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娱 >> 心灵驿站 >> 正文

一座座园林,是三维的中国画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2-08-29 16:03

园林,向来是阅读的好地方。试想在那林下水边柳浪闻莺之中,带着闲情逸致,翻阅心爱的书籍图册,当是何等惬意。几年前,苏州拙政园还特意在园中开辟一家精致的园林书房,收藏以园林为主题的书籍,一时成为大家心念神往的处所。博尔赫斯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那拙政园里的园林书房,就该是连天堂里的人都要羡慕吧。

阅读与游园的这份相得益彰,是我最近翻阅上海书画出版社《游于园:园林的艺术世界》(以下简称《游于园》)时的感受与体会。书不厚,版式设计很用心别致,翻开书页,合着精美的插图慢慢读,放眼字里行间,如在园中漫游。

园林研究已成了一门显学

近年来,园林的书出版了不少,全国各地有关园林的论坛也层出不穷,园林研究已成了一门显学。但专家笔下的园林,常常只是专业圈内的研究,而现实中的园林,往往游客杂闹。普通人想体会园林的精微妙处,机缘难得。《游于园》有意打破专业研究与业余爱好之间的界限,所选的文章都是专业人士的研究成果,有中国的造园观念、叠山经验、园林绘画、理水造境等,也有对日本与英国园林方面的研究,行文各有风格,阅读起来大有意趣。所以,此书颇受读者喜爱。

400年前,明代画家沈春泽曾应邀为文震亨的《长物志》作序。他向文震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文家家风声名远播,诗画穷尽吴人丹心墨手,园林也极尽美感,何必再费笔墨去记录这些生活中看似无用的小东西?文震亨答道:“如子所云,小小闲事长物,将来有滥觞而不可知者,聊以是编堤防之。”文震亨的这种担心,正如本书主编杨振宇教授在“序言”中所写的:“丘园犹在,西湖梦寻。西湖其实就是一座大的园林,但即便是康熙十年(1671年)的张岱,业已感慨‘及至断桥一望,凡昔日之弱柳夭桃、歌舞楼榭,如洪水淹没,百不一存矣……金齑瑶柱,过舌即空,则舐眼亦何救其馋哉’。如今,旧时园林的遗址我们还能偶尔漫步其间,努力起一种怀古的幽思,但常常也总是渺茫无绪。更何况,各种新式的园林今天层出不穷,而那份寄情山水,啸傲林泉的游园经验,却很容易被喧嚣的旅游奇观所遮蔽。”

文震亨的《长物志》与其友人计成的《园冶》,业已成为后人研究园林文化与园林营造的重要资料。如今,园林研究虽然逐渐成为显学,相关领域学者所做的工作也不仅是从建筑营造的技术角度去考察分析,更是对于中国古代文人生活志趣和文化脉络的梳理与传承。但我们对于园林文化的体认,仍需很多方面的推动。《游于园》这本书,就是要将不同学科之间有关园林的研究交互相融,让读者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读书游园,增进对于园林艺术世界的更多了解。

中国文人的山水栖居理想

园林与山水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讨论园林势必要涉及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研究。譬如叠山与理水,这是园林营造中与自然形态最为相关的两个要素,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文人的山水栖居理想。正如童寯先生在《东南园墅》中提到的:“在中国绘画中,某些反常习惯必须在获得任何审美的愉悦享受之前达成共识。这种不合情理的习俗,同样也适用于中国古典园林。事实上它是三维的中国画。”

对于造园家叠山技艺的具体研究,顾凯的《园在山中》以明末清初著名的叠山造园家张南垣为例,从历史维度分析了其在叠山造园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并体现出的其造园叠山的独特品质,同时介绍了其历史意义及方法的传承与发展。顾凯此前出版有《明代江南园林研究》一书,就对众多明代江南园林文献做了详细的考察。现在这一篇长文,又有了新的研究成果。

黄晓《望行游居——明代周廷策与止园飞云峰》这篇文章,则重点分析了叠山造园家周廷策对止园飞云峰的营造。通过对叠山造园家周廷策的生平考证,以及对止园飞云峰考证性的复原,并从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角度对止园飞云峰进行分析。胡霜霜《避暑山庄理水造境探微》一文将读者的思绪带到北方官式园林的理水造境领域。避暑山庄作为清代皇家园林之一,文章首先介绍了康熙作为避暑山庄造园者的造园思想,其次从相地的角度探讨了山庄与水源的关系,以及山庄理水造境的策略,为读者带来了区别于江南私家园林理水的另一面貌。

有了别开生面的格局

因此,《游于园》中有不少内容涉及园林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毛茸茸的《环翠堂园景图》研究,更是将与园林相关的版画作为研究对象。作者首先对于《环翠堂园景图》的背景进行考证,另外提出图中所标注的百余景点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汪廷讷的生平、环翠堂的选址及文献等方面的考证,《环翠堂园景图》以图像研究的形式为读者提供了观赏园林的角度,也展现了版画为表现园林空间发挥的作用。而刘珊珊的《中西交流视野下的明代私家园林实景绘画探析》,则将研究的视角转向园林绘画,从中西绘画理念的差异与碰撞的角度,突出明代园林绘画受西方绘画的影响,交代了明代园林绘画影响了全景式构图绘画方式的出现与发展。其中包含了西方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方式的双重影响,这一类型的绘画既非写实,也非完全想象,而是受到一定的现实因素影响,从而对园林研究的考证提供了一种具有参考价值的图像论据。因此,这一文章可以作为从绘画的另一角度认识现已消失的古代园林面貌的途径。

另外,《游于园》中还有关于西方与日本在造园中技术与观念的讨论,进一步将视野扩大到国际视野中的园林艺术。

《“伯林顿文人圈”与18世纪早期的英国造园》介绍了帕拉第奥式建筑在伯 林顿与肯特的推行下在英国的发展。同时蒲柏的自然式观念也被引入伯林顿文人圈,于是肯特受到了帕拉第奥主义建筑与蒲柏的自然式园林观念影响,使得英国园林从一种规则式园林转变为自然式园林。

《再现之再现之再现——英国园林和西古德·莱维伦茨的几个景观设计片段》的作者通过一种“局部”和“整体”关系的叙事性空间技巧,将瑞典建筑师莱维伦茨的作品与英式园林联系在一起,阐释了二者中的共性,并阐释了通过空间层次这一操作手段将现实与想象进行转换与呈现的做法。同时,此文也详细介绍了关于莱维伦茨的案例,讨论英式园林中利用地形塑造空间感知所形成的空间体验与莱维伦茨的相似之处。

《野口勇的园林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和意义》介绍了日本现代艺术家野口勇在园林艺术、雕塑与空间的融合,对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多元文化及多领域的整合与重构进行了分析。

《国际视野下中国传统庭园避暑营造智慧科学化研究》一文,则在气候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问题背景下,对中国传统庭园避暑营造的科学化进行研究。此文首先介绍了其他国家在庭园环境领域的研究成果,通过引入标准庭园空气流动基本模式及庭园降温的原理及调控,对中国传统园林避暑营造进行分析,从而将园林环境营造从经验化导向科学化。

这些独特的研究维度与视角,让园林的艺术世界有了别开生面的格局。《游于园》的每一篇文章,也让读者看到了各式各样的游园者,他们在园林的世界里或陶醉于园林之美,或陷入深深的沉思……

一个跨学科的“实验”空间

园林,确乎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实验”空间,它既是造化神功,更是人类文明与创造力的象征,让人流连其中,乐而忘忧。

《游于园》一书的副标题,特意取了“园林的艺术世界”,其意图再明显不过了。在这里,园林的研究,超越建筑设计和技术营造的技术视角。园林,更是被视为一个意义丰富的艺术场所和艺术世界,是我们人类文明生活的世界。本书主编之一的何晓静老师在《园林只在小窗前》这篇妙文中论及:我们所熟悉的诗人陆游,其实也是一位园林梦想家。陆游对于“小园新晴”的人生感悟“物华心赏元无尽,剩住人间作地仙”,因园成诗,因诗成趣。作者提醒我们,大可跨越时间的河流,在陆游的文字中感受宋代文人的园居生活及其志趣。

文人造园,源于对山水的依恋,但现实中又无法走出人生的局限束缚,于是以山、水、石、植物和建筑,构建出人间乐园的基本模式,在自然与城市文明之间自修。山石花木,亭台楼阁,不仅是与古为徒,更写照出当代人的心境与追求。《游于园》这本书,既是众多专业学者的研究成果之荟萃,又能以严肃而又活泼的方式,带读者领略园林的艺术世界,理解在诗书画印的艺术传统之外,还有一个园林的艺术世界等着我们寻幽探胜。读书即游园,其中的妙趣还需读者自己去慢慢翻阅,一探究竟。

(原载《解放日报》,作者为孙梓钧)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新书荐读
下一篇: 新书荐读

相关新闻

  •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在颐和园建园270周年和“徽班进京”230周年相逢的日子,一场名为“颐和园·戏游记”的演出在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惊艳亮相。近...

  • 新书荐读

    《深圳传》叶曙明著内容简介:本书采用报告文学的形式,透过深圳人的农耕生活、时令节俗、民间艺术等,全面介绍了深圳的地理概...

  • 苏州“1元游园林”,能否激活文旅市场

    光明日报记者苏雁9月10日下午,细雨蒙蒙,苏州拙政园内游客却兴致盎然。针对团队推出园林景区门票“1折游”,其中30万游客可...

  • 咸宁市女作家协会开展文艺采风

    咸宁网讯记者杜培清、通讯员徐建英报道:近日,咸宁市女作家协会一行20余人赴通山采风。咸宁市女作协主席成丽介绍,组织采风活...

  • 建设美丽街区 居民区绿化树换了“新发型”

    咸宁网讯(记者周阳 通讯员赵丽红 陈厚润 蒋静静)7月23日,在市中心城区美丽街区创建点“白茶街区”白茶社区五组,一片忙碌...

  • 赤壁开展"绿满赤壁"行动 助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咸宁新闻网讯通讯员刘昊华报道:2014年以来,赤壁市“绿满赤壁”活动如火如荼开展,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市民纷纷走到街头、...

  • 东风舞赤壁 绿色染古城-赤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纪实

    这里,曾经弥漫过三国赤壁大战的烽火;这里,曾经留下了中外茶商云集在羊楼洞明清石板街的背影……

  • 悬在头顶的暖意

    孔帆升(通山)太阳从早到晚微笑着,从故乡山洼里升起,慢慢移,默默看,始终深情地关注着我,让我满血复活般坐在桌前,打开电脑,放段...

  • 国潮:雅韵美学的青春气息

    雅韵之美历久弥新、正逢青春,由此扮靓的当代中国品质生活,必将标识出同世界和合共生的文明新风尚。

  • 文人与书

    ○胡庆华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战时的书》里,有一段非常形象、精彩的话,是这样描述文人与书的:“如果说梅和鹤是隐士的妻和...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