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脚盆鼓是赤壁市流传3000多年的一种民间打击乐器,它起源于先楚,植根于赤壁人民的生产、生活及礼仪风俗。它的形成、成熟和发展既生动地展示了先楚文化的鲜明特征,又充满了与中外驰名的三国赤壁之战相联系的传奇色彩。
《赤壁民族宗教志o风俗》记述:盆鼓起源于故楚山地居民祭祀、娱乐诸神。祭祀时,土居人饰兽面羽衣,击木娱神,木盆出现后,便鼓盆跳舞娱乐鬼神。
《楚辞章句》称:昔楚国南郡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拊鼓"、"交鼓"、"会鼓"、"修革召 鞞鼓",这些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楚人对击鼓的不同称谓。
《楚文化史》中载:"民间祀神所用的乐器,据《九歌》所记,以鼓为主。盛装登场的巫,合着忽徐忽疾的鼓点,舒喉而歌,拂袖而舞。"上述这些记载,清楚反映出赤壁脚盆鼓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演变进化过程。
此后赤壁脚盆鼓在流传过程中进一步演变成适合祭祀、生产劳动、民间游艺活动等场合的主要打击乐器,并且形成相延不绝的"一丁一鼓"传承遗风,这是赤壁脚盆鼓区别于中华其它鼓类的最显着特征。
赤壁脚盆鼓是赤壁地方民间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礼仪习俗活动中被广泛使用的打击乐器,长期以来为赤壁人民所喜闻乐见。
赤壁脚盆鼓应用于祭祀活动多沿习西周、春秋战国的楚风楚俗。古代的祭孔大典,祭城隍神,今已不多存在,近代的庙会、打鼓救日、打鼓救月等演奏活动在民间偶有所见,随着科学文化技术的普及与提高,打鼓救日、打鼓救月等活动也濒临灭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恢复的寺庙庙会活动,由于信民数量有限,规模很小,演奏活动也难以见到赤壁脚盆鼓群涌相聚的热烈场面。
赤壁脚盆鼓还广泛应用于山区的垦山劳动,如"挖山鼓",翻地劳动;如"挖地鼓",丘陵、平原地区的薅草劳动,如"薅草鼓"。
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赤壁脚盆鼓展开的搜集、整理、加工、创作及作品,思想表现力强,艺术价值高,受众反响大,社会影响广。
2007年赤壁脚盆鼓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0年5月9日,由赤壁市群众艺术馆编排的 《赤壁盆鼓》节目赴京参加第二届全国中老年优秀文艺节目汇演,从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老年文艺团队二十多个节目中脱颖而出,荣获了大赛的最高奖项(凤凰金奖),这也是湖北省在此项目上第一次荣获金奖。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嫦娥文化之乡──咸安
下一篇:
通山山歌山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