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娱 >> 心灵驿站 >> 正文

拥有“有底气能争气”的飞机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3-09-18 16:21

2021年11月3日,顾诵芬已是坐在轮椅上的鲐背老人。当他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章和证书时,台下掌声雷动。

大会后,习近平总书记走向行动不便的顾诵芬院士,同他再次握手,亲切交流。

颁奖典礼闭幕之后,敏锐的记者向顾诵芬问道:为什么会选择航空这个领域?为什么会在这个事业上奋斗一辈子,直到现在依然坚持工作?顾诵芬的回答意味深长:“选择航空研究,源于自己的儿时的一个梦想,一个和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梦想。这个梦想出现在我脑海的时候,我只有7岁。”

童年的记忆总是铭心刻骨,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选择。顾诵芬就是这样。7岁时那如噩梦般的一场轰炸,好像一下把他炸醒、炸大。也因为这,催生了他毕生为之献身的梦想。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开始。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肆无忌惮地盘旋在中国东北、华北的领空,轰炸中国兵营之时,顾诵芬正在燕京大学附属小学读书。7月28日,日军出动了他们的轰炸机编队,目标就是驻扎在南苑的中国29军军营。而29军的驻地,距离顾诵芬家所在的蒋家胡同3号院,最多不到两千米。顾诵芬对那一幕终生难忘:“剧烈的爆炸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了。我连忙跑出房间,只听见天上不断传来巨大的轰鸣声,抬头望去,日本人的轰炸机排着整齐的编队向西飞去。”

“为什么日本人的飞机这样野蛮?我们怎么没有飞机回击?!”此刻,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飞机,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轰炸我们的国土,我们就只能受欺负。“中国只有强大起来,才能抵御外侵。”顾诵芬暗暗发誓,“一定要搞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飞机!”

1947年17岁的顾诵芬高中毕业,他分别报考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三所大学填报的都是航空专业。结果,顾诵芬被三所大学同时录取。最终,他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

1951年,朝鲜战争打得异常惨烈,志愿军急需空中的掩护。面对国防建设的需要和资金短缺的矛盾,国家领导人下了很大的决心,要排除一切困难,把航空事业搞起来!几个月后,航空工业局(代号第四局,简称四局)正式成立。新中国的航空事业就此启航。

当时,航空工业局隶属于重工业部,号召所有航空专业的师生赶赴东北,尽快开展我国自己的航空工业研究与建设工作。

这个号召正是顾诵芬期盼已久的声音。这一年8月,21岁的顾诵芬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属于祖国的时代。顾诵芬说:“1951年初我要毕业的时候,正碰上抗美援朝战争需要飞机,所以国家决定要建航空工业。当时,我们学校的系主任跟我说你就留在交大吧。我跟母亲一说,母亲当然高兴,但是当时国家的建设形势是急迫的,是放在首位的。所以当时把上海的大专毕业生都集中在交大学习了一个多月,学习的主要题目,就是怎么样为人民服务,怎么能毕业以后服从分配,参加国家的建设。”

顾诵芬到航空工业局报到以后,被分到生产处,当时航空工业局的生产处处长是徐昌裕。航空工业局的办公地址没放在北京,而设在沈阳。

1952年,航空工业局机构调整,成立了飞机技术科,即第一技术科,主管各飞机厂的设计科以及飞机制造的工艺技术问题,由徐舜寿任科长,顾诵芬被调到了第一技术科当技术员。1956年8月,国家《关于成立飞机、发动机设计室的命令》终于发布了,决定从1956年8月15日起,在112厂、410厂分别成立飞机、发动机设计室。任命徐舜寿为飞机设计室主任设计师,叶正大、黄志千为副主任设计师。

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机构——沈阳飞机设计室横空出世。26岁的顾诵芬作为首批核心成员,担任气动组组长。当时飞机生产线虽有苏联援助,但自行设计却是禁区。顾诵芬认为:“仿制而不自行设计,就等于命根子在人家手里。我们必须设计中国人自己的飞机!”壮志凌云。顾诵芬一生立志让中国人自己拥有“有底气、能争气”的飞机。他直接组织和参与了低、中、高三代飞机中的多种飞机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他以对祖国的赤子之心,捧出了我国喷气式飞机设计和空气动力学研究的累累硕果……

在《我的飞机设计生涯》一书中,顾诵芬动情地说:“歼8是‘连滚带爬’搞出来的。”一直以来,外界(包括广大的空军指战员)都亲切地赞誉顾诵芬为“歼8之父”,但顾诵芬不愿意别人这样称呼他。歼8系列飞机是中国航空自主研制的一代传奇。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轨迹上,歼8站在了自主研制的起点,共衍生16种型号和技术验证机,捍卫中国领空长达半个世纪。

顾诵芬说:“我只想对年轻人说,心中要有国家,永远把国家放在第一位。”

“大型运输机和大型客机有70%的技术可通用,通过实施大型运输机项目,将提高我国在大型飞机的气动力、机体结构设计、发动机、航电设备以及材料和制造技术等方面的研制能力,为大型客机的研制创造条件。”这是顾诵芬在2006年7月份参加一次高层会议上的发言。2006年夏末,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意见,大飞机专家论证开始了,顾诵芬是论证会三位主持者之一。

2013年1月26日,中国新一代战略军用大型运输机运20首飞成功。2017年5月5日,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顾诵芬的设想得以实现,中国的大飞机已经展翅翱翔,必将飞得更远。

在2021年9月举行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习近平总书记对“战略科学家”的定义是: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顾诵芬就是这样的“战略科学家”。

2021年11月3日,顾诵芬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荣获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荣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国之栋梁,为“战略科学家”立下了鲜明的标杆。

1986年10月顾诵芬到航空工业科技委员会工作后,总是高瞻远瞩,紧盯世界航空科技前沿。他注重理论研究,为重大项目决策、实施建言献策,推动了航空装备和技术发展。当前,面对各种“卡脖子”的技术短板,如果没有以强烈爱国精神争生存、求发展,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迎头赶上的。

顾诵芬院士说:“参加两院院士大会,聆听总书记的讲话后,整夜没能合眼,感觉压力很大,一直在思考航空工业到底要如何突破‘卡脖子’的关键专业和技术问题。”他认为,作为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惟有胸怀祖国,才可能认识到“卡脖子”技术问题不解决,就会使得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受制于人;惟有从这种生存意识和危机意识中激发精神力量,才会坚定不移地通过创新寻求突破,化不可能为可能。像静水深流,静水里涌动报国的火,似大象无形,无形中深藏着强国梦。

(原载《北京日报》)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新书荐读
下一篇: 新书荐读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