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故宫迎来建成六百周年。经过几百年的沉浮辗转,这座旧日王宫成为国人最向往的旅游热点、成为最具历史底蕴的文化“网红”,但它所铭刻的六百年沧桑却从未变成过眼云烟。
阎崇年与故宫的情缘
○ 张超琪
16年前,《百家讲坛》因阎崇年先生的《清十二帝疑案》系列讲座而妇孺皆知。而后,他又有多个系列讲座登上《百家讲坛》,一部又一部的经典图书也接踵而至。而他所著图书《正说清朝十二帝》《大故宫》也均创下百万册的销量战绩。如今,耄耋之年的阎先生又以《故宫六百年》献礼故宫600岁生日。
北京故宫作为一座象征着无上皇权的文化综合体,以其壮美辉煌、神秘传奇,牵动国人的心;而阎先生70年来去过故宫1000多次,讲故宫、研究故宫,是大众想了解故宫绕不开的人。阎先生跟故宫既有情缘,又有地缘和学缘。他曾讲起这套书最初的构思:从藏品、建筑等等来写故宫的书太多了,但是从永乐建都一直到2020年,把这六百年按照时间顺序写下来,用上下两册系统地说下来,好像之前还没有。这样就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读本,从故宫的营建,它的兴起,中间遇到了灾难,后来再兴起,一直到改成故宫博物院,一直到新中国故宫博物院,这么一条线索,六百年连起来,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我们可以对故宫历史,既有纵,又有横,全面地进行了解。
《故宫六百年》从故宫蓝本谈起,从最初的吴王宫殿落成到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再到宣德帝朱瞻基正式修建三大殿,再到正统帝朱祁镇时修建完毕,让读者在逛故宫的时候也能了解故宫的前世。而对于北京的城池宫殿,书中详述了它们从概念、到营建、再到变迁(损毁、重建、重修、更名等)的历程。北京“八臂哪吒城”的传说,故宫宫殿秩序、宫前三凸、宫后三靠等皇家气象通过图片文字,一目了然。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累太丰厚了,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部分,太多了,看不过来,怎么办?阎先生说,就抓重点,抓核心,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核心表现就在故宫。故宫是明清历史的核心,几乎所有的政令,制度,都是从这儿触发的,所有重大的,关于国计民生,中外关系的信息,最后都反馈到故宫,故宫在明清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对外交往的中心,所有外国重要的来华的使臣,都要在故宫受到接见,各个少数民族他们的首领或者是使臣来朝拜,来朝贡,都要到皇宫,受到皇帝的接见和赏赐。且故宫保存了从甲骨文开始,一直到当代,重要的文物产品。不了解故宫,不明白故宫,是一个缺憾。
如今,故宫博物院珍藏有180多万件文物,珍玩、瓷器、丝绸、珠宝、家具、陈设等,美则美矣,可该如何鉴赏这种美?作为《御窑千年》的作者,阎先生对故宫藏品的研究也很是精深,在书里,他对这些珍品代表作不仅有鉴赏,更有对其来龙去脉的详解。永宣国宝、成化御瓷、雍正年窑、御制唐窑……藏品背后的细节,包括制造、使用、鉴赏,甚至收藏,在本书中阎先生也不惜笔墨,力求都讲全、讲尽。
为了《故宫六百年》一书,阎先生耗时两年、十易其稿,字斟句酌,务求完美。“四合”是阎先生的人生哲学观,在《故宫六百年》的人物叙事背后,我们也能在字里行间慢慢参悟出这种哲学。故宫内发生的帝系改变、人生转折,现象和本质间的关联,大事件折射出的人生智慧、生存哲理都在其中。《故宫六百年》融历史与知识于一体,读历史也是读人生,领会了这些,也就领会了本书的精髓。
用文字,筑一座城
○ 祝勇
面对故宫,我总会涌起一种言说的冲动。宏伟的事物总是让我们心潮澎湃,无论自然的,还是人工的。但故宫又太庞大,我必须穿越层层叠叠的史料,才有可能把它找回来。那些密密实实、实实在在的岁月,最终变成了只言片语,甚至,连一个字也没留下。
在故宫,生命的参照系太大,一个人置身其中,就像宫殿里的一粒沙,不值一提。即使乾隆这位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坐拥中国历史上第二大帝国,依然会感到茫然,也会像一个哲学家一样自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因为这几个问题,内植于一个人的生命中,在浩大的宫殿里,更容易被唤醒。总之,作为一座建筑,故宫显然是太过庞大了。
故宫的宏大,不仅使营造变得不可思议,连表达它都是困难的。这让我的心底升起来的那股言说冲动,每次都铩羽而归。它太大了,它的故事,一千零一夜也讲不完。我们常说,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讲起。其实《二十四史》有头,也有尾,但故宫没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古物远达新石器时代,甚至比新石器时代还要早,像《红楼梦》里写的,“不知过了几世几劫”。故宫里藏过一部《二十四史》,那是《四库全书》中《史》部的一部分,而三万多卷的《四库全书》,又只是故宫的一部分,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故宫有墙,但故宫又是没有边际的。我们说什么,都是挂一漏万,我们怎么说,都如瞎子摸象。因此,故宫所带来的那种话语冲动,带来的只有失语。我的讲述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在故宫面前,话语是那么无能为力。
站在故宫巨大的广场上,望着飞檐上面青蓝的天空,我总是在想,故宫到底是什么?历史学家、建筑学家给出的所有定义,都不足以解释它的迷幻与神奇。在我看来,故宫是那么神奇的一个场域,是现实空间,却又带有神异色彩。它更像是一只魔盒、一座迷宫,或者命运交叉的城堡。因为它的内部,人影幢幢,魑魅交叠,有多少故事,在这个空间里发酵、交织、转向。故宫是不可测的——它的建筑空间是可测的,建筑学家早已完成了对它的测绘,它的神秘性却是不可测的,用深不可测、风云莫测来形容它,在我眼中都比用具体的数字描述它更贴切。它用一个可测的空间,容纳了太多不可测的事物,或许,这才是对故宫的真正定义。
……
从建筑形态来说,这座城里,宫殿楼台、亭阁轩馆、庭院街道一应俱全,因此它具有一座城应有的物质形态。在这个物质空间里,也容纳着各色人等,包括皇帝、后妃、太监、文臣、武士、医生、老师(皇帝及皇子的讲官)、厨师、匠人等等,他们在各种建筑中生存和相遇,合纵连横,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应运而生。故宫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城,是物质的城,也是人群的城。它是一个社会,是世界的模型,是整个世界的缩影。
2020年版《故宫日历》出版发行
《故宫日历》是故宫博物院介绍故宫藏品、传播故宫文化的普及读物,承载的是故宫的历史与文化,以故宫博物院丰富的文物藏品、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故宫博物院宣传故宫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
1933年至1937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当时的故宫曾推出过五期《故宫日历》。2009年,《故宫日历》以1937年版为蓝本复刻出版。2010年,《故宫日历》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开始尝试创新。2020年版是新版第11年。至今,《故宫日历》累计发行300万册。
(咸宁日报综合)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人性的善良与温情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
下一篇:
那一抹茶香和烟雨
“在世界发生重大变故时,故宫总能给我一种安静、平和的力量。中新社记者杨程晨摄在2020年这样一个特殊年份拍摄关于故宫的纪录...
近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著名作家、现任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祝勇聊到了故宫正在举行的热门展览“千古风...
故宫文化是如何融入当代生活?国潮兴起之际,现代城市如何构建传统优秀文化传播繁衍的平台?文化消费升级之下,城市运营者如何找...
据介绍, 2021年《故宫日历》选取故宫院藏的历代牛文物以及由牛引申出与我国农耕文化相关的文物藏品,分别展现了牛迎丰年、春...
《明史简述》内容简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政治思想史》,突破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既有写法,横跨多个学科,钩稽沉...
关于“故宫屋顶无法落鸟”的传说广为流传,文化学者马未都也曾在节目中表达过类似观点。为了证明上述观点“站不住”,最近从事...
院长王旭东刊文回顾并展望故宫博物院95周年——“香港故宫”预计2022年6月开幕2020年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
编者按:2020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着社会生产生活,文艺工作者也与全国人民一道携手战“疫”,守望相助、共克...
《医学的温度》内容简介:韩启德院士结集了近些年对医学的本质、医学史、叙事医学、精准医学等的人文思考,阐述了对癌症、传染...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乐团委约李博禅创作一部时长75分钟的民族交响史诗《紫禁城》, 12月30日将在上海大剧院首演。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