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化 >> 心灵驿站 >> 正文

中国人文精神的忧与乐

来源:咸宁日报 时间:2020-07-20 16:27

冯建国

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基础与核心,对于中国人文精神的考察,不仅包括对于历史上由中国人所创造的文化精神“是什么”的本质把握,还内在地蕴含对于中国文化精神“应当如何”的价值追寻和实践规约。庞朴先生以“忧乐圆融”来概括中国的人文精神,是独到而精当的。他认为忧患意识是对于人自身仁心与善性的自觉与持守,乐感文化则主要是深嵌于中国人心中的集体无意识,是基于忧患意识之上的道德信念,是中国人敬畏天地与道德所沉淀的达观的精神纯形式。忧乐的“圆融”为“一”,正是由作为真与美的“二”所凝结出的、有普遍和谐之美的“三”。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试图寻找一个简明的概念,来概括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文化。曾有学者提出,中国文化的深层特质在于“忧患意识”;也有学者提出完全相反的观点,认为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 “忧乐圆融”一词,是庞朴先生的创造,是他从哲学的意义上对中国人文精神的归纳总结。所谓“忧”,即忧患意识;所谓“乐”,庞朴先生指达观的生命态度;所谓“圆”,指包容天下的智慧;所谓“融”,即融会贯通的认知。庞朴先生认为,忧乐这两种精神,有时分别统领了两个不同时代的文化风貌,如西汉的雄浑与魏晋的清远;有时又分别代表着不同人士的神韵情采,如杜甫的沉郁与李白的飘逸。甚至同一个人如陶渊明,在一个时期里会意气风发,受“忧”的精神鼓舞,“猛志固常在”;而到另一个时期里又超然物外,本“乐”的精神为怀,“悠然见南山”。以上种种忧乐杂陈的状况,不能归结为我们的文化传统不具完整的性格,相反它们恰好表明了中国文化同时兼备这两种精神。在这方面说得最为深入浅出的,首先要推孔子所言“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第一句“发愤忘食”是忧;第二句“乐以忘忧”是乐;第三句从忘食忘忧而到达忘我的程度,便又无忧无乐可言,世界同一而无特定情感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忧乐圆融”把道德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取向,常怀“天下之忧”而追求“天下之乐”,这两种精神理想地结合,便构成了中国人的理想人格。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个人文精神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变异,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精神。但在近代以前,变化是不大的。时至今日,它正迎接着新的挑战。这个人文精神作为文化传统,铸就了我们民族的基本性格;并终于汇成了源远流长、雄峙东方的忧乐圆融的中国人文精神。

这本选集,选取了庞朴先生19篇论文,大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所著。以内容约略分为三辑,第一辑为三生万物:中国文化的密码,这组文章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庞朴先生一分为三的哲学观点。 在一分为二、非此即彼哲学观一统天下的时代,提出一分为三,表 出来的不仅仅是庞朴先生的哲学创见,更是过人的学术勇气,做人的胆识和风骨。其中的《“中庸”平议》一篇,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思想解放的开篇之作,对新时期思想文化春天的到来,起到了引领性的作用。

第二辑为天人合一:中国人的生命智慧。这组文章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隐藏着的一些奥秘,突出表现了庞朴先生学术研究的不同寻常。《火历钩沉──一个遗失已久的古历之发现》是天文学与历史学的交叉研究,庞朴先生将埋没于历史尘埃之中的上古火历重新发掘出来,在学术界可谓石破天惊;《思孟五行考》利用出土文献,证实了早已失传的思孟五行为“仁义礼智圣”之说;《初读郭店楚简》极为有远见地指出,出土文献“不仅要改写经学史和儒家学说史,而且要动摇中国学术思想的不少有关定论”。庞朴先生对“文化大革命”及其后出土文献的研究有着重大的历史贡献,他对当今国内外都颇有影响的新学科简帛学的开创,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功。

第三辑为继往开来:中华文明的传统。这组文章中的《传统与现代化》《文化是什么》《继承“五四”超越“五四”》等篇,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反思,对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化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那是一个学术界激情燃烧的岁月,庞朴先生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殚精竭虑,振臂呐喊。他的这些文章,大多是当时在全国各地大学里的讲演,对历经“文革”的那一代热血青年和学子来说,庞朴先生的讲演有着文化启蒙的作用,激发了一代人振兴中华的报国热情。

2020年寒春,新冠疫情突袭神州大地,这是历史对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又一次考验。大灾面前,中华民族举国上下,同仇敌忾,众志成城,该冲锋的冲锋向前,该居家的居家守望,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成功地遏制住灾魔。因为疫情,我经历了一个难忘的且至今还在延续的超级大寒假。居家避疫,利用看校样的机会,再次将《忧乐圆融──中国的人文精神》认真拜读,深切感受到庞朴先生用忧乐圆融来归纳中国的人文精神,真好,真是神来之笔。就我们国家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而言,中华民族在大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克服困难的智慧,面对险情的担当,处乱不惊的从容,从每个个体,到整个民族,又一次证明了忧乐圆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魂, 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又引以为傲的资本。



编辑:yangweijie

上一篇: 莫负时光 ——散文《匆匆》读后感
下一篇: 回忆童年的“小美好” ——《朝花夕拾》读后感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