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9专题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最新动态 >> 正文

勇毅笃行七十载 迈步奋进新时代——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咸宁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19-10-30 08:39

咸宁市统计局

咸宁, 东邻赣北、南接潇湘、西望荆楚、北靠武汉,东西交汇、南北贯通。既是“1+8”武汉城市圈的核心成员和鄂湘赣“中三角”的节点城市,也是万里茶马古道的发源地和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长江流域公园城市。1998年撤地建市,市区面积10023平方公里,现辖一区一市四县,常住人口254.33万人。

七十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咸宁人民在这块历史悠久的红色土地上锐意进取,把贫穷鄂南建设成了小康鄂南。七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但对咸宁而言,是广大干部群众一路开拓、一路奋进的70年;是全市社会经济一路突破、一路跨越的70年。短暂的70年,我们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外经济日趋活跃,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各项社会事业成就斐然,绘就了香城泉都振兴崛起、化茧成蝶的壮丽画卷。

从百业凋零到繁荣昌盛

综合实力跨越发展

1949年咸宁解放时一穷二白,百业凋零、民不聊生。70年来,咸宁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一届接着一届干,经济基础逐步夯实,经济规模稳步扩大,发展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发展。

经济总量不断攀升。1949年咸宁地区生产总值0.91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9.97元,生产力十分低下。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咸宁经济曲折发展,1949-1978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仅4.9%;改革开放尤其是撤地建市后,咸宁经济阔步追赶,1997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100.06亿元),2005年突破200亿元(204.22亿元),2008年突破300亿元(369.88亿元)后,此后一年上一个新台阶,2015年进入千亿元俱乐部(1030.07亿元),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62.42亿元,按不变价计算,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是1949年的180.3倍,年均增速达到7.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655元(折算成美元为8108美元),按照世界银行2019年的标准,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标准。

财政实力大幅提高。1965年,咸宁专区正式成立,当年全部财政收入仅为0.20亿元,1978年增加到0.58亿元,1965-1978年均增长8.5%。改革开放后,198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1.23亿元),1998年达到7.25亿元,1978-1998年均增速为28.7%;200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0亿元(11.10亿元),党的十八大以后,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139.49亿元,年均增长13.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91.32亿元,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从农业主导到三产协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咸宁是经济结构比较单一的农业地区,农业处于经济支配地位。70年来,我市经济结构经历了以农业增长为主动力的低速增长阶段、工业快速增长为主动力的较快增长阶段和二、三产业拉动经济稳定增长的新阶段。

农业从传统劳作迈向现代高效。1949年咸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种植业的比重达到74.6%,传统农耕方式使生产力十分低下。十八大以后,咸宁市委、市政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建设国家(咸宁)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农业高新区为机遇,坚持粮食生产与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两手抓,以 “名、特、优”产业助推农业现代化。2018年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4家,“三品一标”达到418个。咸宁农林牧渔业逐渐从“小、散、弱”向“高、精、强”的战略定位演变发展,现代农林牧渔业建设步伐加快。201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29.49亿元,农、林、牧、渔业占比分别为50.7%、7.0%、18.8%、16.1%,与1949年相比,农业占比下降了27.9个百分点,林业、牧业和渔业占比分别提升了3.1、3.5和14.0个百分点,2018年全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6.88亿元,比1949年翻了4.2番(按不变价计算)。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和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增强。2018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87.01万千瓦,是1962年的232.9倍。2018年,全市机耕地面积达到273.99千公顷,机械播种面积99.01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202.53千公顷。随着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快速增长,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上升,农业机械服务范围逐渐延伸到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

生产经营模式现代化。改革开放前,我国主要采取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农业组织形式,经营主体(主要为农民集体)、经营形式和经营体系(主要为集体经营)都较为单一。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成为主要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农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生产和经营。“龙头企业+农户”、“农民合作社+农户”、“专业大户+农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形式不断成长。截止2018年,全市种植和畜禽养殖大户5502户;家庭农场实现从无到有,发展到76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94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发展到48512户,现代化的经营模式带来农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各项农副产品都有较大增长。2018年全市粮食产量123.87万吨,年均增长2.12%;蔬菜、油料、茶叶、水果产量分别为243.26万吨、15.94万吨、5.48万吨和23.18万吨;2018年生猪出栏226.48万头;水产品产量21万吨。

工业从手工作坊迈向先进制造。解放初期,咸宁工业都是手工作坊,年产值不足1千万元。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展开,咸宁工业以国有和集体企业为主逐步发展,1952年全市国有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60.1%,集体工业产值占比达到39.9%。到1978年,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671个,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10亿元,其中国有工业产值占比达到81.1%,集体工业产值占比18.9%。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非公经济比重大幅度上升。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有工业产值占比仅为0.1%,集体工业产值占比0.4%,与1978年相比,国有和集体工业产值占比分别下降了81.0和18.5个百分点。

工业强势崛起。2010年咸宁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0%(达到41.5%),逐步形成冶金建材、纺织服装、机电制造、食品饮料、森工造纸、电力能源等六大支柱产业。2018年六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59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70.7%;完成工业总产值1440.64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4.4%。十八大以后,咸宁加快推进省级战略咸宁实施,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着力供给侧改革,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以咸宁国家级高新区创新引领,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咸宁工业,实现咸宁制造向咸宁智造转变。2018年全市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47.3%,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46.6%,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制造业投资14.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32家,覆盖了全部41个工业行业中的33个行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00家,占规上工业2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9.92亿元。目前咸宁有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瀛通电子有限公司,有产值过百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湖北金盛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590.3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3.3%。其中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14.4%,逐步形成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医药健康等五大现代产业,2018年,全市五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26家,占全市规模以上的比重为45.7%,完成的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42.1%和44.6%。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增强。

服务业从传统弱小迈向新兴强大。建国初期至上世纪70年代,生产资料行业优先发展,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1952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仅为0.21亿元,到1978年也只有0.83 亿元,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14.1%。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生产、生活的服务需求明显扩大,交通运输、批零住餐等传统重点行业迅速发展,现代服务行业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蓬勃发展。十八大以后,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文化、健康、旅游等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市新兴服务业迅速崛起并不断壮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1993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10亿元(10.99亿元),2008年突破100亿元(127.08亿元),随后每三年突破一个百亿元级数。2018年全市服务业登记注册主体16.26万家,占全部市场登记主体的比重达82.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81.91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9.8%,成为我市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2018年全市第三产业税收收入57.79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50.7%,实现增加值512.71亿元,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44.7%,其中交通运输业、批零住餐业等传统服务业2018年增加值分别为41.71亿元和120.73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3.1%和8.9%,而包含软件信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新兴行业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32.08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9.7%,超过了传统行业占比。按不变价计算,2018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是1952年的349.1倍,比1978年翻了6.3番,其中1978-2018年年均增长11.4%。

产业结构从单一产业转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咸宁发展的目标主要是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第一产业占绝对主导地位,二三产业非常薄弱。1952年咸宁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9.6:3.6:16.8,1982年以前我市经济一直以农业农村为主,占国民经济的一半以上;1982-1986年,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徘徊期,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占GDP比重此消彼长;1987-1998年,工业占GDP比重稳步上升,1996年第二产业占比超过第一产业,经济增长以工业为主, 产业结构完成了第一次优化,标志着咸宁进入工业化初级阶段,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3.4:35.8:30.8;咸宁撤地建市后,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1999年咸宁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0.8:36.7:32.5,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完成了第二次优化,标志着咸宁经济增长进入由第二、三产业带动的新时期;此后咸宁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2010年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下降到20%以下(19.4%),到2018年,咸宁三次结构比为13.7:48.7:37.6,与1952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65.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45.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20.8个百分点。

从物资紧缺到丰富多样

消费市场蓬勃发展

消费规模迅速扩张。建国初期商品短缺,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0.23亿元。经过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流通体系不断完善,城乡集市贸易、城市商业综合体等商业经营新模式、新业态新方式层出不穷,商品市场走向多元经营。 1989年、2002年、2007年、201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先后突破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500亿元大关。2018年全市共有限额以上零售业法人企业222个,城市商业综合体10家,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10家,201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6.18亿元,年均增长12.0%。

电子商务迅猛发展。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基础网络设施在城乡不断完善,网络销售方式和消费模式迅速兴起,有力促进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截止到2018年底,全市工商部门登记的电商企业达740家,网络经营主体1239户,网络交易额突破150亿元,电子商务快递件1379.6万件;全市6个县市区中通山、赤壁、通城3个县市纳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咸安、崇阳、嘉鱼3个县区纳入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现了电子商务进农村市域全覆盖。2016-2018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年均增长41.0%。

对外贸易不断拓展。1985年我市对外贸易实现零的突破,1995年开始从境外进口商品。70年来全市出口由煤、钢材等原材料产品逐步向服装纺织、医保等轻工产品及机电产品过渡。党的十八大以后,咸宁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积极落实中央“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拓展贸易地区,进出口总额不断刷新新纪录。1989年全市出口总额突破千万美元大关,2007年进出口总额突破1亿美元,201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5.56亿美元,其中对外出口4.60亿美元(按人民币计30.40亿元),年均增长9.6%。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13.46亿元,占全部出口的44.3%。在出口产品中,机电类产品10.7亿元。

从满目疮痍到香城泉都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城镇进程不断加快。解放初期,咸宁还是结构单一的农村地区,1949年全市总人口101.5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4.94万人,占总人口93.5%。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城镇建设步伐加快。1998年咸宁撤地建市伊始,城市建成区(含县市区)面积仅56.5平方公里,城市功能极不完善。党的十八大以后,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制定并实施全域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注重城乡区域互促共进,中心城区、咸宁高新区、县市城区面貌一新,对人口的吸引力增强。2018年,全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占全部投资的22.2%,城市建成区(含县市区)面积扩展到163.33平方公里,新增海绵城市规模2.3平方公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7.75公里,咸宁公交通过国家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验收;全市户籍人口305.14万人,常住人口254.3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7%。

美丽乡村不断涌现。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乡镇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乡村综合环境整体有了较大提升。2018年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到86.69%和95.31%。以田园综合体为抓手,推进“美丽田园”行动,高标准建设美丽示范乡村,目前全市共创建国家级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乡镇32个、省级生态村380个。以咸嘉生态文化城镇带、幕阜山绿色产业带和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为重点的“精而美”特色小镇建设稳步开展,嘉鱼县官桥镇“新材料小镇”成功入选国家级特色小镇,贺胜桥镇打造的基金+鸡汤“双J小镇”和赤壁赵李桥镇砖茶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20个特色小镇成为首批市级重点培育对象,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和支撑点。

现代交通不断完善。解放初期,咸宁城区道路狭窄,农村只有泥泞小路,公路凹凸不平,铁路车站破旧不堪。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功实施,让解放前所建公路绝大多数得到恢复和改善,港口、码头、车站得到整治建设;改革开放以后,我市交通建设逐步加快,先后经历了公路、高速、城铁和高铁时代。京港澳高速、武深高速、杭瑞高速、大广高速和京广高铁、武咸城铁、京广普铁等在境内纵横交错,2018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6530公里,比1978年增加13632公里,年均增加340.8公里。形成了“县县通高速路、乡镇通二级以上公路、村村通客车”的交通格局。128公里长江黄金水道上,嘉鱼和赤壁长江大桥正在加快建设,咸宁机场正在筹建,“公铁水航”立体综合区域性交通枢纽正在形成。

互联互通不断推进。2018年,咸宁邮电业务总量达到29.26亿元,比1978年翻了10.2番;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228.41万户,比1999年翻了6.3番;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到66.71万户,4G无线网络实现了全覆盖。2018年咸宁市政府大数据中心建成,开启了智慧咸宁的建设之路。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十八大以来,咸宁着力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打造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先后建成6个国家湿地公园、2个国家森林公园、7个省级森林公园和1个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等荣誉称号,2018年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75.09,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为优。通过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加大对长江咸宁段和幕阜山片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全市393.3万亩天然林、245.8万亩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管护,2018年全市湿地面积125.79千公顷,森林覆盖率50.44%。通过推进长江大保护环境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完成37个非法码头整治,退腾复绿4035亩,恢复长江岸线6.6公里。通过关停矿山和拆除养殖“三网”,山更青、水更绿。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逐步优化城乡一体化空间布局,重点建设“一城十区二十景”,在全省率先实施低碳化公交,公共交通、公共服务等低碳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2.6%,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优建美长江流域公园城市有序推进。

从粗放经济到绿色崛起

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咸宁围绕率先建成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的目标要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采取有力措施节能降耗,转换绿色动能,着力打造大旅游、大健康、大文化等绿色生态产业。

节能降耗措施有力。随着环保惩治力度加大、现代工艺技术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不断提升。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达到43.66%;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综耗全面下降,2010-2018年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43.21%;2018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仅增长4.70%,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5%,“十三五”前三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8.56%。

旅游发展推陈出新。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咸宁人民把家乡打造成山青水秀、洞奇泉美的旅游胜地。从美丽乡村到特色小镇的建设,从田园综合体到旅游景区的提档升级,从历史传承到红色文化的挖掘,咸宁旅游资源不断推陈出新。2018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到670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42亿元。2012年,咸宁获评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目前正在全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健康产业布局成形。咸宁生态环境突出,地理交通便利,再加上通城、崇阳等地的中药种植产业和医药生产企业已颇具规模,为打造健康产业提供了基础。目前咸宁大健康第一产业主要以绿色食品和中药材种植为主;第二产业主要以食品和饮料、医药和医疗器械制造为主;第三产业则聚焦养生和体育健康服务业。2017年,咸宁被授予“中国养生地”称号,获批国家医养结合示范区、国家森林养生示范区。在湖北省“十大重点产业”战略布局中,咸宁被重点定位在康养产业。

文化产业方兴未艾。咸宁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咸宁市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精细谋划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加大文化企业招商力度,加快文化娱乐转型升级,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创产业园区和诗经文旅小镇。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互联网数字文化,大力扶持绿色印刷、文化创意、影视文化产业和文化总部经济。全市80%的文化娱乐经营单位完成转型升级,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98个,实现营业收入83亿元。

从发展落后到全面进步

社会事业欣欣向荣

教育事业成果丰硕。解放初期,我市教育水平低下,人口文化素质差。1993年全市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5年基本完成了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近年来,全市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实施“9+3”免费教育。2018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为100%。在巩固提高基础教育的同时,咸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开展创业就业培训。咸宁职业教育(集团)学校、湖北商贸学院咸宁校区等高等教育院校先后建成落户咸宁。2018年全市共有各类学校526所,在校生42.46万人,其中小学361所,在校学生23.60万人,普通中学148所,在校学生13.9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类学校)15所,在校学生1.61万人。

科技创新阔步前行。解放初期,咸宁的科技创新一片空白,人才匮乏,生产力低下。70年来,咸宁优化科技发展环境,通过“引智入咸”,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创新主体,聚集科技创新资源,用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和工业的高质量发展。2018年全市院士专家工作站达56家,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个、校企共建研发中心7个。省级技术创新平台19家,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市级技术创新平台193家,市级产业研究院8家,市级技术创新产业联盟1家。全年转化科技成果53项,申请各项专利376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212件。

卫生事业成效显著。解放初期,我市医疗卫生水平低下,全市卫生机构287个,病床30张,卫生技术人员734人。经过20多年努力,咸宁市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1978年末,全市卫生机构275个,床位数4522张,卫生技术人员5084人。十八大以后,全市加大公共卫生领域投入,健全医疗卫生体系,加强医联体建设,逐步建立医疗服务智能监管系统。2018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340个、床位数14657张,分别是1949年的4.7倍和488.6倍,每千人拥有的床位数5.76床;卫生技术人员22070人,是1949年的30.1倍,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917人、注册护士7817人。随着公共卫生保障工程的实施,妇幼健康服务体系的完善,人口健康平台的建设,医养结合新模式的先行先试,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2018年咸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7.9岁,孕产妇死亡率为2.92/10万。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70年来,我市不断挖掘和扶持民间戏曲、民间艺术和文化遗产,抓好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工作。着力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小康建设,加快县(市、区)“四馆三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抓好农家书屋管理,实施重点古民居维修工程。目前,全市共挂牌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132个,新建、改扩建基层文体广场3600余个。市美术馆、嘉鱼非遗馆、通山博物馆、通城文化馆相继建成开馆。85处古民居入选《咸宁市古民居保护名录》,赤壁羊楼洞、新店明清石板街成功列入“万里茶道”中俄蒙三国联合申遗名单,通山木雕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崇阳县、赵李桥镇、通羊镇入选“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目前完成34000户“户户通”和911个行政村“村村响”工程,全市广播综合覆盖率100%,电视综合覆盖率99.9%。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立“书香咸宁”官方微信号,开通数字阅读、领读听书服务,不断提升城乡居民阅读指数。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措施,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展演,创作了一批具有咸宁特色、弘扬主旋律的音乐、舞蹈、美术、戏曲作品。其中6个戏曲、音乐节目和15件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入选第三届湖北艺术节,2台戏曲入选第七届楚剧艺术节。

竞技体育不断突破。2018年全市共举办体育活动203次,参加活动人数18.15万人。成功举办了咸宁国际温泉马拉松比赛、超百公里极限挑战赛、“探秘幕阜山”汽车旅游集结赛、咸宁龙舟公开赛。咸宁在国际比赛中获得4项次冠军、1项次亚军和1项次季军,在全国比赛中获得1项次亚军。

从入不敷出到全面小康

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居民生活品质提升。解放初期,居民收入水平很低,常常入不敷出。194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元,人均消费性支出141.5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48元。1978年以前,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人口增长较快,居民收入增长缓慢,1949-1977年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7%和3.0%。197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元,人均消费性支出319元,恩格尔系数达到57.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元,人均消费性支出97元,恩格尔系数达到58.6%,基本达到温饱水平。改革开放以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2018全市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0337元和15116元,是1949年的215.9倍和314.9倍。随着收入快速增长,消费结构和品质不断提升。2018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357元,其中文化和娱乐消费支出占4.62%,恩格尔系数29.8%,1978-2018年间恩格尔系数年均下降0.68个百分点;居住条件显著改善,2018年全市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7.0平方米;消费档次提升,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260部,其中接入互联网的有197部,汽车数量由2009年的3辆迅速增长到2018年的28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显著改善。2018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607元,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6.3%。

社保体系建立健全。70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加快现代医疗体系、养老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社会兜底保障能力不断巩固。2018年,全市对社保、就业、医疗卫生和住房保障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达到68.82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城乡社会保险和残疾人两项补贴实现全覆盖,2018年全市五险参保463.96 万人,社保卡持卡266.44 万人;城乡低保对象12.01万人,五保供养年人均保障标准9383元,发放社会救助资金4.62亿元;城市低保年人均保障标准6996元,农村低保年人均保障标准5333元,分别比2010年提高4200余元/年和4333元/年;最低工资标准由2015年的1100-1225元/月上调至目前的1250-1380元/月。

脱贫攻坚成绩斐然。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后,市委、市政府按照精准脱贫总要求,着力“两不愁三保障”的政策落实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出产业就业扶贫,加大小额扶贫贷款力度,壮大贫困村特色产业和贫困户致富项目,将贫困户纳入产业链条。全面推进健康扶贫工程,严格落实补充医疗保险和民政医疗救助政策。强化政策兜底,推行“防贫保”,落实特困供养制度。2018年全市完成医疗救助9.46万人,发放医疗救助资金0.83亿元;资助各类贫困学生12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4.09万人,发放资助资金1.1亿元;2014-2018年累计脱贫35.80万人,180个贫困村出列。通山、崇阳两县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7.6%下降至2018年的1.06%。

70年披荆斩棘,70年沧桑巨变,全市人民厚德尚学,勇毅笃行,用双手绘就了香城泉都的壮丽景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率先建成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建优建美长江流域公园城市的发展目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奋进新时代、建设美丽和谐新咸宁而奋斗!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嘉鱼县卫健局深化医改强化服务 全力打造健康嘉鱼
下一篇: 打造一流城市运营商 助推咸宁高质量发展 ——咸宁城发集团跨越发展掠影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