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娱 >> 心灵驿站 >> 正文

湖山之作体现了优美的风景文学意境与中国特色审美观—— 三山五园的诗意表达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4-08-19 16:48
《湖山集翠颐和园地区历代文人诗文合集》夏成钢 编著 北京出版社

《湖山集翠》的编写,源自我的一个想法,那就是为系统研究北京三山五园而做充足的准备。历代关于三山五园地区的诗文是如此丰富,相关史料浩如烟海,本书所汇集的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可谓冰山一角。

这种“搜尽奇峰打腹稿”的方式,使得本书的出版一再拖延。不过,我在搜集诗文的过程中也收获颇丰。新史料、新视角、新方法是推进史学研究的主要途径,这些途径同样适用于对包括三山五园在内的中国传统风景园林的研究。在这种研究当中,史料实为第一要素。细读书中的诗文,我们就会发现,历史上的颐和园及其周边环境,远比现在所知的丰富多彩。颐和园地区如此,整个三山五园地区更是如此。

《湖山集翠》并不是简单的史料汇编,诗文搜集、筛选的背后,依托的是对相关课题的学术研究。比如,在搜集耶律楚材有关“湖山”的诗文时,我首先研究了耶律楚材和他的家族,研究了《湛然居士文集》及相关文献。特别是王国维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让我豁然明白“闾山”与瓮山、玉泉山的隐喻关系,这也成为我对耶律楚材诗文筛选的依据。否则,仅凭直觉和诗文的字面意思,很难确定耶律楚材的哪些诗文是与颐和园地区相关的。类似的情况,在书中比比皆是。

对诗文史料的甄别、辨伪也是编撰本书的重要环节。如西湖(今昆明湖)、玉泉山、金山、瓮山、望湖亭等景观,全国各地同名者甚多,而涉及这些景观的诗文更是成千上万。要从中准确选出与颐和园地区相关的诗文,就需要对史料一一比对,理解诗意后再行定夺。辨伪更需要深思与缜密,如我在序言中提到的关于《帝京物略》问题。在筛选诗文时,我还与官史、笔记等文献做了参照性的比较,这种比较使我发现了许多早已成为“公论”的错误,如《宛署杂记》关于瓮山圆静寺的记载;又如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以往给人的印象是这里为君王独享的禁区,而大量诗文却展示出昆明湖区域存在着平民共享性。这些发现都为三山五园的研究带来了新视角与新判断。

在诗文之前,我编写了诗文作者的小传,希望以此来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诗文。这些小传的字数虽少,编写的工作量却很大。尤其是许多诗文作者并非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留下的信息极为有限。因此,编写小传就变成了一项考证整理的工作。

诗文整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要做到“气沉丹田”实属不易,寻诗积累、编织成“裘”,远比预想的复杂。好在初心未泯,锲而不舍,终成此书。

书题中的“颐和园地区”,是指历史上昆明湖变迁所影响的区域。颐和园不是孤立存在,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园林,它是在昆明湖演变的大环境下历史文化叠加的结果。这一过程的很多细节就被记录在历代诗文之中。

书中辑录了1337首诗词、73篇笔记,涉及635个版本的文集、别集,时间从金、元、明至清末民初,跨度700余年。这些文字有着珍贵的历史、文化与社会价值,长期以来被湮没在书山文海之中,有如散落湖山间的孔雀羽毛,将其积攒编织起来,足以为颐和园这座世界遗产披彩。“积攒”工作始自20世纪80年代,日积月累,故名“湖山集翠”。

一般读者对颐和园的认知常常会受到颐和园大墙的局限,事实上这种“墙里观景”的局面仅仅是近百年的事情,而在更远更久的时间长河中,这里是一片宏大辽阔的风景区。它西自玉泉山,东至瓮山,一汪湖水流动其间。自金元开始,人们就将这“一湖两山”作为一个整体单元来游赏。水是灵魂,它历史性地从玉泉山下逐渐移至万寿山麓,景随水而盛,诗由景而发。

在湖水移动的轨迹上产生了历代大型皇家园林:元代大承天护圣寺、明代大功德寺、清乾隆清漪园、清光绪颐和园。这些园林也带动玉泉山、金山、红石山、瓮山(万寿山)的风景开发,促成了大有庄、六郎庄、万泉庄等地田园风景的兴盛。历代诗篇就诞生于这些景观、景物之中,诗人们在这里挥洒笔墨,讴歌湖山,将美好愿景与情感投入其中,也积淀出今日颐和园地区风景的文化气质。

这些诗文作者大多是当时的社会文化精英,其中不仅有久居帝都者的春觞秋咏,也有偶尔进京者的畅怀高歌,“一湖两山”成为朝野文人争相展示风采的舞台。这些作者几乎都有自己的诗文结集,因此湖山之作也就组成了各个时代文化成就的一部分。同时他们大多在朝为官,参与了国家各个层次的管理,咏叹之间不可避免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政治导向,也反过来影响了这一地区的发展。

与正史的简略相比,诗文表现出的风景园林更加形象生动、清晰入微。细细品读,昔日景色如在眼前,往事不再如烟。

颐和园地区是首都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区域之一,这些阶段性的变化轨迹声情并茂地展现在本书中。具体而言,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丰富的风景园林史料。早期“三山五园”地区的历史资料稀缺,而这些诗文提供了直接史实,如耶律楚材瓮山别墅、大承天护圣寺与瓮山泊、大功德寺、瓮山圆静寺、金山风景等,不一而足。尤为珍贵的是收录的朝鲜史料,不仅有已为人熟知的明代信息,还有清漪园、颐和园时期的园林细节,大大弥补了国内史料的空白。研究者、爱好者可由此顺藤摸瓜,展开更多的研究课题。

二、优美的风景文学意境与中国特色的审美观。在北京西北郊风景中,并没有什么奇峰异水,那么它美在何处?历代诗文给出了一系列的答案,并形成一种系统的审美观。以今日之全球化视野读来,更能感受其中的中国特色。如袁中道的《西山游记》,描述了由西湖大堤至玉泉山途中的诗画意境与审美情趣,成为今日文学基础教育的经典。这样的特质充满在书中的字里行间。如果携文身游,会对这一地区的山水之美有更深的认识。

三、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由于这一地区历代为皇家活动集中地,这些诗文自然带有国家层面的时代烙印,如元代诗文的豪迈宏大,与其疆土辽阔、赫赫武功相一致;明初的激情与仁宣之治相呼应;嘉靖年间的借景颂圣又是这一时期“大礼议”斗争的投影;具体还有嘉靖二十九年俺答蒙古的入侵,是北京以及明代史上的大事件,诗文中记述了焚毁玉泉山的情况,这在正史中仅是几字而已;到清代几乎重复着历史的轮回,尤为突出的是清末,“三山五园”的焚毁又让这一时期的诗文充满悲愤,以及对国家复兴的企盼;民国时期更为鲜明,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各种新文体,新诗、白话文、散文纷纷将这片湖山纳入笔下,让人感受时代的变迁。

(原载《北京日报》,作者为夏成钢)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遨游书海享清凉
下一篇: 新书荐读

相关新闻

  • 史料之真,展现党史之厚重

    【一线讲述】史料之真,展现党史之厚重讲述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院长、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 新机遇与新可能:数字人文视野下的历史学

    本刊组织几位作为数字人文引入历史学科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的青年学者,围绕数字人文与历史学发展这一主题进行研讨,从...

  • 历史的水滴,折射出时代的缩影

    乔治·R.R.马丁的历史奇幻小说《冰与火之歌》就是以这种视点人物写作法解构了宏大史学,每章名称均为一人物名,该人物便是...

  • “文化痴人”毛彦斗:择一事而终一生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查生辉王恬特约记者孔帆升通讯员谭崇飞实习生费霖好有人说, “痴”是一种病态的专注。当年冬天,为征集李...

  • 通山本土作家出版文集

    咸宁网讯全媒体特约记者徐大发、通讯员阮长兴报道:日前,通山县本土作家吴世湖的民间故事集《风物撷英》在县人民广场举行,...

  • 新书荐读

    《中国古代外交导论》朱小略著   内容简介:厘清古代中国外交嬗变历程,学会看懂三千年世界交往关系,洞悉世界外交风云内在逻辑。

  • 咸宁市著名学者李城外应邀到北大讲学

    咸宁网讯(通讯员 李小蒙)6月24日,我市向阳湖文化和五七干校研究专家、武汉大学兼职教授李城外应邀到北京大学讲学。

  • 【《道德立世 学行师范》——读朱希敏著《朱廷立传》】作...

    朱廷立,通山籍迄今通过进士及第而获官品最高者,亦是唯一以著作《盐政志》被收入《四库全书》的通山学人。民间流传着许多关...

  • 新书荐读

    《敦煌岁时节令》内容简介:本书将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节日与敦煌的壁画、彩塑和文献相结合,呈现了古人的民俗、礼俗和日常...

  • 让长征精神代代传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尽管时隔86年,但伟大的长征精神,却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披荆斩棘,去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