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记者在青龙泉社区袜业车间采访。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冰客 特约记者 姬廷顺 曹忠宏 报道:日前,由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组成的易地扶贫搬迁采访团,到郧阳区专题采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近年来,郧阳区坚持全域大集中、全优大配套、全员大产业,通过探索“五进”安置模式,对21685户63495名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形成了易地扶贫搬迁的“郧阳模式”。
在搬迁后续帮扶中,郧阳区积极推动大产业扶持,推行“1+2+N”产业扶贫模式,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300元,全区贫困发生率从35.63%降到0.21%,为如期实现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探访湖北省最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黄老汉的新生活
下一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医圣故里,“绿富美”款款而来
道路平坦干净,房屋整齐划一,儿童嬉戏玩耍,老人寒暄家常……6月29日,步入通山县大畈镇官塘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幅和谐幸...
大岭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将居住环境恶劣的贫困人口整体搬迁出来,同时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为突破口,利用本村万亩野樱花自然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
咸宁网讯(记者马丽娅 特约记者汪佳 通讯员徐莉)崭新的楼房,整齐的路灯,前倚大路,后靠山坡,三三两两的人群不时传来阵阵...
光明日报记者夏静张锐有就业、能脱贫、逐步能致富——易地扶贫搬迁的“湖北答卷”“以前的房屋倒塌了,父母常年在亲戚家居住,...
编者按:小康承载初心、小康属于人民。从今日起,本报开设《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围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讲述小康...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饶红斌、通讯员卢华报道:昨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建明深入通城县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时强...
本报评论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带来了挑战,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需要我们一鼓作气、乘势而...
疫情阻挡不了脱贫攻坚的决心和脚步!今年大年初二,云南永善县大兴镇骆丘村包村干部张教富便从老家赶回村里。利用小喇叭宣传...
题:他们,坚守阵地勇担当新华社记者他们奔走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深入细致开展疫情摸排,组织宣传防疫知识,竭尽全力保障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