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绿色崛起战略,是咸宁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出路所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推进发展理念、思路举措、体制机制等全面创新,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发展质效提升 厚植发展动能
嘉鱼代表团与会代表一致表示,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战略,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有利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效。
党代表胡春雷说,嘉鱼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园区特色化、企业高效化、 产业集群化、项目扎堆化发展,增强发展后劲。积极培育以高端缆索、汽车零配件等为主体的先进装备制造,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循环经济等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党代表胡本强建议,结合本地实际,要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每年引进一批投资过10亿元大项目, 加快打造纺织、冶金、建材、装备制造4大百亿产业集群。实施品牌强工工程,研究出台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扶持政策,推动管材、冶金、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产品升级、管理升级和价值链升级,打造一批自主品牌,培育一批大中型企业,全县新创国字号工业品牌。(记者 刘玉关)
立足咸宁特色 打造创新品牌
“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企业来说,就是要加大研发力度。”党代表李良说,天龙黄鹤楼酒业咸宁有限公司正在研发的一款低度、营养桂花清酒为例,能当酒喝又不伤身,既考虑了市场需求,又结合了咸宁特色,就是企业不断进行产品创新的成果。今年12月,该产品已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且已经申报国家发明专利,预计明年5月将全面量产。
李良说,黄鹤楼酒业作为工业企业,如何与其产业进行有机结合,一直是黄鹤楼人积极探索的方向。据介绍,该公司利用厂区环境优美的特点,正申报国家4A旅游区,所有的规划、招标全部完成,目前正在开工进行建设,明年将完成申报工作。
对于未来五年的发展前景,李良信心满满:“根据《报告》中所提出的规划,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黄鹤楼人有理由也有信心实现企业税收一年翻一番、两年再翻一番的目标,为咸宁的跨越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记者 郭蓉)
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
党代表刘子恒认为,咸宁正逐步从“招商引资”进入“招商选资”的新阶段。过去,很多地方招商是来者不拒,为的是把产业园填满。这种盲目的招商方式,带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造就不少烂尾项目、停摆项目、僵尸项目,反而对地方发展起到负作用。现在,一些地方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招商从来者不拒到加以选择,从只重数量到也重质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科学进行招商。
刘子恒建议,市政府提出的专业招商、精准招商、基金招商的方向,也说明咸宁招商引资向更追求质量方面转变。咸宁今后在招商引资上加道槛,完善项目引进机制,着力引进符合咸宁市情,能够主导咸宁未来产业发展的项目,扩大有效投资。(记者 黄兰芬)
加强政策引导 加大财政投入促进企业科技创新
党代表刘宁认为,促进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就要增强企业创新意识,加强政策宣传,通过有针对性地到企业去指导、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把政府关于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宣传到位。要发挥财税杠杆的作用,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平台,采取鼓励与高校合作的方式来建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政府通过认定省级创新研发中心、市级创新研发中心,给予资金扶持。另外,要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加大财政的科技投入,用项目支持的方式,支持一批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引导投资公司向科技型企业投资;鼓励企业到资本市场挂牌融资;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企业挂牌融资,减轻企业再挂牌融资过程中产生的经济负担,实现企业“零成本”挂牌融资。最后,还要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业务部门的指导,指导企业申报科技项目,指导企业去争取国家、省级支持企业创新的项目资金;推进产业合作,加强企业与高校的“联姻”,把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力量引入咸宁,通过相关政策吸引高校人才到咸宁为企业提供服务。 (记者 徐浪)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党代表们这么说】发挥资源优势 做大旅游产业
下一篇:
【咸宁市第五次党代会特别报道】谋划“成长坐标”提升城乡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