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4月24日电题:这里乡村“蜂”景独好
新华社记者熊家林
四月春浓花开时,在江西井冈山市东上乡,蜂鸣阵阵,一派“甜蜜”的忙碌场景。
“当前是蜜蜂春繁的关键期,我们不仅要关注蜂箱卫生状况、蜂群繁殖情况,还要防止蜜蜂分箱时逃跑。”东上乡浆山村脱贫户刘富华小心地打开蜂箱检查,他如今养了70多箱蜜蜂,加上就近务工的收入,每年能赚10万元。他去年专门考了驾照,把买车的心愿提上了日程。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东上乡的蜂蜜产业也“换挡升级”,由“一产独步”拓展到“三产融合”。
东上乡乡长崔凯介绍,东上乡通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发展,订单销售、技术共享,如今共有300多位蜂农,养了5000多箱蜜蜂。不少蜂农具备初加工的能力,蜂蜜产业平均每年能让各个村集体增收两三万元。
“以前每斤原蜜只能卖30元左右,如今我们有了自己的包装和品牌,每斤成品蜜能卖到55元以上。”东上乡曲江村村支书许先文说,合作社把散户聚在一起集约化规模发展,品牌名声打出去了,蜂蜜“走出”大山的销路也就畅通了。
从前的偏远穷山村如今成为秀美新乡村,迎着春光走进曲江村,不仅街道整洁、房屋星罗棋布,树林里的蜂箱亦是分布井然。
“蜜是甜的,但摸索发展的过程也有些艰苦嘞!”许先文说,前些年因为管理不善,一场大雨毁坏了近半数蜂箱。事后,他们总结经验,重新购买蜂箱、蜂苗,还请来行业专家授课。如今,蜂群规模从200箱发展到近400箱,曲江村去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06万元。
令人意外的是,乡村风景竟也随着“蜂”景发展越来越好。
“蜂蜜口感与花源质量息息相关,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做出好蜂蜜。”东上乡蒲陇村村支书张明安介绍,蒲陇村是井冈山较偏远的村庄,当地利用生态优势打造“井冈蜜境”田园综合体项目,总规划面积300亩。
东上乡蜜蜂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易伟说,当前项目已建成投产,正在紧张地进行蜂种培育工作。随着“三产融合”的深入推进,这以后既是用来繁育新型蜂种、培训职业蜂农的示范型蜂场,也是向游客科普蜜源植物、展示蜂蜜产业文化的基地。
近70岁的蒲陇村村民张少才养蜂40多年,他说,小时候交通条件差,父亲走山路好不容易把蜜卖出去。如今张少才坐在家里,就有不少游客慕名前来买蜜。日子是眼见着越过越好。
东上乡是江西省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小农户导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一个缩影。目前,江西全省共有农民合作社7.58万家、家庭农场9.89万个。2021年,江西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达99%。(完)
编辑:trs_zycf
上一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巍巍罗霄展新颜——湘赣边区域合作发展观察
下一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粽”出幸福来——吕梁山乡蝶变记
咸宁网讯通讯员黄华、陈醇报道:6月20日,在嘉鱼县田野乡村公园,慕名而来的游客。嘉鱼县距离武汉半小时车程,域内滨江含湖,...
咸宁网讯通讯员杨惠春报道:“拿到农商银行的贷款后,家庭农场的秋冬农业生产资金就不愁了!在工作中,该行及时调整信贷支农...
咸宁网讯通讯员陈醇、熊琦报道:为响应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弘扬“店小二”精神“十必须十不准”》的通知要求,...
咸宁网讯通讯员杨惠春报道:“拿到农商银行的贷款后,家庭农场今年秋冬农业生产周转资金就不愁了!据了解,嘉鱼农商行把支持...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吴文谨、特约记者李星、通讯员乐见报道:1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咸安区向阳湖奶牛场,冬雨如绢,寒风凛冽...
金宏家庭农场是燕厦乡依托山水资源招商引资落户金坑村的一个集水果采摘、休闲垂钓、湖面泛舟、民俗体验、科普疗养于一体的现...
12月8日,崇阳县隽青家庭农场大棚糯蕉基地,农场总经理程艳和村民一起锄地,为套种蔬菜做准备。
咸宁网讯通讯员张勇报道:“感谢农商行的大力支持,有了这笔贷款,我的饲料款就有着落了,今年猪场的经营我更有信心了。为全...
咸宁网讯通讯员徐芳报道:马桥村扶贫工坊成功签约,大夹山扶贫工坊已经开工,白茶基地完成种植2200亩,金宏家庭农场进入丰产...
咸宁网讯(通讯员陈茂杨)今年暑期以来,嘉鱼县新街镇港东村的田间地头经常出现一波身影,不时弯腰查看庄稼长势,不时和农户...