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20专题 >>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正文

贫困村成了“幸福大院”——全国人大代表王艳凤的履职故事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0-05-19 09:02

新华社长春5月18日电 题:贫困村成了“幸福大院”——全国人大代表王艳凤的履职故事

新华社记者薛钦峰

正值东北耕种时节,在吉林省榆树市永生村,村民们正忙着播种、栽培花卉……最近,全国人大代表、永生村党总支书记王艳凤村委会、村民家两头跑,她打算多听听大家的想法,今年想把建设牧业小区和搞乡村旅游的事尽快落实下来。

一大早,王艳凤来到村委会,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现在村子路修好了,花卉栽培也搞起来了,水库周边的绿化得抓紧弄起来,路也要再规划。”王艳凤拿着村子的地形图,围绕乡村旅游的事儿跟大家讨论起来。

这几年,永生村的产业发展搞得有声有色。百合、黄牛等产业陆续发展起来……但就在前些年,永生村还是有着100多户贫困户的贫困村,村子环境较差,村民之间矛盾重重。

“说到底还是过去太穷了,只有产业发展起来,才能让村民过上好日子。”这些年,王艳凤为了带动村民致富没少到处奔波,找项目、拉投资。特别是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以后,王艳凤为了更好地履职,经常走家串户,把村民的想法记下来,逐件落实。

为让村里的妇女在家也能打工,王艳凤找到了一家服装企业在村里办起了生产车间,一个女工每月增加收入2000多元;为解决孤寡老人的生活问题,王艳凤在村里建起了养老院……

如今的永生村,环境变得整洁了,特色产业发展红火,村民生活大变了样。“作为一名来自贫困村的人大代表,就要了解贫困村民的心声,为大家解决困难,带领大家致富奔小康。”王艳凤说。

去年年底,永生村人均收入达到13000元。现在,永生村屯屯有产业,家家搞养殖。但富裕起来的村民们对美好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追求。由于村里牲畜越来越多,有些村民家的院子又脏又臭。如何能有个更好的生活环境,成了大家的期望。

王艳凤一直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经过和村两委班子研究,王艳凤打算建设牧业小区,村里所有牲畜集中养殖。“地点已经选好了,远离居住区,这样不仅可以改善村屯环境,还有助于牲畜的统一管理。”

村子富裕了,过去的贫困村也成了“幸福大院”,但王艳凤并没有感到轻松。“如何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好,还需要更多的努力。”这几年的全国人大代表经历,让这位农村妇女学到了很多。王艳凤说,通过履职和学习,不仅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政策有了更深的理解,对群众的想法和乡村发展面临的困难也有了更多关注和思考。

一年来的基层调研,王艳凤发现,村里人才匮乏,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更多的带头人;一些老年人因病返贫的风险仍然存在。

“这些情况是村民们最关心的问题,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要把村民的心声带到北京去。”在村委会忙完,王艳凤又拿着笔记本到村民家走访去了。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跑遍山寨送希望 奔波万里助脱贫——全国人大代表周丰林履职记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