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语传递关爱
挥手告别间,尽是感激和信任
同特殊学校的孩子们在一起
给留守老人送去“光明”
学以致用
舞动手指,沟通心灵
在手势的指引中,了解乡村每一个角落
通山县供电公司犀港供电营业所的职工们,利用工作之余,走访辖区内的残障人、空巢老人、五保户等特殊群体,并学习掌握手语跟他们交流,不仅送去了“光明”,也送去了亲情般的关怀。
26日,持续了一个星期的阴雨天终于放晴了,太阳暖暖地照着大地。
当天是周一,通山县供电公司犀港供电营业所职工王慧、焦红玲和朱蓓,一起来到县特殊教育学校学习手语。这已经是她们第五次来这里学习了。
“学手语是出于工作的需要。 ”说到当初学习手语的初衷,王慧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2010年“三八妇女节”前夕,有一个聋哑人来所里交电费,用手语比划了半天,大家都不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这事之后,所里讨论决定,每个员工都要掌握基本的手语。于是那年的 “三八妇女节”,所里的女同志在特殊教育学校度过了一个别样的节日,手语交流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了。
“五个手指聚拢,然后稍微放开一下就是灯泡的意思,很好掌握的。 ”负责教她们的手语老师夏美丹一边示范多种电器的手语动作,一边鼓励她们。经过一上午的练习,她们掌握了好几个复杂的动作。
“湿手不能碰插座! ”学习完毕,她们也不忘现场秀一把。她们拿出随身携带的用电安全宣传手册,用手语向学校里的特殊孩子们宣传安全用电常识,动作虽有点笨拙,但孩子们还是能看懂,不时也有调皮的孩子站出来用手比划着:“阿姨,那个手势错了,应该是这样的! ”娴熟的手语引来周围阵阵笑声。
从特殊教育学校出来时已近中午,三人经过县一中门口时,碰到了正在卖小吃的许海平和蔡文豪夫妇。
“最近生意还好吗? ”……三人上前跟他们用手语比划寒暄起来。他们是辖区里为数不多的聋哑人,在县城羊都大道开了间理发店,中午和傍晚时就到人多的地方卖点小吃。起初,三人上门服务的时候都要靠纸笔和他们交流,现在,三人都能听懂个大概了。
……
“小王啊,你下午有时间过来帮我把电表拆下来安到新房吧。 ”下午刚上班,家住大路乡吴田村大夫第的客户张早英就打来电话。王细杨、罗云峰、张子杨三人背上工具包,乘车赶往大夫第。
来到张大妈的家中,小王和同事一起拆卸电表。张大妈搬了新房,老房子没人住,电表应该随人移装新房。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总算将电表移到了位。
78岁的王贤忠住在张大妈家隔壁,很多年都一个人住,也是低保户。见几个电力工人在这里忙活,上前拉着他们的手,示意他家的电有点问题。来到王贤忠家,只见家里漆黑一片,经过仔细检查,原来他家的灯泡有点接触不良,老人行动不便,也不能自己动手。在这之前,小王他们也曾多次到张老家里维修线路。
“老伯,修好了。 ”老人耳朵有点背,罗云峰把嘴凑到老人的耳朵前,用手指了指灯泡说道。老人笑着点了点头,并朝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又检查了几户附近住户的线路后,太阳已经西沉。临走时,张大妈和邻居正坐在石凳前拉家常,见队员们收拾工具走出门,忙挥手示意,“你们辛苦啦! ”
“我们下次还会来! ”队员们纷纷挥手道别。
记者手记
无声的关爱
有一种语言,无需声音,只需屏息凝神,就可感受其真意;有一种动作,无需修饰,用双手就可舞出它的绚丽——这就是手语。
残障人士、空巢老人、五保户这群特殊的群体在犀港供电营业所服务对象里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但供电人不仅没有冷落这部分人,相反,服务做得更周到,更贴心。他们学习用手语和聋哑人交流,手指间传递着温暖和关爱。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学会简单的手语交流后,辖区里的残障用户再也不用多费功夫办理业务了,手指简单的动作让他们脸上洋溢着感动的笑容。
现在,不光是办理业务和缴费窗口的业务员懂得手语,就连上门服务的人员也受影响,跟着学手语。手语交流已成为所里的一个亮点,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着他们的服务,也温暖着一颗颗心灵。
记 者 张大乐 夏正锋 通讯员 邓东峰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村头“赶乐”(组图)
下一篇:
配送工:天天在路上(组图)
每天,我们常常会看见这样的身影:在车水马龙的街头装运电器;在高楼林立的小区楼梯间,背着大箱子艰难上楼。他们,就是普普...
嘉鱼大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针对棚内温度过高的问题,通过湿帘风机形成对流就可快速降温;针对棚内湿度不够,通过湿帘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