

收工,踏上回家的路
12月14日清晨,入冬的淦河很静,偶有几只水鸟相互追逐嬉戏。老祝倚在船头,任清风拂面。
老祝全名祝加祥,50多岁,曾在环卫所负责清运路面垃圾,今年5月与环卫垃圾车驾驶员代建军一起分派到淦河做打捞工。同来的还有技校毕业刚满20岁的小伙儿张彬。
淦河水面垃圾打捞,从月亮湾至双鹤桥前橡皮坝,全长约3公里。船儿沿着河打捞,一路忙碌,老祝抹抹额头上的汗珠。河边三三两两晨练的市民,不时看看河面,目光在河面与周边美景之间游走。
今年5月份以前,淦河有上十年时间疏于管理,成了市民乱丢乱倒、企业排污的垃圾场。河水污染,水质富氧化,水草疯长。站在桥上,只见墨色河底、水草像梳子梳理过的长发随水流摇摆。
“5月份刚来,河边铺天盖地的杂草,河面漂着白色垃圾袋、死牲畜、工程废木料,河底很深的水草。打捞船根本下不了水。只好先从割河边杂草开始,再在船上割草、打捞、运走。每天差不多都要割运5船草,5月份气温开始升高,太阳很毒,皮肤很快就晒黑了,天气热,水边蚊虫也多,要不时地抹搽防虫药。代建军不习水,大热天还得穿着厚实的救生服。割了6个月草,心烦了,想退却。我们仨相互鼓励,这两年淦河两岸整治、亮化,如果河面垃圾不清理,会给温泉景色带来瑕疵。捺着性子,我们打捞工作才顺畅了。现在河面有个看相了。”
黑红的脸膛,真诚的目光,言语不多的老祝,默默做着自己的事情。朴实的话语中包含着对淦河无限的深情。
洁白的汉白玉栏杆扮靓了河滨,垂柳依依,风情无限。垃圾漂在河面上打着圈儿。老祝和小张追着垃圾,代建军掌着船舵,高高耸起的垃圾分量不轻。温泉环卫处负责人胡金斌介绍,自5月以来,他们已打捞水草近15吨,加起来足以堆成一座小山。
下午,他们沿途打捞,返回。船上再度堆起垃圾时,已近黄昏,夕阳下的淦河显出另一番风韵。
垃圾清理完毕,三人扛着打捞网兜带着喜悦,走上淦河边回家的路。
城市美丽,因为有他们
漫步淦河,不经意地将手中的垃圾抛向水面,这片垃圾便开始了它的旅行,在美丽的河面上刺眼地漂荡。
老祝他们是这片垃圾的“擒拿手”,整天开着船追逐垃圾。他们很累,有无数个“不经意”,就有无数次追逐。
傍晚,他们一身疲劳,伴着整船垃圾归去,河面被他们收拾得干干净净。可是第二天,等着他们的垃圾一点也不见少。
这是一场没有止境的周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淦河之于温泉,已经不仅仅是一条小河。她是温泉的名片,是温泉的眼睛,她在某种意义上就代表着温泉。太多的欢乐来自于她,太多的浪漫与温馨源于她。
一条美丽的河流,因垃圾顿生瑕疵。三名朴实的打捞工,因垃圾终日劳累。瞧瞧那累弯了腰的人。污染,于心何忍!
有太多像老祝和代建军这样朴实的人,从事着虽则细小却意义重大的事情。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劳累、肮脏,却没有怨言。
当你走在上班的路上,清洁工人正在清扫垃圾,扬起了尘灰,你是否掩着鼻子,面露不快?可是你是否想过,他们终日终年与垃圾打着交道。他们也爱干净,然而,为了工作,只能与肮脏相伴。
但是,正是有了他们,城市干净了,我们的生活多了清新与爽洁。
(策 划 张大乐 图/文 记者 陈红菊 见习记者 夏正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