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海(咸安)
当夜幕降临,路灯初上,总会见到一位身材瘦小,但精神矍铄的古稀老人,活跃在咸安冠苑小区绿色的羽毛球场上。
这是小区一条亮丽的风景线,他就是冠苑小区居民、退休干部郭西伟。
1954年10月,郭西伟出生在咸安区高桥镇刘贞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毕业后先在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咸宁市委(今为咸安区委)党校任教,后到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信息联络处和咸安区政府机关工作。
2008年10月,由于长期伏案工作,郭西伟患了严重的颈椎病,很难坚持正常上班工作。他不得不办理了内退手续,然后四处求医。无奈百药无效,疼痛感一度使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一次闲聊之中,他听说打羽毛球可以治颈椎病。于是,他购置了羽毛球工具,开始与所在小区几位退休老人一起练习羽毛球。几个月下来,病痛缓解了。有几个热爱打羽毛球的小朋友也主动加入了老人的行列,后来加入练球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他们中有的亲切地称他为“郭教练”,有的热情地喊他“郭老师”,还有的尊敬地叫他“郭爷爷”。
郭西伟置身在这些孩子中间仿佛年轻了许多,感到了愉悦。同时也感觉到了一种责任,一种希望。
2009年初,他着手组建了咸宁市第一支少儿羽毛球队“可乐少儿羽毛球队”。
通过几个月执著而刻苦的学习,郭西伟成了咸宁第一支少儿羽毛球队的第一任教练。连他的教练也对他刮目相看,也主动地帮助他辅导孩子们练球。
教练问题解决了,场地又出现了问题。郭西伟找到全市唯一一家有羽毛球场地的市电力公司负责人,恳求他们为这支球队提供了规范场地。
后来,球队在一些比赛中取得了好的成绩。影响越来越大,市青少年宫为球队敞开了大门。
每当晚霞褪去,路灯初亮,或在节假日,他就带着孩子们在场地里练球,在一旁观看的家长经常为郭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孩子的执着而落泪。
一封求助信,引出动人故事
时间长了,训练用品严重不足。郭西伟先后拿出来三万多元的积蓄,添置球服、羽毛球、球拍,有时还为孩子们购买快餐。
可他是因病内退,工资比一般退休人员要低,加上四处求医,花费了不少积蓄。面对训练器材不足,有的学生家长主动提出要交学费,郭西伟谢绝了。
有好友建议他每个学员每月收取学费,面对家长和朋友的规劝,他很坦然地说:“我当初练习打球是为了治病,健身强体,为了培养下一代成为有用之才,收钱就变味了。”
郭西伟自己动手修理球拍,每打完一场后到处寻找失落的羽毛球。一次,他看苏迪曼杯羽毛球赛,看到有的球员打了几个回合就向教练提出换球,有的还要换羽毛球拍。“这些退役的旧羽毛球和旧羽毛球拍是否可再利用?”他怀着一种试试看的心理,向时任国家羽毛球队总教练的李永波写了一封委婉的求助信。
2009年6月1日,郭西伟惊喜地收到中国羽毛球队寄给可乐球队的四大箱邮件,其中三大箱共三千枚羽毛球,一大箱共二十支球拍。
更可喜的是,其中有在苏迪曼杯担任中国队女子单打一号的王仪涵和名将卢兰用过的球拍,球拍手柄上刻有她们的名字。郭西伟一时喜出望外,热泪盈眶。孩子们也欢呼雀跃,顾不得吃饭,互相奔走相告。
一些“精明的”商家们捕捉到了商机,三番两次找上门要高价收购留有羽毛球名家的球拍。郭西伟护着球拍谢绝说:“做不得,做不得。这是国家队对基层体育的支持,卖了对中国国家队没法交代,我的良心不安,球员们会失望。”他毅然决然地舍弃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一场场赛事,催发壮美雄心
2010年7月一个炎热的中午,郭西伟冒着高温酷暑到企业为赛事拉赞助。当他走到市人民广场时,由于高温酷热和连日劳累,突发颈椎病引起高血压,晕倒在广场的草坪上。行人发现将他弄醒后要送他去医院。他说:“这是老毛病了,不打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郭西伟继续赶到一家企业,赢得一家开发商的赞助,使得全市首届羽毛球邀请赛得以顺利进行。在这届羽毛球赛上,郭西伟率领的“可乐队”一举囊括了四个组别的十二个奖杯。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第一次参赛的成功极大激励了郭西伟和他的队员们要冲出咸安、冲出咸宁、冲出湖北、冲向全国的壮志雄心。
2010年暑假的一次训练中,他不幸拉伤了左小腿的韧带和肌肉,医生嘱咐他要静养,不能从事剧烈的体力运动。然而在腿部疼痛的半年多里,郭西伟一刻也没休息,总是一瘸一拐地去辅导学生打球。
在昆明工作的儿子多次催促郭西伟去定居,和家人一起共享天伦之乐。他舍不得离开自己的球队,舍不得离开球队的孩子们。他单身一人住在咸安冠苑小区,或就近在单位食堂吃点工作餐,或在家里泡碗方便面,过着孑然一身的日子。
有些学生家长见他生活清苦,请他吃饭,或送上蔬菜他都一一谢绝。他对自己的生活很马虎,却对孩子们很严格。他时常教育孩子:“想要做事,先要做人。要打好球,先要学会做好人。作为孩子首先要懂得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和他人,认真学习功课,完成学业。”
周边不少市民也托人将孩子送到球队。球队总是利用节假日和平日放学后的时间开展训练,既不影响学习,又能锻炼身体,既塑造了良好的性格品格,愉悦了身心,还为羽毛球事业输送人才。
附近黄畈村一位家长跑到球队找到郭老师说:“我家那孩子在家里没哪个管得了,自从进入球队后,变得乖巧、勤快、尊重家人,还说自己的理想是长大后要当羽毛球冠军。我真不知道怎样感谢您老人家才好。”
每当听到这些家长们的倾诉,郭老师思绪万千,感慨不已。孩子们茁壮成长以及羽毛球新秀脱颖而出,更使他感到无比的愉悦,更有成就感。
在郭西伟和其他教练同事的带领下。队伍不断壮大,孩子们也健康快乐地成长。队员中有八十多人考上了咸宁高中,有三十多人考上了鄂南高中,有十几个人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队员陈梁代表咸宁市出席全国少先队大会,受到了胡锦涛同志的亲切接见。
一场故事会,感动一城乡亲
成功是辛勤劳动的报酬。郭西伟从2008年组建可乐少儿羽毛球队以来,亲手培训了六百多名少儿羽毛球员,他和其他同事到全区二十多所学校辅导授课。受训师生三千多人。现在球队已经拥有六名教练。除城区外,羽毛球运动从咸安城区发展到乡村,影响到赤壁、崇阳、通山、嘉鱼等周边县市。
2010年以来,球队共夺得市级冠军三十多个,2016年首届咸宁市运动会,郭西伟的团队夺得全部单项冠军和团体冠军,至2021年底,球队有六名队员都得了省冠军,还有三人在全国进入了前八名。
作为奋斗者的榜样人物,郭西伟本人先后荣获了咸安区劳动模范、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咸宁市优秀教练员、南鄂楷模和“湖北好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2018年2月,在咸宁市举办的首届故事大赛上,他真挚洋溢,真实感人的演讲赢得了130余万人关注称赞,21余万人投票认可。
他在故事大赛会上娓娓道来:“人生有很多的面对,面对疾病和挫折,要有健康快乐的心态,不要被疾病吓倒,不要被挫折打退。因为坚持锻炼,我的心态犹如青年。面对金钱、地位、要有淡然的心态。金钱地位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要守住底线,一旦刻意追求,就会陷于私欲泥坑不能自拔,淡然面对就会知足常乐。我一个普通的贫困的山里娃,有过毕业留校的喜悦,有过金榜题名的骄傲。有过任教从业的自豪,但当孩子们悄悄地告诉我:‘郭老师,我经常在梦里遇见您’;当已功成名就的学生们寄来彩照,我有一种更大的喜悦和成就感。面对生活,要有高尚的情操。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是活着不仅为自己快乐幸福,而是让更多的人一起快乐幸福,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不是生活的烦恼太多,那是我们心胸不够宽阔。不是幸福太少,那是我们不懂得生活。同样是蓝天白云,有人戴着墨镜会把它看得一场漆黑。有人戴着望远镜,觉得无限湛蓝广阔。我认为生活并不是年轻就精彩,而是精彩才年轻。”
这就是郭西伟心灵深处的真情告白,这就是一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普通人的精神高度。
编辑:但堂丹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饶红斌报道:昨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济民带领市直机关部门负责人调研香泉映月项目建设情况。 ...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周阳 通讯员彭禹希 徐刚)2月12日,市博物馆“贺新春”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将重磅推出《银宴——奥地利施瓦...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闻期骏、通讯员祝振容报道:12日,邮储银行咸宁分行根据市银监局工作部署,制订下发“信贷行为审慎年”活...
置身北纬三十度,临空鸟瞰,咸宁是一块璀璨的明珠;站在幕阜山之巅,居高远眺,咸宁是一片绿色的海洋。 走近咸宁,绿色相...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闻期骏、通讯员孔祥轶、柴倩报道:6月30日,“湖北人游新疆博州”(咸宁)旅游推介会在我市举行,新疆...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 贾真、通讯员 李艳梅报道:7日,市政府召开“中医药健康养老模式介绍与探讨”座谈会,商讨智慧养...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 柯常智报道:12日,2017年度全省262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公示期满,咸宁市11个村正式被确定为试点...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 江世栋报道:25日至26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浙商发展研究院院长王永昌率浙商考察团来咸...
本网讯 记者闻期骏、通讯员赵海波报道:昨日,我市召开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会议,部署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确保实现2018...
本网讯记者朱哲、通讯员潘勇报道:昨日,我市召开全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推动促进高校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